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苍等人在渠南省赈灾,李沐松和林念儿筹得的几百两银子可谓解了燃眉之急,李玉竹来信称,大部分饥民已经得到妥善安排。
林念儿这几日闲来无事便开始琢磨自己的书铺。因为囊中羞涩,她只得在偏僻的十八巷盘得一个铺子,简单布置了下,请了济世堂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看着。这小伙子名唤张善,是个忠厚老实的,五年前因身患重病,被家人遗弃在济世堂,痊愈后因对亲人心灰意冷,便一直留在济世堂帮忙。林念儿几番去济世堂,看他还算机灵,难得的是还识得几个字,便请他给自己看书铺。
书铺的名字叫做“天外书坊”,里面只卖林念儿自己写的书。她这阵子因为旱灾的事分了心思,只写了两部短篇小说:《绣娘》和《神医》。
《绣娘》讲的是一个年纪轻轻便守寡的乡下妇人,独自养着幼小的儿子,生活艰难之下通过卖绣活为生,她克服重重困难,练就了好手艺,发明出“双面绣”等高超技法,最终成为一代伟大的绣娘。
《神医》的主角出身乡野,从小便有“神童”之称,族人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高中状元。他自己却不热衷于科举,终日痴迷于医术,后来不顾家人反对,四处问诊,最后被称为民间的神医,还留下了一部医书流传千古。
林念儿本以为自己写的书“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书铺开得很偏僻,但书具有故事性,应该还是有人愿意看愿意买的。可是往往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她喊来张善询问,张善面上颇显局促,欲言又止的样子:“小姐……这个……这两本书还是有人来看的,过来翻看的人数今天累计都有八个了。”
“八个?”林念儿有点被打击到了,书已经装订成册,放在天外书坊十天了,连翻看的人平均一天都没有一个,难道真的这般差吗?她已经不敢问书卖了几本了,估计一个都没有。
她反思了下,书卖的那么差,有三个原因。一是地理位置过于偏僻,书坊前人流量过小;二是她写的书多用白话文,通俗易懂,而方国流行的书籍多用晦涩的文言文;三是她的很多想法与这个时代的价值观不符,世人普遍认为女人要相夫教子,男人唯有考取功名才是正道,而她书中所写似乎有点背道而驰了。
林念儿是个愈挫愈勇的人,她总觉得,用心付出总有收获,因此连续三日闭门不出,从早到晚笔耕不辍,又写了一本薄薄的册子,令张善速去刊印。
林念儿二十一世纪时曾经看过不少古今中外的故事,现在对于她来说,就是现成的精神财富,她想在这个世上把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写出来。这次写的小册子上有三则故事:咏絮之才、曹冲称象、孔融让梨。
这日,明芳拿来帖子,说有人登门找小姐。林念儿一看,原来是户部尚书之女江素素。上次在宴会上,江素素善良贤淑,还为林家说了不少好话,林念儿对她印象极好,忙亲自去前门迎接。
“林小姐心思活泛,真是处处不落俗套,这精心布置的细长石林,还有其中游来游去的鱼儿,看起来真是别致有趣极了。”江素素一进静思院就忍不住称赞道。
“不登大雅之堂,让江小姐见笑了。”林念儿同江素素聊了会儿,观她言语真诚,心地良善,相处起来很是愉快,便问她贵庚,原来江素素正好大她一岁,生辰也在二月份。
“以后我便喊素素姐可好?你只管叫我‘念儿’便是了。”
“好,念儿?念儿!嘻嘻……”两人谈笑间关系又近了一层。
江素素同她分享了很多女孩子之间的趣事,还告诉她京城哪家铺子的胭脂涂在脸上最自然,哪家的裁缝做出来的衣服最是精细舒适……
看江素素从小在京中长大,又是见多识广,结实的官家小姐众多,林念儿便试着跟她讲了“咏絮之才”的故事,看她反应如何。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江素素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赞道:“这个谢道韫长大后必为才女。”
看江素素意犹未尽的样子,林念儿又讲了“孔融让梨”和“曹冲称象”的故事。
“孔融三岁便懂得谦让、尊老爱幼的道理,真是难得。曹冲五六岁便能想出‘置象大船之上,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真是神童。不知他们长大后怎么样了?”
“素素姐只当成故事即可,不必当真。”
“这些故事很有趣,我从来没听过,念儿,你是哪里听到的呢?”江素素平日里也喜欢看些杂文趣谈,本来以为自己看过的够多了,如今跟林念儿聊起来,心中觉得有点贻笑大方。
林念儿正好趁这个机会推销了一下“天外书坊”,称这个书坊以后每隔五日便会售出一本小册子,上面的故事个个都很新鲜有趣。
待江素素走了之后,林念儿倍感鼓舞,正要继续奋笔疾书,王氏的大丫鬟来了:“小姐,夫人请小姐过去一趟。”
王氏从来没有主动找过自己,林念儿心中讶异,脚上却是一刻不敢耽搁,连忙就向玫红院走去。
“你父亲他们,在渠南省一切顺利,估计五月中旬便可回府。”
“过两天便是端午节了,可惜不能一起过。”林念儿还是嫌父亲哥哥回来得太晚了。
“明日,你代我去拜见康王妃吧。”王氏背对着林念儿,看不到脸上表情。
林念儿知道,自上次李沐松暗示“母亲有心疾,大夫让静养”之后,王氏便心事重重,有时甚至独自出神,思绪仿佛跨越了千山万水。
“是,念儿明白。”林念儿不自觉地带了些宽慰的语气,以前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等等。”林念儿正要退出王氏房中,又被叫住了。
只见王氏拿出一个略显陈旧的匣子,打开时甚至还发出“吱呀”的声音。她拿出一支蝶恋花紫玉发簪,插在林念儿的发髻上:“这个给你戴着吧。”
林念儿点点头,似乎感受到了紫玉发簪沉重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