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府,西跨院。
罗敬棠端坐在桌子后,面上看不出任何的息怒。在知道了大长公主的态度之后,他只是说了句知道了,就再没了下文。
在公主府,大长公主是府里绝对的权威,就算是已经贵为镇南侯的罗侯爷也不敢反驳她老人家半句。
“公子,难道就要这么放弃了?”贴身小厮满是担忧的看着自家主子。
罗敬棠拢了拢袖口,好半天才抬起眼眸,警告的睨了那小厮一眼。“多话!”
小厮吓得赶紧低下头。“是奴才多嘴了。”
“罢了。”罗敬棠叹了口气,缓缓地站起身来。捏成拳头的手抵着下唇,抑制不住的咳嗽了几声,低喃的声音几乎只有他自己能听见。“原本就奢望过,又何来的失望......”
元宵佳节那惊鸿一瞥,他的心就遗落在了那位姑娘的身上。事后,他多方打听,才得知那位姑娘的身份,随即也开始了漫长的煎熬。
他如今这样的身份,如何能配得上她!
想到那位倾国倾城的佳人,罗敬棠又是一阵伤感。
“公子,公主也太偏心了......若是换做二公子,怕是早就上镇北侯府提亲去了......”小厮跟随他多年,有着一起长大的情谊,纵然知道这话有些以下犯上,可还是忍不住替他抱屈。
罗敬棠苦笑了笑,叹道:“谁叫我身子不争气,太祖母那般回绝,也是应该的......”
对于大长公主这个太祖母,罗敬棠还是十分敬重的。这些年来,要不是她老人家照拂,他怕是早就不在人世了。
当年,唐氏嫁进府没多久,就跟随镇南侯去了南疆。因为是急行军,故而一路奔波劳累,在路上就病倒了,且在那个时候诊出有孕。事后虽有调理,可仍旧收效甚微,落下了病根儿。再加上早产的缘故,罗大公子这身子就更羸弱不堪了。
别家的孩子,一岁多就会走路,他到了三岁才能蹒跚走上几步。为此,还惹了不少人的笑话。满三岁那年,唐氏多方压力之下,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孝期不满一年,继室杨氏就被迎进了府里。杨氏也是好命,进门之后就连生两个儿子,且两个儿子都是聪明伶俐的,两相对比之下,罗敬棠这个长子就格外不够看了。
有了后娘自然就会有后爹,镇南侯渐渐地偏疼杨氏所出的两个儿子,下头的人自然也都跟着捧高踩低,没将这位大公子放在眼里。久而久之,罗敬棠在府里就没了立足之地。若非大长公主时不时地派人来照应一下,那杨氏怕是早就想法子将他给除掉了。
镇北侯府送来重礼,自然是不希望再提及那帕子的事情。大长公主这么做,卖了镇北侯府一个人情的同时,何尝不是在帮他?他那般冒冒失失的将帕子物归原主,侯府那边指不定怎么猜疑他的用心呢。当然,他的确是带着目的的,可却是真心爱慕宋家姑娘。可那番行为,到底还是欠妥了一些,镇北侯府的人心有不满也是人之常情。他如今羽翼未封,尚且还要仰人鼻息而活,真要娶了宋家大姑娘,那便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反而会害了她。
这么一想,罗敬棠不由得释然。
看来,他得好好儿筹谋一番了。
相比起清冷的西跨院,东厢那边儿就要热闹多了。
镇南侯世子夫人唐氏刚从大长公主那边儿请安回来,在得知大长公主收下了镇北侯府的谢礼之后并没有其他表示之后,一颗心总算是落回了肚子里。
若真要让那个病秧子娶了镇北侯的嫡长女,她这么多年来的谋划岂不是都要泡了汤?!
“好在大长公主是向着夫人您的。”唐氏的心腹妈妈笑着说道。
唐氏哼了一声,脸色仍旧有些难看。“你真的以为公主是向着我的?你可别忘了,这些年来,是谁一直在接济那个病秧子!”
“大长公主不过是看在昔日手帕交的情分,这才对唐氏所出的大公子照拂一二罢了。她老人家真正看重的,还是二公子和三公子。”
提起两个优秀的儿子,杨氏的脸色果然缓和了不少。“只是,那个病秧子实在是太碍眼了,得想个法子让他收敛收敛才是!”
“这怕是有些不妥。”那妈妈劝道。“大长公主无意再追究此事,便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公子若在这个当口出了事,夫人恐不好交代。”
“难道让我眼睁睁的看着他在我面前蹦跶,觉得我这个做母亲的好欺负么?!”杨氏从小生长在南方的一个世家大族里,又是家里唯一的姑娘,自然是千娇百宠的,哪里咽得下这口气。“今儿个敢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做出这样的事来,明儿个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那妈妈也是个心思重的,很快就帮着想出一个计策来。“再有几日,就是先夫人的忌日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大公子都会去庙里住上一段时日......”
杨氏得了她的提醒,立刻会过意来。“你是说......”
“夫人若是信得过奴婢,就让奴婢去办。”那妈妈拍着胸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杨氏自然是信得过这个陪房的,便将这差事交给了她。“做的干净一些,莫要叫人察觉了。”
“夫人放心,奴婢的儿子结交的人当中三六九等皆有,对付一个病秧子还是绰绰有余的。况且,近来山贼时有作乱,大公子上香途中出了事,也没人会怀疑到咱们的头上来。”
杨氏得了她的保证,脸上才有了一丝笑意。“如此,我便放心了。”
*
琼林宴结束后的第三天,侯府开门迎八方宾客。宋辞不但有状元这个头衔,还是三元及第,如此的荣耀,可是千百年难一遇。
“夫人,门口又来了好些人,说是大公子的同窗,这四十桌根本就不够啊!”小满急匆匆的从外头进来,小声的在叶欢耳边说道。
来者是客,更何况还是宋辞认识的,叶欢自然不可能将他们拦着不让进府。叶欢面儿平静的听完小满的话,略思索了一番,吩咐道:“那就再补十桌,我记得之前准备的有多的。不够的话,让人马上出府去采买。”
小满心里稍安,应了一声,安静了退了出去。
“侯夫人有大公子这样的儿子,真是好福气!”
“是啊。虎父无犬子,说的就是侯爷与大公子这样儿的英杰!”
前来道贺的女眷不时得说着奉承话,也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叶欢一律谦虚的笑着,再反过来夸赞对方的子女几句。如此礼尚往来,倒也十分的和谐。
不过,这些宾客当中,总有那么几个不识趣的,哪壶不开提哪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