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弄一个会所,说简单简单,说难,也是真的难。
从选址,到施工,一个上档次的会所,要求都是非常之高的。不过这东西,只要你有钱,大不了从国外聘用那些厉害的设计师,一个不够就整一整个团队,直接找世界闻名的设计公司,这都不是事事儿,只要有钱就都能办到。经营一家会所,尤其是高档会所,真正重要的,还是人脉,更进一步,就是话语权和号召力。
会所从功能设置、经营模式、区域服务方式和使用范围四方面又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按功能设置分,首先是综合型会所和主题型会所。
前者为绝大多数会所采取的方式,内设功能分项较多,没有突出主题,是一个相对大而全的会所;后者则侧重于功能设定中的某一项内容或整个会所定位为一个主题会所,如某某健康城是以“健康”这一主题为切入点的,而羊城奥林匹克花园会所则是以“运动”主题为核心。
按经营模式分,可分为营利型会所和非营利型会所。
市场上的会所多数为营利型会所,其按管理模式又细分为会员制和非会员制两种形式,但在会员吸纳收费和服务方面各家会所又有较大差别;非营利型会所实质上是一种免费会所,这种会所市场上极少,当然服务内容也往往大打折扣。
按区域服务方式,又分为独立型会所和连锁型会所。
前者从服务区域讲仅限定于本小区,小区内业主不享有其它小区会所的使用权。而后者连锁型会所则不然,本会所辖区内的业主可以享受到小区外连锁会所里的服务。比如未来明珠“城市公寓”系列的“旭日会”,是一个典型的连锁会所模式。
从使用范围上看,会所可分为公共会所和社区会所。
公共会所的使用者不做任何限定,面向所有人开放,但绝大部分采用会员制的形式存在。社区会所大多只面向社区业主,也有采用会员制的,其中部分社区会所为确保经营持久,也对外服务。公共会所又分为商业类会所和度假类会所。商业类会所是以商业为主的俱乐部会所,他们多为会员制并且收费较高,且多为国际集团式管理。迄今为止京城几家著名的俱乐部有长安俱乐部、京城俱乐部、美洲俱乐部、青鸟健身俱乐部、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thespa健身俱乐部、华夏置业顾问俱乐部等,都属于是商业类会所。
度假型会员俱乐部多以休闲、娱乐为主,会所像酒店一样。比较典型的有龙苑别墅、足语丝足会所、快乐无穷大。
社区会所大多以主题形式存在,可分为生活型、健康休闲型、文化型。
如宝星园社区内的阳光双会所、今典花园的今典潜水俱乐部、通用国际的spa会所等等。
但是无论你怎么划分,说到底,一家会所想要从普通会所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高档会所,成为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的俱乐部,归根结底,要的还是号召力和话语权。能建得起会所的人海了去了,可不止一个两个,只是弄一个会所能花多少钱?一千万够不够?不够?一个亿呢?
但是你弄出来,不代表就有人愿意来。
在国内,高档会所就是一个圈子一撮人的聚集地,是许多商业活动的谈商地,不是说你弄出会所,就一定有人会来这边消费来这边聚集。大城市,早就有人家固定的圈子了,小城市没有高档会所,但人家有其他地方可以替代会所啊。说到底,想要让人进入会所,心甘情愿,并且成为圈子的一份子,到底需要的,还是话语权和号召力。
有号召力,有了一呼百应的资本,能够为其他人带来巨大的利益,自然就有人心甘情愿依附上来,或者主动接近。反之,随便街上来个有点钱的人,弄一个不伦不类的会所出来,看看有人理没人理。
道理永远是很简单的。
还好,如今的周方远,在北桐这个圈子里,其身份和地位,号召力是足够的。所欠缺无非是资历二字,毕竟他发展时间太短了,自理还是相对于有些浅薄。
再说会所,会所原来是一个舶来品,意思是身份不凡人士聚会的场所。演变至今,会所已成为物业项目的配套设施之一,买房人在考察楼盘时,从关心项目的价格、位置、交通、户型等,进而开始注重社区的公共设施,会所也成为项目吸引买房人目光的必备武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健身休闲已成为时尚。在这种大环境下,会所已成为众人所关注的热点。
当然了,首先说明一点的是,这一类的会所,就和那些成功人士商业往来的会所不太一样了,虽然明面上没什么区别,但整体档次还是略有不如。
住宅会所大致分为别墅区会所、多层居住区会所及高层居住区会所三种。
别墅区占地宽广,容积率很低,而会所面积占总开发面积比例相对较高,一般是高级会所。在以低层、多层住宅为主的小区内,会所一般自成一区,除满足本区使用外,还可对外开放。城市中心高层居住区会所用地则相对狭小,有的甚至与住宅的裙楼相结合或设于楼层中。无论用地大小,皆可创造出精湛的空间效果和舒适宜人的周边环境。
会所与环境有着独特的建筑个性与空间序列特征,建筑师根据当地的地理特征、历史传统、居民的行为活动特点,以人为本,创造高质量的景观环境。
具体点来说,想要经营好一个会所,首先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内部环境。
空间的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由其中所容纳的人的行为活动决定,这种行为活动是发展变化的,于是会所建筑空间功能复杂多元,社区街道上交通与日常生活相混杂,私人生活与公共空间交融:廊空间中交易市场、人际交往、日常生活、茶馆酒楼等诸多功能容纳于其中。在同一空间内功能多样并存。功能的复杂性意味着它们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彼此之间并非完全独立,体现了空间的广泛适应性,最大限度地将人的行为活动融合其中,具有浓郁的人情味。
