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雨楼。
正值中午,一夜的奢靡喧嚣过后,此时只剩几个洒扫的小丫鬟在清扫,姑娘们陪了一夜,都歇了。
也有些姑娘还没睡,或练琴,或跳舞。
小茹才来不久,也被丽娘安排的和一群女孩子一起在跳舞,一场舞下来,女孩们早已是大汗淋漓,累瘫在地上。
“小茹姐姐,又想你的柳二哥哥了么?”
说话的姑娘比小茹还要小一两岁,一笑会有两颗虎牙露出来,特别可爱。
是啊,想柳二。
怎么会不想呢。
那个人,是她活下去,此生此世唯一的念想了。
他想读书,哪怕自己身在这暗无天日的红尘里,也定要许他一个前程无忧,哪怕他永远也不会知道。
她却是不知道他的柳二哥哥,读书不过也只是想许她一世风光。
她不在,柳二如何有心思读书。
镇上找不到,柳二就去县里找,这一生,总归是会找到的。
找人总是认识的人越多越好,柳二凭着这些年存下的一点积蓄,开始捉摸着做点小买卖。
他肯吃苦,不怕累。
四处倒卖,总算认识了一些人,手头也渐渐宽松,却始终不敢乱花一分钱。
就怕有一天找到小茹有用的到地方。
“柳老板,又回来啦?”
多年后,柳二在大钟镇的也小有名气,人人称他一声柳老板。
他的买卖四处都有,却每月总会回来,怕错过小茹给他的来信。
此时有认识的人打招呼,柳二微笑的点了点头,却没有再问有没看见小茹。
多年过去,记得小茹的人也不多了,仿佛这姑娘竟从来不曾存在过一般。
柳二推开许久不曾开的门,果然在门缝处看到一封书信。
书信已经微微蒙尘,想来寄过来已经有一段时日了。
信里还是一如既往的问他好,说自己什么都好,丈夫疼,孩子也听话让他无需挂念。
这些鬼话柳二一句都不信。
如真过的好,何以月月给他来信。
什么样的人家能让她如此花销。
为何不留地址,不敢让他去看看她。
何以,他从她信里读到的是浓的化不开的绝望哀伤?
随着信一起的,还有数额越来越大的银票。
柳二越来越不安。
直到有一日。
有一位做脂粉生意的友人提醒了他。
年轻姑娘,如果突然失踪,还有大比银钱寄回的,为何不去青楼找一找。
柳二虽不愿相信,却忍不住觉得友人说的很有道理。
只要找到她,便是她入了青楼又如何?
她也不是自愿的。
从那以后,柳二常常流连在大大小小的青楼画舫里。
斜雨楼。
淡色的纱,轻轻柔柔的飘着。
今日外面下着小雨,斜雨楼大堂的人却没有因为下着雨减少,反而格外的多。
“出来!”
“出来!”
斜雨楼大堂正中,有一个圆形的高台,此时,高台周围坐满了人。
齐声喊着出来。
也不知道要谁出来。
眼看着台下看客情绪越来越高,一位身姿妖娆的红衣女子才慢悠悠走来。
“哟,各位这是要把我斜雨楼拆了不成?”
看客们见这红衣女子出来,才情绪才落下来一点。
“哪敢啊,我们这不是给丽娘你捧场嘛!”
红衣女子轻摇团扇,翻身斜倚在栏杆上。
“哦,当真是为丽娘我,那我来了可不走了。”
竟真的是斜倚着不在动作。
“丽娘我什么甜言蜜语没听过,少了你们这几句,呸!”
这丽娘,话没好话,台下众人丝豪不生气。
“好丽娘,可快把茹儿姑娘请出来吧!”
一位白衣锦缎的公子急急的催着。
丽娘轻挑一笑,故意装做听不见。
“谁,要谁出来?”
台下喊声震天,齐齐喊着,“茹儿!”
“我们要见茹儿姑娘!”
丽娘这才悠悠然上楼去了,上楼之前,还说了句。
“你们大点声,茹儿姑娘听不见!”
台下不由更加热烈。
柳二恰恰好和朋友来封县看货。
经过斜雨楼,突然听见一声声的小茹,心里一震。
不由抬步走了进去。
中间的圆台上白的粉的轻纱飘飞,台上却空无一人。
柳二和朋友找了个地方坐下,心内不由有点儿紧张。
突然,台下众人热情高涨,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喊声。
“茹儿!”
“茹儿!”
他们喊的是茹儿!
柳二顺着他们的目光像台上看去。
只见满天的柔纱里一妙龄女子手挂白绫,竟是像凌空飞来一般。
那女子一头长发如瀑,身段柔软似柳,一身淡蓝纱裙如梦似幻,只让人一下以为见到了仙子。
不怪这么多人等她,确实是有这个资本。
柳二此刻却是心情复杂,她是小茹吗?
他希望是,又希望不是。
就在柳二心绪不定间,茹儿姑娘已经缓缓落下,下得凡尘来了。
是她!
柳二终于看清这茹儿姑娘的真面目了,哪怕她此刻蒙了面纱,他也一眼就能认出他。
茹儿却并为看见他。
台下已经安静下来,仿佛会怕惊扰了仙子一般,只痴痴的望着。
茹儿没说话,只屈膝福了福身,就开始跳舞。
柳二一时也看痴了。
那仿佛随时要羽化而去的女子真的是他的小茹吗?
他的小茹是会对他笑,会害羞,脸红,会给他煮绿豆汤的小茹。
此时这个一脸冷清,转身回眸间便引的男人如痴如狂的女子真的是小茹吗?
茹儿姑娘一舞方停,台下便又开始热闹起来。
台下争着抢着要与茹儿姑娘品诗论画,共度良宵。
丽娘笑的风情万种,对茹儿满意极了。
不枉我一番栽培,待得在过几年,这斜雨楼就有接班人了,只盼那时楼主能放自己自由归去吧。
丽娘如此想着,脸上便极快的闪过了一丝倦意,转瞬即逝。
“大家不要急,咱们还是老规矩。”
丽娘笑着。
“茹儿素有才名,想见的人多了去了!”
“若是谁钱多就让谁进,未免太俗气,失了格调!”
台下众人也都知道斜雨楼的规矩。
“丽娘,你就直说吧,今日是比诗还是比画,我们都行!”
丽娘轻轻扫了那公子一眼,“看来公子也是熟客了,说的却也没错。”
“这样,今儿咱们比字,谁要写的字入了茹儿姑娘的眼,茹儿姑娘今晚就归谁!”
众人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不用丽娘说什么,自然有人一一送了笔墨纸研上来。
“众位公子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