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弹劾(1 / 1)文白墨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帝定令,内官不许干预外事,只供掖廷洒扫,违者法无赦。圣明在御,乃有肆无忌惮,浊乱朝常,如司礼监掌印太监沈安者。敢列其罪状,为陛下言之”

耳边传来陌生言论,待沈安视线凝聚,目光所及,一片陌生景象。

大殿上,坐着个胖小子。

肥头大耳,头戴乌纱善翼冠,身穿宽大龙袍,坐在宽大的九龙金漆宝座上,正不安的扭动圆滚滚的身体。

踩不到地面的小短腿晃荡在空中,正襟危坐,却又百无聊赖。

宝座两侧,排列六根粗大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巨柱,柱上的雕龙回旋盘绕,栩栩如生。

整个大殿金碧辉煌,宏伟壮观。

大殿下,站着一群大臣。

文官站左,武官站右。

某位头戴乌纱帽,身穿团领衫,腰间束带,脚踩皂靴的大臣,立于正中间,唾液横飞,慷慨激昂。

沈安面露茫然,目光无措的望着眼前的一切。

他内心很困惑,为什么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定在自己身上,像要活吞了自己似的?

躲过众人吃人目光往门口远眺,朱红色三交六椀菱花槅心木门敞开着,门口的阳光斜斜铺陈在地上,投影在地上拼接成一个矩形。

收回目光与思绪,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香味,闻着似某种沉香。

富丽堂皇的宫殿,龙椅龙柱,雕梁画栋,古代着装

沈安木然站定,脑中乱成一团麻花。

这是到了古代?

“任务正式启动:助小皇帝朱勇坐稳皇位,成长为能文能武的勤勉好皇帝。”

“记忆融合中”

脑中响起了声音后,沈安很快明白了。

铁盒把他送到了明朝末期,却是架空明朝,大框架和明朝差不多,但人物又对不上,可以说是一个特别建立的‘明朝’。

附身这家伙也叫沈安,今年三十二岁,身份是司礼监掌印太监

嗯???

感觉哪里不对?

等等太监!!?

由不得他继续整理分析,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摆在眼前。

他想起这首歌的歌名——公公偏头痛!

公公?

应应该不会吧?

站于龙椅旁的沈安,急忙用力感受一番某个部位。

Σ(⊙▽⊙”

再感受一番

又感受一番

不死心,拼命扭动身体再感受一番

“”

我真成了太监?

沈公公?

脑瓜嗡嗡的,沈安面色惨白,双脚有些站不稳。

殿下大臣见沈安身体摇晃,脸色发白,以为他是害怕的站不稳,于是加重音量,越加卖力,唾液飞出五米。

“祖制,不蓄内兵,沈安染指兵部,居心不良,昭然若揭,大罪二十六。”

朝堂之上,正在进行一场弹劾,而被弹劾之人,正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沈公公,也就是自己。

沈安脑瓜嗡嗡的,感觉自己是测漏偏逢连夜雨。

为了弹劾沈安,殿下的大臣,洋洋洒洒近千字,口水废了大概三斤二两,理出足足二十六条罪状!

弹劾这词,他有幸听到那么几回,电视剧或者新闻上。

可作为被弹劾人,还真是第一次。

无论什么朝代,弹劾都不是小事,轻则罢黜官职,重则入狱杀头。

当然,也有胡搅蛮缠,竭力辩驳,最后蒙混过关的人。

又或者,提前获知消息,有了准备,最终反杀对手。

可他完全没有准备,脑中乱成一团,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而且,台下之人明显有备而来!

该怎么办?

沈安内心焦急,努力去回忆,去想,可越是努力,脑中越是一片空白。

心烦意乱的他,忍不住吐槽!

别人开局起码还有一把刀,自己竟然连个鸟都没有!

让一个太监匡扶明室简直无稽之谈嘛!

“臣虽是都察院七品监察御史,却食皇家俸禄,故而冒死进谏。”大殿下,男子跪趴在地上,双手拱在前方,紧握着奏折,大声道:“臣恳请陛下治司礼监掌印太监沈安之罪!”

“臣恳请陛下治司礼监掌印太监沈安之罪!”

“臣恳请陛下治司礼监掌印太监沈安之罪!”

男子话音落下,近半大臣同时跪地,异口同声。

声音震耳欲聋,在大殿上久久回荡。

小皇帝吓到了,胖脸发白,表情发懵,龙椅上圆滚滚的身体,不安的往后缩了缩。

他虽贵为皇帝,可终究只是个孩子,哪里受得住如此场面,吓得不敢吱声。

融合记忆的沈安很清楚,大臣们为什么要弹劾自己。

因为之前这位沈公公确实坏,与千古名人魏忠贤不相上下。

皇帝尚小,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沈公公开始专权,干预朝政,贪污受贿,买卖官职,铲出异己,草菅人命

简直为非作歹,无恶不作!

为何一个太监,如此胆大妄为,有此巨大能力?

主要是因为他的身份,司礼监掌印太监。

什么是司礼监掌印太监?

朝廷设有十二监,皆位于皇城内,分别掌管不同事情,司礼监是其中权利最大的部门。

司礼监的权力,来自朝廷特有的‘票拟’与‘批红’制度。

那什么是‘票拟’与‘批红’?

在中央,朝廷设有内阁和六部,在地方设省、州府、县。

全国奏折均由内阁大臣审阅,对奏折提出处理意见,写出来的意见就是‘票拟’。

内阁大臣写上处理意见,交由司礼监分类,再由司礼监挑选给皇帝看。

皇帝看了后,或亲批,或让司礼监旗下秉笔太监代为‘批红’,意思就是这个奏折到底行不行,批不批。

秉笔太监只能写上意见,最后还需掌印太监审核,认为可行就盖上印章,不行,有权打回去重批。

知道司礼监有多牛了吧?

认为你行就行,认为你不行就不行!

掌印太监在司礼监中排名第一,是朝廷十二监中最具权势的职位,有“内相”之称,排在第二的,自然是秉笔太监。

无论是魏忠贤、王振或是刘瑾等历史有名的太监,都从担任这两个职位,开始遗臭千年之路。

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沈公公官居四品,权势滔天,皇帝又尚小,懵懂无知,更是只手遮天,目无王法。

这才引得群臣怨恨。

低头打量自己,穿得竟是蟒袍

蟒袍,因袍上绣有蟒纹而得名,皇帝穿的龙袍上的龙是五趾,四趾为蟒。

在古代,只有两种人能穿蟒袍,一种是皇亲贵族,另一种是皇帝特许。

即便官居一品,没有皇帝特许,也是没资格穿的。

能穿蟒袍,代表什么不言而喻。

看着台下跪成一片的大臣,沈安哭笑不得。

自作孽不可活,满朝文武,竟没一个大臣站出来,替自己说句话。

即便那些未出声的大臣,多数是惧怕自己报复。

听着细分为二十六条,洋洋洒洒足足千字的罪状,他很清楚,真要追究起来,必死无疑,甚至牵连九族。

太监也有家人啊。

目光搜索一番,大殿下的大臣要么跪着,要么看戏,要么眼神躲避,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可自己脑袋还嗡嗡的,一时半会儿也理不清头绪,想不出个所以然。

怎么办?

任务还未开始,就要结束了吗?

PS:不是历史学者,为了喜剧效果,多担待。

1、明太监只取卵不杀鸡,全阉是清朝开始

2、明上朝多数在太和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