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现状(1 / 1)一碗辣子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到公司,也没有特意安排,就在办公区域内,王景龙给赵萧然做了个简短的介绍,表示欢迎。

让员工们认识一下存在于传说中,只闻其名,不见其面的最后一个创始人。

也让赵萧然对公司有个初步印象,招了多少人,办公状况怎么样。

其他的也没什么事情好说的,几十号人,赵萧然一时也不可能认全,又不参与具体管理,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尤其是公司马上又要融资了,对于初创公司,工资不高的苦逼程序猿们来说,提几句股权激励比什么都好使,绝对刺激的嗷嗷叫。

不过领导层都走了之后,员工们也开始叽叽喳喳的议论起赵萧然的年纪来。

要是现在有某乎的话,可以去提问一下,有个高中生老板是怎样一种体验,然后就可以装逼回答:泻药,unbeilievable!我们公司创始人就是......。

小会议室内,五个股东,加上宋敏以及一个技术负责人伍嘉平,七个人就是整个公司的管理团队了。

这几个人除了宋敏,赵萧然以前打交道都挺多的,赵萧然的很多想法都是通过他们来实现的。

所以也不需要过多寒暄,王景龙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就正式进入主题。

王景龙首先打开PPT,开始一项项讲解番茄微博从建立以来,各项数据的变化。

从今年1月20号,番茄微博上线第一天的1000初始注册用户开始,用户的留存,日活跃用户数,月活跃用户数,一些热门微博的点赞数,转发数,点击量,等等一些关键数据,都有列举。

从这些数据的变化曲线图来看,上升速度非常快。

短短七个月,番茄微博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了55万,用户留存率更是高的吓人。

而且时间越往后,各项数据增长的速度越快,“正向自增长”已经开始出现,说明番茄微博已经出现口碑效应。

当然这也是得益于市场上没有出现什么有力的竞争对手,目标用户完全被番茄微博所鲸吞。

了解完用户数据,后面则是由宋敏介绍公司财务状况。

首先是支出。

目前来说,服务器投入占据了开支的大头,因为自建服务器,陆续花费了几十万在服务器上。

其次则是员工开支,目前公司三十余人,每个月薪水发放也要十几万。

其他开支如公司办公室租金、办公电脑采购、水电费、耗材费用等等加起来又是几十万。

最后才是宣传推广费,因为没有大规模打过广告,这部分开支是比较小的,主要都花在了“创作者收益计划”上。

这项计划实行不久,且对于创作者们来说也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花费倒也不多,目前大概也就发放出去十来万。

而在收入方面,目前公司盈利模式非常单一,全部都来自广告。

但是用户数量毕竟有限,目前每个月竟然只有几万块钱进账。

因此,几个月下来,首轮融到的200万,到现在为止,公司账上就只剩下20余万了。

所以融资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待宋敏说完,赵萧然对于这家只是远程参与的互联网公司,总算是有了一个立体的印象。

