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3章 传国玉玺(1 / 1)江水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克勤冲大董小董喊道:“你俩臭小子还不过来,跟你沈伯伯打招呼,缩在门口干什么?是不是又闯了祸怕挨揍?”

尽欢看大董小董被吼得一抖,这估计平时没少挨董克勤的揍。

董克勤一发话,这俩小子就跟兔子似的温顺,哪有刚刚在门口狼崽子的狠样儿。

“沈伯伯好!”大董拉着小董进了堂屋乖巧地问好。

沈云旗抿着戏谑的笑意,“你们兄弟两也好!”

知子莫若父,董克勤自然知道他这两个儿子,为什么把沈云旗拒之门外。

他不肯站出来检举揭发老拍档老战友,那群丧心病狂狼子野心的人,当然容不下他。

当着他两个年幼儿子的面,一群穿着绿军装的人,用极其屈辱的方式把他带走。

后来还是沈云旗和其余几位老领导,联名才把他保了下来,索性捡回了一条命。

无休止的调查和批评斗争,已经大大折损了他的身体健康,他的精气神都比之前差了不少。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尽管他已经平安归来,但他这两个儿子,现在看着穿军装的人就格外敏感,生怕他又被带走。

董克勤用这些话细细地沈云旗解释了,大董小董拒客失利的缘由,沈云旗摆手表示不在意。

干坐着不是待客之道,董克勤从炕柜里面翻出了象棋摆上,然后跟沈云旗对弈厮杀起来。

尽欢观战了两局之后就没了兴趣,跟沈云旗和董克勤说了一声,便一个人出去了。

董克勤想招呼大董小董梁兄度陪着,尽欢赶紧拒绝了。

不说大董小董早已跑得不见人影,尽欢跟他们那样的小孩子,估计也玩不到一起。

村子的风景得天独厚,最东端就是大名鼎鼎的成山头。

成山头又叫天尽头,此处一面靠山,三面环海,是最早看见海山日出的地方。

这里是太阳最早升起来的地方,所以被古代人认为是“日神所居之地”。

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到成山头来拜祭日神,寻求长生不老药。

尽欢登上成山头,海岸危峰峭拔,奇石怪礁林立,惊涛拍岸,激流飞溅,碧波万顷,海天一色。

山雄海阔的景象,让尽欢内心激荡之余,又拿着照相机频频按快门。

从观景台上下来之后,尽欢边脱了鞋子,在沙滩上踏着浪花捡贝壳。

尽欢刚捡起来一个色彩斑斓的海螺,就感觉右脚的脚底黏黏滑滑的。

抬起脚来一看,原来是一只小八爪鱼,八爪鱼的几只触须,正用它的吸盘,牢牢吸附着尽欢的脚底。

尽欢一向对黏黏滑滑的软体动物比较排斥,也不好用手去抓,只好用精神力一点一点把脚上的八爪鱼扯下来。

八爪鱼的吸盘的吸附力,在尽欢精神力面前败下阵来,很快就收回了它纠缠尽欢的几只触须。

尽欢正准备继续往前走,一个波浪打过来,尽欢就看到八爪鱼正牢牢吸在一块白青色的石头上。

不对!这不是石头!成山头是典型的海蚀地貌,就是石头也不会是这种颜色。

尽欢用精神力把八爪鱼从这块石头上剥离下来,刚好一个浪头打过来,便把八爪鱼带走了。

经过浪花的冲刷,刚刚还半掩在沙中的石头露了出来,方方正正的形状倒像个印章。

尽欢用手刨开沙子,把这块青白色的印章挖了出来,印章的钮头部分还长满了海藻。

印章看起来有尽欢的两个巴掌那么大,通体都是白青色的,钮头上因为覆盖着海藻,暂时看不出来雕刻的是什么。

尽欢从拿出手帕就着海水,慢慢洗刷着这枚印章。

都洗刷干净之后,白青色的印章,入手的是温润细腻的手感,很像和田玉,但看着玉质比和田玉要通透得多。

钮头上海藻去除干净之后,尽欢发现钮上雕刻的是五龙交缠盘踞,看起来很是威武霸气。

印章的肩部两边都刻有字迹,一边是隶书雕刻的“大魏受汉传国玺”的字样,另外一边是“天命石氏”的隶书字样。

天命?传国玺?

在封建时代,最有天命之人是谁?传国玺的主人是谁?自然都是天子皇帝啊!

把印章翻过来,印鉴上的字体是大篆,上面赫然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传说中传国玉玺,是秦始皇下令,用春秋名玉和氏璧雕刻而成,上面不就是李斯用大篆所书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吗?

尽欢的心猛地跳快了好几拍,传国玉玺在古代是皇权的象征,在的考古收藏界,更是不可估价的绝世宝贝。

传国玉玺在几十年后的考古收藏界中,被传价值9000万亿。

9000万亿在尽欢看来有点夸张了,就算是拍卖价格,世上也没谁出得起。

毕竟几十年后被人们熟知的世界级富豪,身家也才几千亿,9000万亿得把多少富豪困在一起才够?

就算是9000万亿的富豪,也不会脑子发热把全部身家都拿来买玉玺。

难道拿着玉玺还真能当皇帝不成?封建王朝都尽数没落了,谁也不用做什么皇帝梦。

人们赋予传说中的传国玉玺9000亿的价格,不过是它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价值。

传国玉玺从秦朝开始成为“皇权神控股,正统合法”之信物。

帝王传位,要传玉玺,改朝换代,也要传承玉玺。

因此,传国玉玺被视为皇帝和国家合法身份的标志,也被视为镇国之宝。

得到传国玉玺便能“受命于天”当皇帝,失去传国玉玺便王朝气数已尽。

如果皇帝登基没有玉玺,则被称为“白板皇帝”,老百姓打心眼里不服气。

历史上传国玉玺屡易其主,几次失踪又几次复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最可以确定的就是传到残唐。

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玉玺在玄武楼自焚,传国玉玺从此下落不明。

后面宋元两朝皇帝,都声称手里有传国玉玺,但事实扑朔迷离,似是而非,谁也不清楚是不是真的。

到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深入人心,这两朝的皇帝对传国玉玺就没有那么执着了。

乾隆皇帝还曾打假过放置在交泰殿的传国玉玺,认为那枚多尔衮进献给皇太极,促使国号改金为清的玉玺,不是真品是赝品。

乾隆本身是个拥有1000多方印章的盖章狂魔,在印章方面,他也的确算是有发言权了。

尽欢觉得她现在手上的传国玉玺,应该是就是乾小四口中那枚冒牌货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