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大哥高考了!(1 / 1)修炼的不烦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对于我的中考,大哥的高考才是全家的重中之重,只不过我平时的成绩比较不靠谱,而大哥的学习却只能用优秀来形容,基本上在他们班处于十名以内,高了到前五名左右,尤其是他的物理,如果不是满分,也差不了几分,他在班上还是数学课代表,数学成绩相对稳定,总而言之是他的成绩没看到有什么弱项,这也很符合学习好的人的特点,能者无所不能!

对于大哥的高考,家里更是放心,所以一切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大哥就考完了,大家也都问他到底考的怎么样,他摇摇头:“跟平时差不多吧,数学有道题没做完!”

那个时候的高考是分文科和理科,文科考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理科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每科满分150分,总共750分满分。

每年的高考下来,成绩还没有出来的时候要预估自己的分数,根据自己预估的分数来报考大学。

大学分为重点大学,普通大学和大专。

重点大学里面有全国知名的那些大学,被称为全国重点大学,这些重点大学的名头是政府给的,大概有一百所左右。当然不是每一所大学都在我们的省招生,而且每所大学给不同的省份的招生名额也不一样,比如北京的大学会给北京的生源多一些名额,上海的重点大学会给上海的生源多一些名额。而一些比较远的省份就会获得很少的名额,比如厦门大学每年给我们省个位数的名额,而南京大学有很多年不在我们省招生。

重点大学招生里面还有一些学校被称为本省的重点大学,简称省重点。这些大学是每个省重点建设的学校,为每个省培养建设人才。

重点大学下面一档是普通大学,基本上都是没有进入重点大学名单的学校,也不是本省的重点建设的学校。这类学校提供本科教育,有的还能提供研究生教育包括博士研究生的教育(后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够提供博士研究的学校越来越多)。

在这以上的大学读书四年(某些本科专业需要更多的年限),考试通过,论文答辩通过后可以获得国家发的学士学位证书,就算大学本科毕业了。

下面一个档是大专,大专也是两种,有的是专门的专科学校,学校里只有大专文凭的教育。但一些大学包括重点大学也提供专科教育,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这种最知名的学校。

这些信息都是基本信息,非常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每年考试完,所有的成绩出来以后,每个省会根据考生考试的状况划分分数线,分别是重点大学分数线、普通大学分数线、大专分数线。

考生考试完成后,每个人会拿到一份考题及答案,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去给自己打分,然后汇总起来是你的预估分,根据自己的预估分,你要预测自己在全省考生中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大概能上什么样的学校,来填报志愿。

填报志愿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你要选择的大学,一部分是你要选择的专业。

每一档你一共可以选择三个志愿:分别是第一志愿大学、第二志愿大学、第三志愿大学,总共有三档,所以一共有可以报考9所学校。

每所大学你可以填报三个专业:分别是第一志愿专业、第二志愿专业及第三志愿专业。

比如你如果觉得自己能考全省第一,你可以随便填任何学校,任何专业。当然你一定会挑最好的大学最好的专业,比如: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或北大的应用数学等。很多牛人就是这么填报志愿的,他们只会填一所大学、一个专业,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省没有人能跟他们抢饭吃。

如果你不能君临全省,傲视群雄,那填报志愿可就是技术活了!对了,在那个消息闭塞的年代,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就算你是全省状元也可能报一个看似高大上,去了完全不喜欢,或毕业了没有出路的专业。这就是当时的魅力所在,高考成绩不是决定性的,要考运气。

说了这么多理论,我们回到我的家庭。大哥考完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了,考试成绩还需要半个月才能出来,这中间除了估分,就是玩了!

真是快乐的时光啊,这段时间大哥天天跟同学们吃饭、喝酒(一毕业就可以喝酒了),抽烟(没错,也开始抽烟了),打牌。聊天经常通宵的聊,晚上在同学家住是常态,有时候在别的同学家,有的时候在我家。

大哥估分在580分到590分这个区间,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个成绩只能说还过得去,在他们班估分的排名在第十名左右。清华北大这种最顶级的大学没戏,但好一些的大学没有什么问题。

B高中每年能够上清华北大的人数在30人左右,大哥如果在班里第十名左右,在全年级应该在60到80名。所以也要考虑上什么样的大学了。

那几年国内最热的是什么呢?通信专业,所以当时北邮很火。但我父亲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搞金融,毕业后进银行,所以我们要研究一下金融类的大学。金融类的大学在重点大学名单里的不外乎以下几所大学:中央财经学院(现在的中央财经大学,简称中财),东北财经学院(现东北财经大学,简称东财),西南财经学院(现在西南财经大学)。当时家里人就了解这几所,至于上海财经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简称上财)这种知名的财经大学不在我们省招生,所以大家也没有机会报考。

但当时这种估分报志愿的方法也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所引发的风险,就是你估的分一定是准的吗?比如你估了580分,如果最终你考了550分怎么办?如果你考了610分怎么办?这种事情在当时发生的太普遍了,估分跟实际考试分数差出8,90分的都有。

所以一般人一定会报一个志愿来保底,这个志愿要保证你就是估分出现了巨大的偏差,也能够有学校可以上。

这可是个技巧活啊,试想在重点大学里,那些大学会成为大家的保底牌呢?一般会是一些大家不愿意上的大学,因为那些大学的出路大家不喜欢,当时是哪些大学呢?就是那些涉及到农林牧副渔的专业,或师范类的专业。

