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来去匆匆。
接下来的日子,赵萧然刻意与苏以沫保持了一定距离,没有再那么主动,仅当做普通朋友相处。
而苏以沫也没有再说出那晚未完的话语,两人就此默契的维持着现状。
同时,赵萧然也暂时没有时间考虑别的,无论是课业学习,还是网上流量运营以及网站的制作,甚至于编程技术的学习,这些事情堆加起来,将赵萧然压榨精疲力竭。
关于个人网站,本来赵萧然是想做一个潭州本地论坛的形势,赚赚广告费,只是后来想着为什么不干脆做一个未来会大火的网站,就算做不起来,也可以卖掉网站也能收获第一桶金。
这个想法一出来就再也收不住。
开始考虑过做个类似唯品会或是聚美优品的电商网站,电商在未来一直是风投的追捧的风口,这类公司估值向来都是数以亿计的美元计数,只是这个项目对于当前的赵萧然来说难度显然太高了。
无论是初期的启动资金,还是后期的供应链、物流、流量、服务器开支等等,都能将赵萧然为难死。
也考虑过做类似知乎类的知识问答,或是知识付费类型的网站,只是这类网站在未来都存在着盈利难题,更别说当前普遍流行免费的互联网环境了,只能说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中这类网站暂时还没有生存空间。
考虑了许多,赵萧然最后选定了微博,毕竟这种网站初期投入不大。
作为模仿推特诞生而诞生的微博,在当前各大博客网站当道的时代,微博可以凭借微博客的概念而被用户轻易接受。
相对于博客来说,微博篇幅小,交互性更强,信息传递更及时,传播速度更快。
而博客的撰写其实对于个人文化素养要求更高,需要一定归纳总结才能发表一篇博客,这必然是牺牲了时效性的。
所以未来微博取代博客是必然的,毕竟微博使用的用户群体和受众要比博客大的多,使用频率也要更高,以至于都用刷微博来形容。
在这个当前各门户网站都在博客上竞争的热火朝天的时候,赵萧然低调发展微博必然是有着自己的市场的,等到巨头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想必自己的网站也已经有一定规模了,毕竟最早的旧浪微博似乎也是09年才上线。
就算受自己影响提前上线也不怕,只要有了流量与用户就不怕网站卖不出去。
当然,其实赵萧然不知道早在今年5月的时候,王星就已经模仿推特上线了贩否网,只是宣传不大,且定位不明确,用户质量倒是很高,但是太过小清新了,逐渐变成了小众的聚集地,到09年“被维护”的巅峰时也才百万用户。
而新浪微博一出来就定义成微博客,本土化更成功,加上自身媒体资源以及邀请明星入住,一下就将微博这个概念带火了起来,也成了最终的胜利者。
决定做微博之后,自然是抢注域名,可惜微博这个域名早在99年就被人注册了,最后只能注册了一个在带前缀的微博域名。
这种没有模板,完全自己设计制作的网站难度上明显要大多了。
不过对于赵萧然提出的这个模仿推特的网站,王景龙也觉得很有前途,反正他也大四了,处于要毕业找工作的阶段,如果能够自己创业,自然是更好。
征询了赵萧然的意见之后,王景龙找了几个同样有意向且有技术的同学一起合伙创业,将本来只是赵萧然一个简单玩票想法的项目,当做了一个正式的创业项目开始进行。
除了赵萧然和王景龙之外,还有叶宏凯、彭建、刘浩洋、林斌四人,都是王景龙的同学。
当然到了这一步,这个项目自然也就变成了王景龙来主导了,本来王景龙还很过意不去,不过赵萧然本来就不看好这个项目,只是想着捞一笔就行,自身也确实没有时间来折腾,有个熟人来操持自然更好。
作为长辈关系密切的世交,只要利益暂时还没有大到一定程度,赵萧然也不怕王景龙会坑自己。
最后,由他们五人凑了5万块钱作为启动资金,股份分配上,赵萧然作为创意提供者,以及发起人,占据20%,王景龙作为项目主导者,也占据20%,剩下四人每人15%。
