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天本就微寒,又经过几天雷雨的侵袭,一到夜晚,就更显得寒气逼人。
就在庆安城外不到二十里地的地方,一大片地方都围满了人,荒野之上燃上簇簇焰火,食物的香味掠野而过,中间还夹杂着阵阵爽朗的笑声。
连日奔波,众多将士也够面露倦意。对着身子靠在一起,吃着口袋里剩的不多的干粮。
将士中间还有还有几顶帐篷,其中有一顶看起来很不一样,门外站了两人守着,一队一队的巡夜将士也都有意无意的在那门前多走了两遍。
里面梓将军坐在上座,下面以此左右还坐着几个人,而梓家的小公子则坐在最外侧,他有些倦怠的趴在桌子上,不停的打着哈欠。
他一边听着上面的那几个人高谈阔论,特别是他的父亲,从这次北周彻底降了之后,他的脸上都没断过笑容,但坐在一旁的梓安其实是忧心的。
父亲一心为国,从来都是全心的相信陛下,但是他却不是。当年的事,定然不会这么简单。朝廷从来都是重用自己需要的人,铲除那些对他有威胁的人。
这次如果真能休战几年,那他们梓家也就无用了。他可不会天真的认为皇上对他们没有抱有戒心。
这次回京,不知道又要引起多少腥风血雨啊!
安然的待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启程出发了。远远的就看见萧诚和程韫玉一行人站在城门里面等着。
他们在离门口还有几步之遥的时候,就翻身下了马,已经是梓将军走在最前面。他走上前两手抱与身前,欲跪下向他行礼。
“臣梓弘文见过昭王殿下!”
程韫玉连忙上前虚扶了一下,满脸微笑的开口道:“梓将军快些免礼,你这次可是立了一件大功,陛下定会好好的封赏你的。”
“殿下的夸赞臣愧不敢当,作为一个武将为国尽忠是应该的,谈不上要什么重赏。”梓弘文微微低着头,有些谦卑的对着程韫玉说,但语气听起来还是一板一眼的。
萧诚看他们还有要闲聊的意思,走上前缓缓的说道:“殿下,将军。您这一路风尘仆仆的,想必也是有些劳累的,不如,我们先进城,往后将军一直在皇城里,多的是时间聊的。”
“对对对,世子说的对,这是本王疏忽了,将军快进城吧!”
城门内的街道上,店铺也都已经关上了,远远看过去,城里围了一堆人。在城门口按序左右各站了一队侍女,他们的手上都拿着一枝艾条,身边也都放了一个木桶。
他们大雍的传统,凡是从外面回来的游子进家门之前都会先撒上几滴艾叶水,希望能够除出身上带着邪祟。
原本在军队里是没有这个传统的。大雍刚建国不久,之前也是经常有战乱,有一次也是搬师回朝的时候,有一队人家中已经没有亲人了,萧将军就让他们回自己家也都进行了这个一是,后来,慢慢的就变成了一个传统,军队回朝之前都会先进行这一项。
等他们在庆安城里落下脚已经是一个时辰的事了,他们一起在茶楼里用过饭后就要回去了。他们在回皇城之前还会经过黎城,那里离皇城就很近了。
各位将领会在那里休整一晚,第二天直接从那里去上朝。而大军就要在那里安营扎寨,不得前进半步。
天刚蒙蒙亮了一点,他们就开始从黎城往皇城去。看着快到皇城了,大家的心都有些放下了。但谁知,意外突然就到来了。
就在他们往前走的时候,突然从丛中窜出了几个人,他们目标明确,齐齐的往梓家两人身上扑。
梓安在走之前就觉得这路上不会这么平静,早早的就警惕起来了,他也一直在注意着他父亲的身影。
黑衣人拿着剑刺过来的时候,梓安侧身躲了一下,便飞身从马上跃了出去,踩在了旁边树的枝丫上。这些动作只在一瞬间便完成了,梓安上去之后立马回头看梓弘文。
黑衣人是同时过来的,程韫玉一直也就在他身边,时刻注意着他的情况。看着黑衣人过来,他立马把梓弘文的马往旁边推了推,手上用了一点点力道,马儿受惊似的前蹄扬了扬,带着梓弘文也往后歪了一点,正好避开了黑衣人刺过来的剑。
程韫玉立马抽出在马背上挂着的剑,挑在了黑衣人的剑上。
说时迟那时快,梓弘文作为一名在马背上过了半生的老将,也不是弱的。一开始没反应过来,等他回过神立马提剑加入了厮杀。
两方缠斗在了一起,他们几人功夫都不差,一下子陷入了僵局。那个领头的看剩下的几位也想要上,暗叫不好。
他立马对着其他几人吹了声哨子,其他几人一看就是配合的很默契,立马从怀里掏出几个烟雾弹摔了出去。
顿时,这里烟雾缭绕起来了。他们几人也都没有去追,因为他们知道像他们这样的人,慢一秒应该就追不上了,果然,等烟雾退散之后,连个人影都没有了。
程韫玉对着他们逃跑的方向上看了一眼,眯了眯眼。这就忍不住了。
而这一边已经走了的黑衣人头领有些垂头丧气的,他是真的没有想到那些人竟然会有所防备,他这次有些自大了。原本是派了一堆人马的,但他想着一共就几个人,以他们的暗杀能力,一击必成自然是没问题的,没想到这次竟然失败了。
这边几人都是在战场上拼杀过的,自然是不会被这场小小的祸事所吓到,他们也并没有很诧异。看他们刚刚直接就奔着梓将军和小公子过来的,那肯定就是知道他们身份的。而且大家都知道,他们最近是要回京的,所以只需要天天在这里守着定然是能守到的。
想必是敌国的探子吧!
几人都没有受到惊慌的继续向前走了。
到皇城里时,天已经大亮了,皇城已经苏醒了。街上也已经有很多人了,看着他们几人从城外策马过来,百姓立马就想到了这是刚打了胜仗的梓大将军回来了。
一传十,十传百。不一会,街上的百姓都知道了。他们呼喊着梓将军的称号,呼喊着龙腾军的称号,呼喊着他们心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