如果保底专业不保底,你就会被打到第二批的普通大学,你需要在普通大学里选择一个学校和专业。

这里忘了说了,还有一个提前批录取的大学,这些大学一般是军队院校或一些特殊要求的专业。志向于参军报效祖国的人可以选择提前批的大学。

规则了解以后,就需要对大学进行研究,你要了解每一所大学,它是谁?它所属的种类、它的专业分布、它所处的城市、它学校的面积及所在城市的位置、它的历史及起源是什么、它在国际上的声望怎样、在国内的声望怎样、它拥有多少教授、有多少大师、它拥有多少重点学科、它拥有多少重点实验室、它的学生毕业后的流向包括出国留学多少人、就业多少人、甚至是它大学的男女生比例、每年的招生规模及给本省的名额分布、每年的分数线情况。当时全国大学还没有进行211评审,所以是不是211大学在现在也是一个考量因素,后来又出现了985等不同的评审。如果你能获得更进一步的信息就更好了,包括这所大学未来的发展规划、这所大学的发展走势(上升还是下降)等。

但我可以说的是,这些信息当时获取比较难,除了考试院会发给考生一些往年的大学录取分数线和一本简单的大学简介,只能靠自己去找一些大学资料或去问周围有学识的那些人。这么说吧,我当时完全都没听说过有中国人民大学这个学校,别人跟我提起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个培训点;浙江大学也完全没有听说过,在我们省没有一点名气,有的人跟我们说这个学校是东方剑桥,才觉得可能不错;天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也基本没听说过,可见当时的消息多么闭塞。在我们那个地方,我们还是一个省会城市,大家知道的大学只有清华北大、南开复旦。

当时家里讨论大哥的出路时,我也在一边当观众。父亲执意要让大哥进银行,所以选大学只选财经类的大学,他觉得每年银行过年都会发很多吃的,这种地方工作才能有保障。我们家,我父亲说了就算数。于是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根据稳妥原则,大哥的第一志愿就报了东北财经学院,专业叫货币银行学;第二志愿是浙江大学;第二批的第一志愿是南京邮电大学。只填了三所学校,大家感觉已经把所有的风险都规避掉了。感觉万事大吉,就等通知书了。

在交高考志愿前的一刹那间,父亲临时决定,第一志愿的从东北财经学院变成中央财经学院,其他的志愿不变,父亲决定还是搏一把。

当时很多大学到B高中这种知名顶级中学来招保送生,包括清华、北大、南开、复旦等大学都给了B高中一些保送名额。这些保送名额不会给到最顶尖的学生,因为在B中学这种全省最顶级的中学,排名前二十名的学生担负着夺状元的责任,他们都有机会冲击省状元的名词,而夺得省状元对于一个中学来说会带来无比的荣耀和声望,而这些荣耀和声望就是一种无形的权利,异常强大。于是这些保送名额会给到20到50名之间的学生,大哥在学校还算排的上的学生,自然也有机会拿到保送名额。

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哥宣布了一个消息:“爸妈,复旦大学数学系说要我!”

我当时很震惊,复旦大学是我听说过的最顶级的大学之一,一瞬间感觉大哥好厉害啊。

父亲把手在脸上搓了搓,以赶走一天工作的疲惫,“挺好的,但我想让你学金融,,今天跟你杨叔叔聊了一下,他是老牌大学生,他认为专业比大学更重要。”看来这个选择并没有困扰他什么。

我妈把最后炒的一盘菜放到桌上:“你就不考虑一下孩子的意见吗?看看他喜欢什么?”

“小孩子懂个屁,老子不是为他好?”父亲在家里说一不二的地位,容不得有不同的意见。

“那不行我们再多问几个人?”我妈试探着说。

“好好,我明天再打电话给敬香,他有不是在工业大学工作吗,看看他的意见。”父亲语气软了一点。

“名牌大学,说出去不是脸上有光吗!”看来我妈还是很倾向于复旦的。

“名牌,名牌,中财难道就不是名牌了?再说了,专业不好,名牌大学又怎么样?一辈子研究数学,跟陈景润一样?还不如出去卖猪肉、种地,也比研究成了傻子强!”父亲身边的案例很多,他有自己的判断“这几年邮电热,金融还没那么热,李峰的成绩超录取线20分没有问题,以后进银行不比搞数学研究好?”

我什么都不懂,也插不上什么话,但听他们的对话,大哥的命运基本上跟复旦无缘了。但当时一刹那间觉得挺可惜的,我哥是他们班的数学课代表,数学平时不错,可惜数学这种专业在父母的眼里是那种没有出路的专业,毕业后只能去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果然,经过父母的多方咨询,父亲决定还是让大哥拒掉复旦的数学系,死磕中财了。

大哥与复旦数学系的错过,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感慨,谁能知道,从计算机时代开始,数学就成了世界上最火,最牛的专业。有一次有幸跟《硅谷百年史》的作者也是硅谷人工智能研究所创始人,大师皮埃罗·斯加鲁菲聊天,他认为:未来就是数学的天下,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区块链等未来最最重要的领域都是数学在背后支撑。聊到这里,我满脑子都是大哥的影子。

这都是命,命运爱作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