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合资工厂的建造工作,已经在三月末的时候成功结束,而进入四月份以来,主要就是对生产线进行调试,同时联系供应商做好准备,随时进入生产环节。
福通汽车方面,也通过约翰逊与周飞进行了沟通,确定将工厂的投产时间,定在四月十五号。
作为飞驰公司在国外的第一家海外生产基地,周飞自然是要亲自到现场,参加投产典礼的。
投产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安排好接下来的销售工作,虽说高尔夫在欧美市场,完全可以借助福通汽车的销售渠道运营,但是周飞最终的目标,还是要建立属于飞驰公司自己的销售体系,福通汽车只不过是一个跳板。
所以,相比较周飞本人,张翔这一次扮演的角色会更加重要。
周飞还指着他替自己在欧美开疆拓土呢!
“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总觉得刚和福通汽车签署了合资协议,合资工厂竟然就已经要运营了。”听完周飞的话后,张翔忽然感慨道。
去年对于飞驰公司来说,发生的大事实在是太多了,先是跟福通汽车签署了合资协议,紧接着没过多久,就收购了伟鹏汽车,然后又先后确立了MPV项目以及豪华车项目,以至于跟这些相比,合资这件事,都不算什么大事。
要不是约翰逊打来电话,就连周飞,都要快淡忘掉这件事了。
周飞笑了笑,“是过得挺快的,不过咱们可没时间去感慨时光易老,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还多着呢,咱们下一个目标,就是拿下欧美市场。”
在国内市场的基础已经打好的情况下,周飞的目光,自然要放在欧美市场了。
攻占欧美市场,就是飞驰公司下阶段的重点工作!
***
安排好总部的事情后,周飞便带着张翔与江洋两个人,出发来到了美国的底特律,准备参加在这个月十五号举行的投产典礼。
抵达美国的第二天,周飞就会见了福通方面的负责人约翰逊,就合资工厂的投产以及后续的销售和管理工作充分交换了意见。
“目前关于高尔夫的投产以及销售工作,我们福通汽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请周先生放心,工厂投产以后,绝对不会出现运营的问题。”
约翰逊笑着对周飞承诺道。
对于福通汽车的安排,周飞自然是不会怀疑的,人家就算再怎么落魄,那也是公认的三大巨头,各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肯定要比飞驰公司强!
不过周飞并不会把销售以及管理全都指望在福通身上,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飞驰公司日后在欧美市场上,就只能受制于福通汽车。
所以周飞已经安排张翔在组建自己的销售网络了。
“那就辛苦约翰逊先生了,高尔夫投产以后,我们会安排专门的人对接销售上的工作,希望到时候贵公司能够积极配合。”周飞笑着回应道。
“那是自然的,这一点请周先生放心。”约翰逊虽然心里很清楚周飞这样安排的用意,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高尔夫在欧美有多么受欢迎,约翰逊已经领略到了,这样一款爆款车,福通汽车怎么舍得放弃!
所以,尽管清楚周飞只是在“利用”福通汽车的销售渠道,约翰逊也只能满足周飞的需求。
说白了,这一次的合资,飞驰公司与福通汽车都是在互相利用罢了,飞驰公司看上了福通汽车的销售渠道,福通汽车则是看上了高尔夫这款车的人气。
所以谁也别说谁,商业世界里,一切以“利益至上”为准则。
周飞一行人抵达美国的第三天,也就是15号这天,合资工厂的投产仪式,便在双方领导的共同见证下,隆重举行了。
这一次的典礼,吸引了多方的关注,来自全球各地的媒体纷纷聚焦于此,对工厂的投产进行了大肆报道。
合资工厂的投产,不论是对于飞驰公司来说,还是对于整个华夏汽车工业而言,都有着很大的意义,因为这是华夏第一家成功走出去的汽车制造商,历史意义比工厂运营的本身还要大!
就连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这些官媒,也对这则消息进行了转发,并且评论称,“这是具有历史性的一刻”、“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飞驰公司走出去”!
而在工厂正式投产以后,也就意味着,高尔夫在美国实现了“国产化”,欧美市场的消费者,能够以更低廉的价格,买到这款经典的掀背车了。
在工厂投产的当天,合资公司方面也宣布,高尔夫这款车,将会在一周后全面预售,消费者可以通过到线下专门的4S店进行预购,工作人员将会按照预定的顺序,通知每一位车主前来提车。
高尔夫在欧美的预售,飞驰公司方面,自然是由张翔以及江洋两个人负责了。
这段时间在销售公司的历练,使得江洋迅速的成长了很多,已经逐渐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关键先生了。
周飞打算以后就把飞驰公司在欧美市场的工作,全面交给江洋来负责,而张翔则安心负责国内市场的开拓。
不过,在正式交给江洋之前,还得需要在张翔的协助下,打好基础,至少能够让高额如的销售工作步入正轨。
“这两天我跟江洋已经跑遍了底特律几个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已经谈妥了两个,这些将会作为我们日后在欧美市场发展的销售基础而存在着。另外,我的想法是最近一段时间,先把美国的市场稳定一下,然后再考虑在欧洲市场的渗透,不能操之过急。”
周飞的房间里,张翔正在汇报这段时间的工作。
从工厂投产结束的当天,张翔与江洋两个人,便已经在开始工作了。
“先主攻美国市场,然后进军欧洲市场,这个提议不错,我觉得可行,那就先按照这个策略来。”周飞点了点道。
欧美市场毕竟是一个庞大的概念,如果同时在欧洲与美国两地同时开拓市场的话,不免会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各个击破,先从美国开始,然后再进军欧洲大陆。
光是美国市场这一块骨头,就足够飞驰公司啃上一段时间了。
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