虽然200万短短几个月就花得差不多了,但是对于见识过未来互联网公司,是怎样疯狂烧钱的赵萧然来说,只能说这个年代的风投太不给力。

要不然赵萧然就不会计划着将公司出手了,直接大肆烧钱快速将市场占领下来,到时候就算旧浪手上资源再丰富,也只能跟在后面吃灰。

而以现在风投公司的投资力度,当下互联网烧钱大户,流媒体视频领域的老大吐豆网,今年4月进行第四轮融资了,也才融了5800万美元。

最后更是烧不下去,和尤酷合并了。

所以赵萧然实在不敢对风投们的投资力度抱有信心,而风投投资的资金不够,自然也就不能抵消旧浪丰厚的资源与品牌优势。

现而今也就只敢小打小闹,采取些另辟蹊径的方式来扩张。

当然现在互联网公司融资金额小,也与当下互联网体量还不够大有关。

再加上从去年开始爆发的次贷危机已经向全球扩散,全球经济危机开始爆发,导致金融业都在收紧银根,融资自然也就变得困难许多。

所以现在也可以说是资本市场的寒冬了,赵萧然也就更不敢大肆烧钱了,就怕烧的越快,死的也越快。

不过,对于本次融资,赵萧然还是有信心的,尤其是在这些数据面前,相信只要那些风投公司不是瞎子,就不会看不出番茄微博的爆发趋势。

只是估值可能不会很高,融到的钱也不会很多,也就是公司资金已经见底,要不然再撑几个月,等中美两国的7000亿和4万亿计划出来,融资难度又会低很多。

介绍完之后,几人都面带笑容的看向赵萧然,显然他们对公司取得的成就是满意的。

说实话,赵萧然也挺满意的,不过也不能让他们就这么自满,作为团队的真正掌舵者,还是要适当的给他们泼泼冷水,不要丢失了危机感。

这是跟着以前一起创业老大学的,顺风顺水的时候,团队老大就要负责泼冷水让大家清醒清醒。

遇到困境时,则要会画饼,激励大家继续奋斗,不要被丧失了斗志。

当下,赵萧然面带严肃的扫过几人,看得几人都收了笑容,才开口道:“大家认识这么久了,虽然以前没见过面,但应该也是了解我的,那我也就不藏着掖着,有什么话就直说了。

首先,我知道,目前我们的形势很好,我也很高兴,但是在我看来,现在我们还远远达不到高枕无忧的地步。”

“不说饭否这个对手一直紧紧跟在我们身后,就说叶宏凯创立的红豆微博已经上线一个月了吧,虽然不知道具体数据怎么样,但广告可是打得铺天盖地,几个门户网站都出现了他们的广告。”

“千度上竞价排名,搜索推特、微博客排第一的也都是红豆微博。”

“这些事情难道你们就没有注意过?”

说起饭否,其实几人并不当回事。

饭否比番茄微博要先上线几个月,但是却被轻易超过,直到现在还只有十来万用户,已经和番茄微博不再一个等级上了,威胁性不大。

但是说到新出现的红豆微博,大家脸色就都变了。

不说叶宏凯以前就是番茄微博的合伙人,对于微博这个概念,以及怎样发展运作,绝对是当初六个合伙人里,除赵萧然外理解的最透彻的。

单说这次来势汹汹,这么大规模的投入广告,就可以知道他是携带巨资入场的。

虽然依照他家的实力来看,是不太可能投入这么大来支持他的,但是人家父亲混迹商场这么多年,能够拉倒投资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而且从对方一上线就大规模打广告来看,赵萧然就清楚对方是个聪明人,知道得趁着番茄微博还没有做大,产生虹吸效应之前,打出自己名气,赶紧抢占用户。

毕竟互联网行业是赢家通吃,要是叶宏凯再想着稳健发展,那等番茄微博积累的优势更大时,他再来竞争的话,就需要比现在多投入好几倍才能产生现在的效果。

到时候他还能不能有那么多资金来竞争,就不好说了。

所以说叶宏凯虽然手段卑劣了一点,但是确实还是挺有能力的,也有足够的魄力。

看其他几人都不说话,宋敏先苦笑着开口说道:“萧然,红豆微博这个对手,这样打广告,我们怎么可能没注意到,只是我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毕竟资金见底了,当务之急还是尽快融资。”

伍嘉平作为互联网行业的老手,对于这样打广告的模式见得多了,也接口评价道:“对方也就是初期打响知名度才将广告打得这么猛,不过我估计也撑不了多久的,只是现在微博客这个概念被对方炒的火热,很多人提起微博客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红豆微博,这对我们很不利。”

王景龙也开口说道:“萧然,其实我们也研究过红豆微博的,虽然对方打了这么多广告,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毕竟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平台,对用户吸引力有限。”

“我们计划等融到资,也投放一批广告,宣传我们第一家微博网站的名头。”

“而我们经营这么久,不管是用户数量,还是优质的内容,都能更好的吸引用户,甚至还能将红豆的一部分用户抢过来。”

“红豆相当于帮我们做了一次免费推广。”

赵萧然听了也不由点点头,看样子大家还是挺清醒的,也有策略,这个问题也就过了。

着重商量起明天和风投见面的事情来,毕竟这是接下来成败的关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