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术见丈人不吭声,便知道他的心开始动摇了,于是接着叶果的话说道:“当初开铺子也是大姨的主意,说不定她真有什么法子。”
叶江看了看妻儿女婿,他们皆是一脸期待的望着自己,老脸不禁有些泛红。“既然要去京城,那就好好儿把东西收一收。不是说欢丫头想吃你做的腌菜么?也一并带上!”
赵氏见说动了当家的,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这大热的天,东西带到京城都要坏了。等去了京城,我再给她现做就是!”
决定了去京城的事儿,叶果便回屋子里提笔写信去了。去京城拜访,总不能就这么冒冒失失的就去,得先递个信儿才行,免得叫人笑话。
听说叶家人要上京城去,不少人的心思也跟着活泛起来。
“叶老二,你们要去京城可雇好车马了?若是不嫌弃,就用我们车行的马车吧?保管一路顺顺当当!”
“京城那边儿可喝不到这么好的高粱酒,要不要捎上一些?”
“去京城路途遥远,要不要请几个镖师?”
“听闻宋侯爷清正廉明,公正不阿,两袖清风,可官场上哪里不需要打点,这些银子就当是我们这些同乡孝敬他的......”
叶江见一波又一波的人上门,险些都要招架不住。
银子他自然不敢收,免得叫人知道了,坏了女婿的官声。不过,乡邻们实在是太热情,有的放下东西就走,根本不容许他拒绝。
叶江看着满院子的土产,忍不住嘀咕道:“难怪那些年轻的后生一个个削尖了脑袋都要读书考功名,这当了官之后就是不一样啊......”
然后,他又看了看在院子里拿扫帚当马骑的小儿子,眼底的兴奋之色渐渐地黯了下来。这小子在念书上头没什么天分,打起架来倒是一把好手!有句话叫什么来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他这个泥腿子出身的儿子,果真不是读书的料子!
*
叶欢收到老家的书信时,正跟齐氏摆弄着几副新打出来的钗子。这些钗子经过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又融入了一些云州那边儿的特色,看起来炫彩夺目,精致的让人移不开眼。
“没想到还能加入这些元素,当真是妙极!”齐氏拿起一只带着彩色羽毛的步摇,翻来覆去的打量着,很是爱不释手。
“喜欢的话就留下。”叶欢十分大方的说道。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齐氏说笑着,便将那支步摇插入了发髻。
林妈妈看着那别致的钗子,忍不住称赞道:“这些个首饰可真是好看,整个京城都是独一份儿!哪怕是珍宝阁这样的老店都做不出来!”
叶欢和齐氏相视一笑,也觉得是如此。
“八月十五中秋宴,刚好戴出去让那些贵人们开开眼界。”叶欢笑着说道。
“中秋宴?咱们怕是出席不了。”齐氏一开始没反应过来,还以为叶欢说错了。
叶欢浅浅的一笑,解释道:“咱们是不能出席,可若是这些首饰入了宫里娘娘的青眼,可不就一鸣惊人了?”
齐氏反应过来,一连说了几个妙字。“还是大嫂脑子灵活,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你哪里会想不到,不过是让着我这个嫂子罢了。”叶欢嗔了她一眼,如何会不知道齐氏的本事。这几个月来,她可是帮着出了不少的主意。那些巧思,她都没听说过呢。正因为她的奇思妙想,才让铺子的生意蒸蒸日上,渐渐地在京城里头打响了名字。
如今,谁人不知金玉满堂?!
齐氏掩着嘴笑都眉眼弯弯。“大嫂也忒谦虚!”
妯娌两个正说笑着,就见惊蛰大步走了过来,将一封厚厚的书信奉上。“夫人,老家那边儿来信了。”
叶欢怔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忙伸手接了过来。“快拿来我瞧瞧。”
齐氏是个识趣的,知道叶欢有事要忙,便起身告辞。“大嫂还有事要忙,我就不多打扰了。”
叶欢起身相送,看着齐氏的身影消失在月洞门门口,这才迫不及待的拆开信封一目十行的浏览起来。看完最后一行字,叶欢脸上的喜色溢于言表。
“可是有什么好事?”惊蛰猜测道。
叶欢抿唇笑道:“信上说,他们不日就要来京城探望。”
“那可真是个好消息!”惊蛰也很是替她高兴。这远嫁的姑娘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娘家人,京城距离清平县千里之遥,一年到头都见不上一会面,的确是挺让人挂念的!
叶欢心里高兴,晚饭不自觉的多用了一些。宋霖见叶欢心情不错,忍不住问道:“可是岳父岳母要上京城来了?”
“不光是爹娘,还有妹妹妹夫他们。”叶欢补充道。
提起老丈人一家,宋霖脸上的神情也不自觉地软了下来。“他们一道过来再好不过!”
叶欢高兴了一阵子,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来。“爹娘他们过来要住哪里?之前他们来都是住在西厢,如今那边住着芸表妹母女......”
“后罩房不还空着几间,收拾一下应该能住得下。”宋霖想了想,建议道。
“后罩房是娘的住处,怕是不太好吧?”叶欢有些犹豫。
宋孟氏过世还不满三年,福安堂一直保持着原样,当初小孟氏登门都没让她住进去,她娘家人进京自然也不好安排在那里。
叶欢犹豫不定,宋霖却没那么多的忌讳。“无妨。岳父岳母也是长辈,生前与娘相处得也不错,住在福安堂正合适。”
宋霖知道叶欢想说些什么,突然伸出手压在了她的唇上。“就这么决定了。若有人心里不舒服,便让她来找我!”
宋霖是一家之主,他做了决定的事情,叶欢不好再反驳,只得顺利他的意思。不过,她退而求其次,将福安堂的正堂空了出来,而是将一旁的暖阁和偏屋收拾出来。到时候,就算小孟氏跑来兴师问罪,她也有话说不是?
这样一琢磨,叶欢便彻底安了心。
叶江一家子是八月初到的京城,那正是一年当中最炎热的时候。尽管坐在马车里晒不着,可蒸腾的热气还是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叶江和赵氏倒还好,尚且能够忍耐,两个哥儿还有怀着身孕的叶果可就有些遭罪了,一路上都不怎么舒服。好不容易熬到了京城,大家才松了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