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国公府
“珈琴。今儿是去给李老将军看脚疾的日子。药箱都收拾好了吗?”殷钰刚吃过早饭开始关心他的那个药箱。
“放心吧,爷。昨晚就已经收拾好了。”
“好,那你让剑河去准备好马车”
珈琴看到前院的剑河就开口道,“你快让人去准备马车,一会儿爷要去李老将军那儿。”
“行。”剑河叫住一个小厮,便吩咐了下去。
马车上
“爷您这按时上门问诊,还真有江湖郎中的感觉。”剑河看着自家爷笑着说道。
殷钰也不恼,“见过这么帅的江湖郎中吗?”
“是小的眼浅,今儿头回见到。”剑河听到殷钰的话,不由得佩服。
“低调低调,我也知道我让你开眼界了,别感激我啊。”
“爷。您有没有发现,您现在越来越会夸自己了?”剑河继续问。
“是吗?珈琴,我现在是这样吗?”转头问另一边的珈琴。
“嗯,爷好像是有点。”
殷钰点点头,“既然珈琴都这么说了。那可能是梁静茹给的勇气吧。”
“啥?谁给的勇气?”剑河一脸懵的问珈琴。
“爷好像说的是梁静茹?可这是何许人也?”珈琴也是一脸懵。
“小公爷,代国公府到了。”车夫在马车外说道。
“知道了。我就下来。”殷钰说完就从珈琴那拿过自己的专属药箱。下马车后,他又把车门打开,看到珈琴和剑河两人还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哈哈……给你们一个机会,在车里好好想想,梁静茹是何许人也。等爷回来答对的话,有赏”
殷钰说完就往代国公府里走,留下马车内的两人。
代国公府
“我们老爷请郧小公爷在此稍等片刻,这是秋后新茶,老爷让您尝尝。”李府管家恭敬的将泡好的茶放在桌子上。
“没事的,管家。”殷钰礼貌的说。
殷钰一个人坐在侧厅,也是无聊。看到主位桌上放着一本书,瞧着四周也没人,自己待着也是无聊,就走到主位桌前伸手拿起那本书,看了看内容。“是兵法书啊。”
他打开封面准备看书名,发现没书名。“又是本没有名字的书。古人都不喜欢写个书名吗?”想到之前在太白山看到孙思邈的书也是没有名字,小声的嘀咕道。
十个男人里面有九个都是军事迷的,殷钰虽然没有接触过真正的行军打仗,但是现代电视剧电影纪录片那么多,总是见过的,古代冷兵器时代,打仗全靠你砍我砍,没点计谋的话还真是只有送死的。
不过印象中《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啥的,好像都写的很高深,但是殷钰手上这本书,倒是简单易懂,但是又让人找不到漏洞。
殷钰一页一页的看着,看到不解的地方就皱着眉头。等到后面恍然大悟了,又不住的频频点头。这滑稽的表情被李靖看的清清楚楚,李靖也不吵他,就这么静静的在一旁站着。
“老爷,已经送侯大人出府了。”李府管家这时从外面进来对李靖说道。
李靖和殷钰都听到管家说的话,李靖用不悦的表情看着李府管家,仿佛在说谁让你说话的。
殷钰看到李靖,赶紧把书归位,朝李靖行礼:“李伯伯。”
“钰珩不用多礼。”李靖又对管家说:“你先下去处理府中其他事情吧。”
等李靖坐下后,殷钰开口道:“李伯伯,刚才闲着,就自作主张的看了看您的兵书。您别见怪。”
“哈哈哈……老夫为何要怪你啊。书嘛,就是写出来给人看的啊。”
殷钰挠挠头,“钰珩担心,李伯伯您不喜欢别人动您的东西。”
“嗯,确实是不喜欢。不过看到自己写的书能让看的人那么入迷,还是有点自豪的。”李靖看着殷钰。
“原来是李伯伯您自己写的啊。怪不得我没看到书名。”殷钰在心里感叹,这李靖还真不是一介武夫,文韬武略啊。
“钰珩觉得老夫这本书写的如何啊?”
“额,小子确实没有接触过兵法。反正就觉得李伯伯您将兵理阐述的挺简单易懂的,案例也十分的具体和实用。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就觉得挺有意思的。”殷钰确实真的不懂,只能心里怎么想的怎么说了。
“觉得有意思?”
“嗯。”
“你觉得战争是什么样的一种存在?”李靖问。
殷钰还真的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现代虽然还有局部战争,但是大中国还是很安全啊。这穿越回唐朝了,也是贞观盛世。李靖这么一问,他一时还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若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可以……”
“毁灭与重生,不破不立,大破大立。”殷钰答道。
李靖本来想着有点为难殷钰了,正准备到此为止的,没想到殷钰竟然如此回答。“好好与老夫说说。”
“是。战争本身就是矛盾的,毁灭和重生其实是互相依存的。作为百姓,没有战乱,肯定是他们最希望的,他们要的很简单,只是安居乐业,有足够的粮食,一家人其乐融融。如果这种时候有战争,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历朝后期,大多昏君当道,这时百姓也不能独善其身,也就只能借着战争企望可以得到明主,有新的生活,获得重生。”
“不过战争终究是残酷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损耗国力。李伯伯,这就是我一些拙见。”殷钰不好意思的说。
“哈哈哈……”李靖大笑着点点头,“小子,你有一颗仁者之心啊。”
“李伯伯谬赞了。”
“你可愿跟我学习兵法?”李靖看着殷钰,笑着问道。
殷钰赶紧行礼,“钰珩自是愿意,只期李伯伯别嫌我愚笨。”
李靖走到殷钰面前,拍拍他的肩膀,“记住,为将之道,当先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