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干活,就有人扯后腿,美名其曰为民请愿。
四位赈灾的主力之中,一个是太子,这个不好得罪,不然以后可能祸及子孙,一个是杜如晦,人家已经是宰相了,也不适合,一个是当朝无敌猛将,人家把弹劾都当成喝水吃饭了,虱子多了不怕痒。
最合适的,就是做事最多的周邵。
让你去赈灾,让你修路了吗?
让你挖井了吗?
让你修渠了吗?
让你搞什么卫生条例了吗?
让你教百姓们养鱼养鸭了吗?
让你教他们怎么维护山林了吗?
。。。。。。
你一个赈灾的,好好赈灾不就完了,整什么幺蛾子?
你这叫浪费民力,这叫浪费国帑。
不谈何你弹劾谁?留着你过年吗?
雪花般的奏章飞上了李世民的案头,连李世民都吓了一跳。
这两年收到的弹劾奏章不少,但是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弹劾一个饶事情,还真没出现过一次。
所以由不得李世民不慎重,一纸诏书飞入关中,令周邵陈情自辩。
周邵拿到诏书的时候,看了一眼,气急败坏的吼道:“特么的一群猪队友!老子真想弄死他们。”
老李纲正在与孙思邈手谈,闻言不由笑道:“又被弹劾了?陛下亲自下旨,估摸着弹劾的人还不少,麻爪了吧?”
周邵愠怒道:“干事情一个个推三阻四,扯后腿一个个倒是一把好手,蝗灾咋不直接飞到他们家,一个个吃了才好。”
孙思邈瞅了周邵一眼,摇头道:“自古以来都是这么过来的,你要想成为名臣,自然要经过这一道槛。”
周邵无语,俯首在案,奋笔疾书。
臣周邵顿首,关中大旱,蝗灾四起,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片刻之后,周邵停笔,把奏章拿给了李纲,孙思邈是不看这玩意的,没兴趣。
李纲看了两眼,眼前一亮,哈哈大笑道:“妙妙妙!”
以工代赈嘛!多新鲜的事情!这正是周邵正在干的事情,他在奏表中,把以工代赈的好处与目标等等讲解的一清二楚。
实施以工代赈政策可以同时达到三个目标:
第一,通过组织赈济对象参加工程建设,使赈济对象得到必要的收入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达到赈济的目的。
第二,在政策实施地区形成一批基础工程和基础设施,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期发挥作用。
第三,可在一定程序上缓解政策实施地区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有利于大唐稳定。以工代赈具影一石三鸟”之功效。同时,还可以激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摆脱“等、靠、要”等消极意识。
以工代赈的两个基本职能,即“建设”与“赈济”,构成了以工代赈的基本内涵。以工代赈资金的投放,一方面,通过以工代赈工程建设,形成“硬件”,以工程设施的形态实施投资回报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困难群众参加工程建设,并以发放劳务报酬实现赈济。以工代赈资金既有建设性质,又有赈济性质。
。。。。。。
在以工代赈内部诸多矛盾关系中,贯穿始终的、处于主导地位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只有把饶因素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是正确的。以工代赈是扶贫济困与工程建设的统一和有机结构,缺其一则不能称之为以工代赈。二者的统一性,决定了以工代赈具有明确的适用条件。
。。。。。。
综上,从以工代赈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出发,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以工代赈的任务就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困难群众的发展建立“平台”,打好基础。而不适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二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并结合以往工作台经验教训,以工代赈要体现它的公平性和无偿性,不能搞有偿使用三是要体现以工代赈的公众性,切实面向贫困地区,面向受灾地区,面向困难群众。
收到周邵奏表的李二,摇头晃脑的看了一遍,如因琼浆。
这才是真正的好臣子,这才是干事的好臣子啊!
“离昂,念一下。”
“遵旨!”
离昂尖利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弹劾周邵的大臣们一个个面色难看,继而铁青,有的可能还有些良心,愧疚的不行,更干脆的直接吐血,直呼要为国除贼,被李世民挥挥手,就去了岭南看猴子。
那些看好周邵,与周邵交好的大臣,则大声叫好,恨不得自己亲自去干一番。
李世民的所作所为,充分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赈灾这块,谁再敢呲牙,那就不好意思了,岭南猴子多,一人分一个不是问题。
。。。。。。
“这砖是谁烧的?不合格!拿来建房子,塌了怎么办?”
秦怀道暴怒,一把捏碎了一块青砖。
“这破砖还不如用土坯,几烧砖的人,工钱扣一半!”
长孙温看了一眼青砖,拿在手里颠吝,无奈道:“怀道,这砖是合格的,你能不能别用那么大劲?跟一块砖头较什么劲?”
一旁的李德骞怪叫道:“那是砖头,你以为是石头呢?人家好好烧出来的砖,被你捏碎了也就算了,还要扣人工钱?这没道理。”
秦怀道呆了呆,旋即暴怒道:“无咎了,但凡砖石,必须合格,摔之不坏才算是合格。”
长孙温拿起一块青砖,随手抛在霖上,青砖倔强的弹跳了两下,旋即吧唧一下落在霖上。
“这才叫摔之不坏,你这么干,咱们一辈子也完不成这些工程,想要完成,只能用青石了。”
秦怀道恼火道:“就你们聪明,气死我了!”
灾民们露出讳莫如深的微笑,看着三个工头吵嘴,也是一种乐趣。
艰难困苦之中,难得有一点好笑的事情,自然令人心情愉悦,干起活来,也卖力了许多,轻松了许多,工程的进度自然没的,刚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