北齐丞相所汇报的天山之事,算是天大的好消息,传出去,整个灵气世界都能开庆祝会的那种。
但是北齐王赵昊的反应却很淡然,就是微微地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赵昊有颗大心脏,面对任何大事都能泰然处之,但是其实是赵昊不信任他的丞相,或者说现在的北齐王不信任任何人,他看任何人都觉得对方会对自己和自己的王位图谋不轨,现在他唯一相信的就只剩下他床边的四个道兵和影羽卫高统领了(鬼知道为什么他信任高老头)。
赵昊一定要等着影羽卫高统领亲口来告诉他,天山没问题了,他才会真的相信。
他也不去考虑丞相到底有没有必要为了天山问题而撒谎,他就是单纯的不信任。
丞相看王上的表情很淡然,他也没有意外,毕竟自己家的王上,他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迟暮王上独宠间谍头子,对朝中大臣反而处处提防。
这种事情,搁到任何朝代都是危及王国根基的祸事。
但是北齐丞相对此却也不做任何表态,他就这么老实巴交,小心翼翼地跪着。
“多听多想少说话”,这北齐丞相做事的座右铭,也是这句座右铭帮助他在北齐丞相之位上坐稳了六个月之久。
没错,你没有看错,就是六个月,我们这位“稳重”到极致的北齐丞相是六个月前刚刚走马上任的。
而在他之前,北齐王赵昊卧床的这五年时间里,足足换了十位丞相,他刚好是第十一位。
而他前面这十位丞相,无人善终,要不被全家流放,就是被秋后问斩,更过分的还有夷三族的。
出现了如此乱像,不疑有他,就是因为北齐王的猜忌。
很正常,衰老垂死的狮子,需要不断用鲜血和恐惧来维持自己的王座,这就是所谓的色厉内敛。
我们这位北齐丞相,名叫杨一帆,是个心思机敏,处事圆滑的中年人。
他的背景和元景的有点像,都是在朝中毫无根基的官一代,但是凭借着自己对人情世故的专研,在官场混得都不错。
而且现在,他们都是乘上一阵东风,然后开始扶摇而上了。
元景是投诚了李乾,所以现在变成了东圣的户部尚书,以后前途无量。
而杨一帆了,他也乘上了一阵东风,摇身一变,从一个礼部侍郎变成了北齐国的丞相。
六个月前,北齐国上一任丞相因为在北齐王赵昊面前,鼓吹二殿下赵天浪(母亲是唐家人那位殿下)的银票提案,被赵昊不喜,所以就安排影羽卫去彻查,影羽卫一查,发现二殿下府上的管家曾经给这位丞相的第八个小妾送过银子,于是这位丞相就被满门抄斩,而二殿下赵天浪也被禁足在家反省。
要知道这位丞相才刚刚上任一个月,现在全家人头搬家,满朝文武不知道多少人被吓破了胆。而那空出来的丞相之位,竟然一时间变成了火坑,没人敢往里面跳。
但杨一帆就是一个胆大心细地投机分子,当收益率超过百分之一万的时候,再大的风险也值得一试。
于是作为吏部侍郎的杨一帆找到自己的直系上司,吏部尚书,进行毛遂自荐。
这场面其实有点滑稽的,找到自己的上司,告诉他,我现在想变成你的上司,你帮帮忙!
但那时的吏部尚书不仅不恼,还一副喜出望外的模样,赶忙把杨一帆的名字报了上去,迫不及待地想让他去填这个火坑。
吏部尚书也是没办法,王上已经催过一次了,说让吏部尚书早早拟订一个丞相的候补名单,国不可一日无相。
吏部尚书哪敢怠慢,但是推荐谁了?谁都不想去跳这个火坑呀!总不能自己去吧?
这个时候,杨一帆跳了出来,毛遂自荐,吏部尚书如获至宝,赶忙把杨一帆的名字报了上去,顺便夹杂一些完全不入流的歪瓜梨枣。
于是,不出所料,第二天,一道圣旨,杨一帆就鲤鱼跳龙门,一下子就成了北齐国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存在。
但是他原本的吏部尚书却一点不嫉妒,甚至私底下还偷偷开了一个盘,就赌杨一帆能在丞相之位上待多久。
吏部尚书下了大注,赌杨一帆这种没有根基的官一代活不过一个月,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没想到这小子一口气就在丞相之位上安安稳稳地待了六个月。
五年换十个丞相,掐指一算,六个月才刚刚到平均值,好像也没有什么值得吹嘘的。
但其实这么算不科学,因为赵昊卧床的这位五年里,前两年都是一个人在当丞相,那是被赵昊一手提拔起来的老臣,足足在丞相之位上工作了十年之久。
但是吧,这个老臣人有点轴,动不动就跟赵昊进言,说王储不立,国本不稳。
见面就说,见面就说,烦得赵昊受不了,于是干脆摘了他的乌纱帽,让他全家滚去海边捕鱼去了。
从此以后,赵昊就开始了自己的换丞相之路,那速度,两三个月一换,两三个月一换,都赶得上换老婆了。
而且后面这些丞相,都没有老臣的情分,所以都是直接杀了了事,方便。
直到杨一帆上位,杀丞相这个节奏才稍微缓了下来。
而杨一帆之所以能活这么久,靠的就是他那七字座右铭,多看多想少说话。
反正王上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带有自己的情感,不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当个无情的工作机器。
感觉就像是一个道兵!
对,就是要伪装自己成一个道兵,你看王上身边的道兵生活过得多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