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瑜心情苦乐交杂,恼的是商桓又给他惹事,打的还是赵家的公子,喜的是商桓愿意给青杏赎身,还为此打了赵家的公子,这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可是这事究竟该如何收尾是好?
纪钧脑筋急转,他虽然不认同商桓平日的为人,但是也敬今日的商桓是条汉子。况且商瑜和商桓是同父同母的兄弟,纪钧自然和他俩在一条船上,不能让商桓吃亏。
商瑜把纪钧拉到一旁,“你带着赵公子先回营处理一下伤口,我带着青杏姑娘先走。”
纪钧眼前一亮。
就这么办!
这事本来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商桓理亏在于动手打人,赵公子理亏在于欺辱良家少女。一旦这事被捅到皇帝面前去,赵家不一定能占到便宜,但是如果青杏被赵家拿住,篡改了口供,那时商桓的处罚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为今之计当是纪钧安抚住赵公子,商瑜以保护证人之名保护好青杏,待赵公子反应过来以后,料他也不敢揭自己的丑的。
事情一如二人所料想,进行得很顺利。
这是纪钧在朝歌的众多故事之一。
“可是这根本不是行军打仗的故事嘛!”纪若珽嚷嚷,他想要听的是那种更加惊心动魄的故事。
纪钧大笑着摸摸纪若珽的头,“你孩子懂什么!商瑜殿下是什么身份,能看上你爹,把你爹当朋友,这还不够刺激?”
纪若珽是不懂这些的,他和商瑜一样,一生下来就是公子的命,可纪钧不一样,那时的他只是一个打柴郎,还嗜酒好赌,能入商瑜法眼是一件近乎不可能的事。
这样一件不可能的事偏偏发生了,纪钧觉得命运真的很眷顾自己,自从遇见了商瑜,自己功成名就,辛眉也回来了,一切都不可思议地好了起来。
对于商瑜来,提携纪钧只是顺势而为。
纪钧本身就是军功累身,当得起商瑜的提拔,只不过在这看重门阀出身的时代少了一位伯乐。
商瑜很乐意成为纪钧的伯乐,虽然两人性格相差很大,但是相性以外的不错。商瑜很欣赏纪钧身上那种因出身乡土而特有的乐观,以及纪钧的恣意潇洒,嗜酒好赌排除在外。
从和商桢一同长大的三兄弟中,只有商桓长成了“歪脖子树”,商桢商瑜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古板,在遇见纪钧前,商瑜很少和同龄人交往,在他的印象中,吃酒投壶都是如商桓一样的纨绔子弟的爱好。但是纪钧,适当的休闲是必要的,并且很快拉着商瑜和朝歌的一众公子哥儿打成了一片。
商瑜觉得这种改变是好的,孤身一人总会让人感到孤单,能有交好的好友总不是一件坏事,至于那些容易让人沉溺其中的事,考验的不过是自控力罢了,在这一点上,商瑜很有信心。
总而言之,纪钧和商瑜就是这样的关系。
那纪钧怎么可以与鹿敬之勾结呢?
纪若珽无论如何也无法忘记,纪钧把他抱在膝头时的话。
“咱们家能有今,多亏了有瑜亲王殿下,你长大后如果也能遇到这样交心的朋友,爹就可以放心了。以后你如果到了朝歌,不管有什么事需要帮忙,你都可以去找他。”
商瑜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纪若珽初到朝歌时,商瑜还在南境剿匪,但他仍然修书一封,托人为纪若珽寻了纪家现如今这套院子。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商瑜对于这一段友情都是问心无愧。
可是纪钧呢?
纪若珽只觉得无地自容。
纪灵枢不知道纪家父子的这段故事,自然也不明白纪若珽此刻为何这般模样。纪灵枢只好先转移他的注意力。
“虽然纪大人是这样想的,但你我既然已投在陛下名下,自然可以再做规划,当今且先把淮南水患治理好,这总是没错的。”
纪若珽闷声同意了。
这确实是迫在眉睫之事,因为两人很快就要出发了,时间就在三之后。
未央宫,御书房。
商瑜独自一人在御书房等候,前不久这间屋子的主人还是他的兄长,现如今这里的主人已经变成了他的侄子了。
对此他一点也不羡慕。
所谓皇位不过是一个诅咒。
因此商瑜心中充满了愧疚。
商瑜商桓年纪相差不大,一岁而已。那时的先帝很不喜欢商桓的性格,因此很早就为商桓开府,把他放出了宫去。商瑜性格沉稳,脾气也和商桢更相近些,在商桢死后,先帝有一段时间相当纠结,究竟要在两兄弟中选哪一个。
商瑜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先帝对两饶试探,并表现出了极大的排斥。
一,商瑜商桓二人聚在一起吃酒,商瑜醉后同商桓抱怨此事,他只想做个王爷替君分忧。这之后不久,商桓就被封为了太子。
虽然这两件事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即便有,真相也早已埋入地底,但是商瑜从那以后就抱有莫名的愧疚。
在商瑜的印象里,商元祗一直是一个乖巧的孩子,这种乖巧不是商元祗从不闹事,商元祗该熊的时候一点不比其他熊孩子差,而是他的想法很理想化,总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完美的结局,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有的时候乖巧并不是一个褒义词,比如这样乖巧的性格,不适合在家生活,但是商桓一直把商元祗保护得很好,甚至很少让他和其他的兄弟姐妹接触,商元祗就这样顺利地长大了。
商桓从不曾对任何人起,他为何就选定商元祗做自己的继承人,明明自商元祗出生以后,接二连三地有妃子诞下皇子,论母亲的出身,这些孩子并不输于商元祗。商瑜猜测,这大约就是偏爱。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自己最偏爱的孩子,这是自然而然的事,虽然有的人会有意控制,但是仍然会时不时地表现出来,更何况商桓的偏爱几乎从不掩饰。
商瑜也曾提醒商桓,这种偏爱或许会为商元祗招来横祸,惠嫔的巫蛊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从那以后,商桓有意显得一碗水端平,只是在商元祗的课业上更加费心了。
商元祗也很争气,争气得商瑜几乎怀疑他不是商桓的儿子。
突然有一,商瑜意识到,商桓的偏爱不是礼物,那是为了让商元祗担起下最重的重担,而提前支付的代价。
所以商瑜忽然对这个孩子有些同情,他想,或许他能做些什么,让这个孩子过得更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