设计者要考虑到住区居民的不同群体,尤其是不同年龄群体、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等对会所功能的需求,特别是在居住区规模较大、会所服务的居民群体层次复杂的情况下更要重视对不同群体需求的分析。
比如说一些已经步入老龄化城市,众多老人的安置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在会所的功能设置中如果只安排适合中青年人的活动科目,只注意到时尚消费的需求显然是不合理的,这样的会所也不能够成为整个居住社区的中心。老人与儿童是交通上的弱势群体,对住区的依赖性强,所以住区会所更应该有他们的一方乐土。
会所的功能设置在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行为需要上除了要在设置的科目上下功夫以外,还要重视对科目配套设计的重要性:地板的舒适度、台阶的高度、有无轮椅坡道、有无儿童扶手等等。因此,老人的茶室、儿童的游戏室和青年人的健身室,其区别不仅仅在于相同空间中的器材与设备要求上的不同,摆设上的不同,还有与之配套的各种细部要求的不同,甚至可能应该是完全不同的空间环境。
设计者还应该考虑到不同群体的使用者,甚至是陪同者、观看者的行为需求。
如会所的儿童游戏室,如果设计者没有注意到连带活动的关系,在儿童活动场地的周围没有设置成年人休息的座椅,使得家长们只能围在器械周围站立,互相之间也没有良好的交流氛围,情形非常尴尬。设计者可以将茶室或咖啡室与游戏室毗邻,或在儿童游戏室内设计一个高几步的吧台空间,这样大人就可以放心地看着小孩玩耍,又舒适地享受自己的乐趣:品茗、聊天、看报、下棋。这种和谐的氛围就需要设计者在“人性化”的理念下进行细致的考察和精心的设计。
住区会所的设计应服从于社区的可居住性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处理好建筑物整体的比例关系,各体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各部件的尺度问题,尽量与人贴近,创造出亲切感和归属感。此外,住区会所是小区居民社交活动的中心场所,应该具备显著而独特的艺术风格,突出小区外观整体的可识别性,在体量与尺度上也应保持与整个小区整体的统一。
在视觉艺术中,直接影响效果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性、色、质。住区会所造型设计中,色彩可以说是运用最灵活、受限制最少、效果最显著的要素。会所代表着小区的形象、精神,是小区的地标,往往置于小区的重要地位,因此色彩的运用应鲜明;反映地方特色并与小区整体的色调相呼应;色彩的处理应反映出居住小区的特点,体现出温宛和谐的生活休闲气氛;利用色彩加强会所建筑的表现力。
质感表现的处理除了要考虑材料天然情感,还要注意表现人工处理以及材料组合可能引起的感情效应,最常见的有两种:即调和组合与对比组合。
前者自然真诚,含蓄而刺激;后者则具强烈效果。建筑艺术的表现力主要还是通过空间、形体的巧妙组合、整体与局部之间良好的比例关系、色彩与质感的妥善处理等来获得,而不应祈求于繁琐的矫揉造作的装饰,但适当的装饰与符号的运用可以加强建筑物的表现力,装饰的运用一般只限于某些重点部位,并且力求和建筑物的功能与结构巧妙地结合,同时也需深入地考虑一些细节设计,以使造型处理有一定的深度感。
这个主体与建筑及周围环境这个客体有机结合,加入生态美学的观点,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和有机整体来研究,既不是脱离自然与环境去研究孤立的
人,也不是脱离人去研究纯客观的自然与环境。只有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才能真正达到健康、自然、和谐的人居观。
会所文化成份所占的比例应得到重视,在兼顾效益的同时,会所应以文化为主,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素质与生活品位。绿色健康的文化主题更有助于使业主摆脱世俗的喧嚣,回归自然的心灵境界。整个居住区所要表达的精神在会所所涉及的方面有层次地表达出来。如华夏园林“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精神境界,通过风景开合,空间对比,引导暗示,藏与露,渗透与层次的交叠等手法来表达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精神。这是在确立会所建筑设计思想时要大加借鉴的宝贵遗产。
一步一景,一景一情的意境可以大大提升会所建筑的空间意境,而使用现代化的表现形式不仅使居者真正在自然中得到精神颐养,而且感到时代气息。使整个居住区环境质量提高层次。除了传统的文化内涵外,还可以赋予社区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例如上海奥林匹克小区是一个以运动为主题的小区,提出”运动就在家门口”,在运动中享受健康生活的理念。这就是房地产与体育结合的产物。使社区精神在尊重自然、健康人生的文脉理念下得以延续。
当然了,说了这么多,说到底,周方远对于会所的设计还是没有任何经验,他也做不来这个事情,批地拿地,有远方地产出面,市里面并没有任何阻碍,很轻松搞定。地点就在文艾湖以东,一大片平阔的土地。具体设计,周方远找了米国的rtl公司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