其实其他几人对于一没资金,二没技术的赵萧然占据20%股份是不太服气的,毕竟只是提出一个想法,至于创意,几人也不太相信一个高中生能有什么好创意。
只是王景龙坚持,还有就是几人作为这个时代的大学生,没有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人还比较淳朴,没有学会那么多的尔虞我诈。
没有想过直接撇开赵萧然单干。
等到真正开始制作网站时,赵萧然提出的一些设想才开始令他们有些佩服,真正接受赵萧然作为一起创业的伙伴。
网站功能设计方面以模仿推特为主,做一些本土化区别。
像评论方式,就不同于推特的回复式评论,最终采用了赵萧然提出的,直接按照博客的评论方式,可以显示在对方微博下方评论区,同时进一步转发评论时,也可一键同时评论同步到对方评论区。
还有赵萧然提出的点赞功能,这个功能国内暂时还没有运用过,这是未来社交软件的必备功能了,对于社交产品的帮助也是毋庸置疑的。
这个功能可以激发用户的使用热情,加强用户互动,同时对于产品开发者来说,可以帮助筛选优质内容,节省成本。
基本上,赵萧然就是按照未来的旧浪微博来提建议的,连首页界面都是模仿的。
当然第一版比较简单,仅仅只是一个发表140字信息,可添加图片,能够互相关注、点赞等简单功能的产品,首页也仅仅只有热门微博查看。
更多功能与想法则都留待以后慢慢更新。
网站制作完成时已经是08年1月了,定名为番茄微博。
此时赵萧然的各大平台的账号通过维护运作,加起来已经有了数万关注度。
网站于08年1月20日晚上8点正式上线,由“微博小助手”这个账号发了第一条微博:“记录生活记录你,欢迎来到番茄微博”,配图是创业团队六人在朝阳下的背影,当然赵萧然的背影是P上去的。
然后赵萧然就通过各个qq账号,空间,博客,校内网等账号大肆宣传引流至天天微博上,宣传口号为“记录你的美好生活”。
王景龙他们五个人也开始发动身边同学朋友注册,同时各大论坛,以及高校BBS也是宣传重点,到处发帖吸引用户。
在八点一刻的时候,终于有了第一个用户注册账号成功,接下来,就开始陆陆续续有用户开始注册起来。
第一个用户发的微博也开始出现。
一个网名名为“爷来了”的用户发表“这是个什么网站?我是来看段子的,怎么什么都没有?”
这个一看就是看了赵萧然的宣传过来的,赵萧然各个宣传账户上写的是“来番茄微博,天天有段子”,然后挂上连接。
赵萧然马上用早就准备好的账号发表一条搞笑段子,同时关注了这个用户,并评论道:“点击关注我,以后就可以每天看到我发的段子了”,同时一键转发、点赞。
此时整个首页干干净净,因此这两条微博都挂在首页,每个点进来的人都可以看到。
其他一些注册完了的用户,看到挺简单的,慢慢也开始加入进来。
有的直接在下面评论、点赞,或是转发,有的也自己开始发表微博。
看到人多起来了,王景龙五人也加入引导用户的行列来。
各自发一些早就准备好的素材,有电影娱乐类分享的,有文学类的,有科普类的,每个人都负责一个类目发表。
然后关注用户,点赞评论转发一条龙。
就这样,使得用户将功能都能熟悉起来,也跟着加入互动行列中来。
甚至直接在评论区下面聊了起来。
晚上8点正是上网高峰期,宣传范围虽然不大,但是赵萧然那几万关注度,还有一些看见论坛宣传来尝鲜的,等到12点钟的时候,注册用户已经有了上千人,微博发表数量也有上千条。
热门微博也开始出现,当然这些热门微博只要有上百个点赞就可以上了。
这也激励了一些用户的创作兴趣。
从网站上线以来,用户的表现来看,这款产品目前表现还不错,对用户有一定吸引力。
接下来就看后期运作与宣传能不能将网站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