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新酒(二)(1 / 1)还君海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成利润就这样说给就给了?唐渤富是酒楼老板,对酒很有研究,新酒的品质要远远高于三勒浆,一旦推销出去,大卖是必定的。

按照三勒浆火便整个大唐的情况来看,新酒没有理由会比它差,而且只会更热销,赚取的七成盈利那可是一笔非常大的利润,这怎么能不让唐渤富身躯剧震。

短暂的沉默后,唐渤富笑着看向陆道远道:“陆贤弟!陆侄女怎的这般调皮?就知道拿我寻开心,你也不管管?”

在他看来这就是陆清酒的胡闹,一笔庞大的利润怎会轻易让与他人,扪心自问就算是他自己也做不到。

还有就是陆道远也在场,他才是陆家真正的主人,一切还要看陆道远的意思。

“唐兄!小女并不是在和你寻开心,七成利润确实是要给你的,这点陆某是同意的!”

“可是无功不受禄,这份大礼唐某受之有愧呀!”

“如何会受之有愧?昔日买参之情义,赠店之恩情,陆某一家时刻都铭记在心!”

“是呀!唐伯伯这七成利润是我们的一些心意!您莫要推辞!”

“当日买参是公平交易,赠店是打赌输后的赌注!唐某怎敢居功呀!”

“但唐兄帮了我们是事实,正如你所说,陆某也是拿你当做至交,唐兄若再是推辞就是陷陆某于不义!”

“那唐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唐渤富心中感慨,这陆家不愧是数百年的名门望族之后,底蕴就是深厚,无论是新式衣服还是酿酒之法哪一样都可令人赚的大笔的财富。

尤其这陆侄女无论是相貌还是学时品德都比之一般的大家闺秀更加优秀,或许让自己的那些小辈与之多多接触是个不错的选择。

唐渤富不知道,他自己有些想多了,新衣与酿酒其实都是出自陆清酒的手笔,所谓的陆家数百年的底蕴也根本就不存在。

“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这宁县只是个小地方,新酒固然是佳酿,若只在宁县售卖难免有些埋没了,我们还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呀!”

唐渤富到底是商人,短暂的走神后就开始思量新酒的销售问题了。

关于新酒的销售问题,陆清酒还真没想过,她的经历一开始就没放在这个问题上。

短暂的沉默后,陆清酒皱着柳眉道:“宁县确实是太小了,我们应该要去更大的城市开拓市场。”

“那就去长安城,妹妹你看怎么样?”宋氏适时的提醒了一下。

对呀!自己怎么将这个当世的国际大都城给忘记了呢?那里可是大唐最富有的地方,除了大唐的权贵外还有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呢,新酒在那里售卖一定会享誉全世界的。

“真是个好主意!按姐姐说的,我们就去长安城售卖!不过在那之前还需选个好日子,多做一些准备才行!”

“眼下还有一个月左右就是年关了,陆侄女的小酒坊酿酒也是要时间的,不如等年关过后,上元佳节时,我们再将新酒拿出来售卖如何?”

上元佳节就是元宵节,亦是花灯节,花灯节在大唐是非常受欢迎的,尤其是青年男女更是以赏灯为一大乐事,它的重要性一点也不比除夕之夜差。

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如此甚好!就这样定了!”陆道远开口拍板,他这么果决完全是心疼自己的宝贝女儿,他不想陆清酒太过劳累,陆清酒这些日子没少为家中事宜奔波,如果因为酿酒之事累到了,那就不值当的了。

心思玲珑的陆清酒又怎么看不出陆道远的心思呢?她朝陆道远做了个放心的表情,便继续与唐渤富等人商议售酒事宜。

陆记果蔬店外。

“老丈,事情和你说的并不一样,人家店铺就是正经的生意人,你看刚才官府的人都走了!”中年汉子伸着脑袋向店铺内张望道。

“哎?还真是如此,难道天下真的有打折这种好事?书生你怎么看?”

老人家拧着白眉毛想要询问一下读书人的意见,哪知道一扭头发现年轻文士早已不见了。

“咦?那书生呢?怎么不见了?我记得刚刚明明还在这里呢?”

“老丈年轻书生刚才就进去了,这会应该是在里面抢购呢,先前那个漂亮丫头说店铺里的果蔬不多了,让大家抓紧机会!”

老人家先是一呆,随即大怒道:“这年轻书生怎的这般自私,快!后生赶紧扶老汉我进去,不然晚了我们就什么也抢购不到了!”老人家气的直跺脚。

中年汉子立刻上前扶住老人家就冲进店铺,脸上暗自撇了撇嘴,还不都是因为你在这里疑神疑鬼的,说什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会又怪起别人自私了。

就在来人家与中年汉子进入店铺后,街角走来一对父子。

父亲三十余岁农夫打扮,天已然转凉,他却依旧赤着脚走在冰凉的地面上。

儿子穿着一身满是补丁的粗布麻衣,身形很是瘦弱,脚上是一双并不合脚的鞋子,鞋子很大一看就不是他的,看大小应该是旁边父亲的。

“爹爹!你说恩公小姐真的会帮助我们吗?毕竟我们弄丢了地主家的一头耕牛。”儿子仰着小脑袋看着父亲。

“会的!恩公小姐是菩萨化身,有慈悲心肠,不然当初也不会救下你的性命!”父亲停下脚步慈爱的抚摸着儿子的小脑袋。

这对父子正是当日陆清酒在回春堂救助的张恒父子,说起这对父子可真是苦命人,当日小男孩被陆清酒救下性命后,父子二人千恩万谢后回到了自己的住处继续过活,等着秋收的到来好给地主老爷做做段工赚些口粮。

可是事情却不尽如意,秋收到来地主老爷并没有打算雇佣他们父子二人做短工,而是雇佣了别人,这样一来他们父子二人就再也赚不到生活所需的口粮,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的艰苦。

为了不被饿死,张恒带着儿子辗转了宁县周围的几个村子做着各种苦工,在一次为一家地主放牛的时候小男孩去摘野果跑的远了些,张恒很是担心就追了出去,等到找回儿子时才发现耕牛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