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三章 文人一支笔(1 / 1)老胡好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殿。

陈实抬头看见门额,挂着“慈航普度”的牌匾。

走进殿内。

陈实分别给“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像拜了拜。

“喂,别老在那傻站着了,还不快过来拜拜!”陈实道。

“哦!”李勋点点头。

“走吧,去孟姜女殿看看。”陈实道。

“嗯!”李勋点点头。

“对了,陈实你是单纯来这里旅游来的,还是找素材来的。”于莎莎道:“我听说像你们作家,特别喜欢游玩,寻找灵感。”

“很可惜,我不是你说的那种作家。”陈实摆手道。

“关于下一本书,你想好写什么样的故事了吗?”

“四条眉。”陈实道。

“四条眉?”于莎莎好奇道:“四条眉是不是指有四条眉毛的人?”

陈实点点头。

“那我相信估计又是一篇不错的故事。”于莎莎道。

陈实点点头,那是当然了,《陆小凤传奇》可是涌现了不少经典人物。还有一个令众读者热血沸腾的情节。

孟姜女殿,殿不大,建筑用的是硬山式砖木结构。

陈实:“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李勋:“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门前的楹联,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联’。它是根据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和谐音的特点而作。”于莎莎转身看着远处苍翠的树木,“内容主要是描述这里的自然景象。”

“那读起来肯定很麻烦!”李勋自语道,“问一下,那该怎么读呢?”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hǎi shuǐ cháo,zhāo zhāo cháo,zhāo cháo zhāo luò);浮云涨,常常涨,常涨常消。(fú yún zhǎng,g zhǎng,g g xiāo。)”陈实解释道。

“陈实,没想到你懂得那么多!”李勋赞叹道。

“你这不废话吗!我是写书的,我还能不明白?”陈实道。

“没错!”于莎莎笑道:“这背后的传说故事你们知道吗?”

“什么故事?”李勋问道。

“笨啊!亏你读过书,你初中老师没跟讲过吗?”陈实无语道。

“没有啊!”李勋摇头道:“你知道什么故事吗?”

“那么久的事情,我当然忘了。”陈实看着于莎莎道:“于小姐,能不能麻烦给这个笨蛋说一下?”

李勋好奇看着于莎莎。

“当时是乾隆第三次东巡。

有一天,

他们君臣来到了置有孟姜女塑像的庙宇前殿门外,只见那门两旁有着这样一副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不铭贞。

乾隆帝见王尔烈对这联很注意,便说:“王爱卿,可有意为该庙再留一副楹联?”。

王尔烈道:“有前联在此,微臣有些不敢”。

“前联属前联,你吟属你吟,岂能相提并论!”和申听了,也赶来凑趣说:“适才,圣上有诗,要你和你未和。这会儿,有前人名联,又有圣上的御旨,怎好不吟上联”。

王尔烈听了和申的话后,心中有些烦。但是,又觉着得罪不得。然后一琢磨,何不乘此机会难为他一下。

于是,他笑了笑对和申说:“和大人,你说的也是理,不过,我有一点担心。”

和申说:“担心什么?”。

王尔烈说:“担心我能吟得出,你却解不出”

和申说:“尽管我才疏学浅,不及你们翰林公,但是一不至于一点不通,请你自管吟来。”。

王尔烈当即取出纸笔,写下一副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他写出后,交给和申,和申一看,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用说解释,就连断句都断不开,顿时,和申有些汗珠子冒了出来,正在这时,乾隆站在身边,和申便对乾隆说:“启奏圣上,王大人的这副奇联,看来非得万岁爷来解了。”。

哪想,乾隆看过后,也皱起眉头来说:“王爱卿,你这是搞的什么名堂,我怎么也看不懂呢?”。

王尔烈听了乾隆的话,这才认真地解释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利用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谐音特点而写成的对联。上联的“朝”字,即可读成当作早晨讲的“朝”,也可读成百官上朝朝见君王的“朝”;下联的“长”字,即可读成当作成长讲的“张”,也可读成长短的“长”。

王尔烈解释过后,便断句用谐音替代,读道:“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乾隆听了,心想这副对联所写的内容,到像是宫殿里早朝时,百官朝见君王的样子,大有永庆升平之势,心中非常高兴。

和申本想就此联的晦涩,攻击一下王尔烈,但是,听了王尔烈的这番解释,觉得又无懈可击,便转贬为褒赞扬一场。

当然这只是传说故事。

其实,这副联是王尔烈站在孟姜女庙前,远眺大海中所谓的“孟姜女坟”岩石,看到那茫茫大海,想起那潮落的景况;看到那湛蓝高天,想到浮云变幻,常长常消的气势,既有生动的海天景物描写,又抒发了对孟姜女的怀念!”

“李勋,明白了吧?”陈实看着李勋道。

“明白了!”李勋点点头。

不过总感觉哪里不对。

“进殿看看吧。”陈实道。

殿内。

游客十几人。

“也不知道这雕像是谁雕的,形态神似太逼真了!”陈实赞叹道。

李勋赞同地点点头。

于莎莎道:“像这种传统的民间技艺,在当时大家只是混口饭的,所以自然留不下名字。现在随着传统的民间技艺逐渐消失,仅存的民间技艺大师就名声鹊起了。”。

“我知道!就跟原先的戏子,大家只是看来娱乐的,谁管那些戏子叫什么!现在呢,戏子走向荧屏,虽然也是娱乐。但是时代不同了,现在是精神消费时代,所以他们的名字自然就能得到人们的崇拜!”李勋道。

“你是做导演,这样说不太好吧?”陈实小声道。

“有什么不太好的,实话实说罢了!”李勋道。

“孟姜女身披青衫素服,面带愁容,可以想象当时她是多有思念她的丈夫。”

“这就是你刚才故事提到的两副对联了吧?”陈实看着柱前的对联。

“没错!‘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不铭贞。’相传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于莎莎解释道。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论古人怎么评价始皇残暴,但是我觉得我们是最没有资格评价始皇残暴的。”陈实道:“我们享受着始皇带来我们的好处,却一边又骂着始皇。”

陈实摇摇头,感觉有些好笑,继续道:“残暴不残暴,不都是靠史官一支笔吗?”。

李勋看看陈实赞同地点点头。

“你说的对!”李勋道。

“也不能这么说,你喜欢吃米饭,总不能强迫喜欢吃馒头喜欢上吃米饭吧?

有一句话说的好:“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始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于莎莎笑道。

“你说的也对!”李勋看着于莎莎赞同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