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光街。
林远带着长乐公主找到了山狗与李三两人。
此时山狗二人,正在一个盐铺询价。
“店家,你这粗盐怎么卖?”李三问道。
“什么粗盐?真是没见识,我这可是好的精盐!每斗十五钱!爱买不买!”店家扫视了李三一眼,粗布麻衣,肯定买不起多少。
而且还说自己的盐是粗盐,他自然没有什么好语气。
李三也没管店家的语气,就是有些纳闷,这种粗盐竟然一斗要十钱?
要知道最近国库开仓放粮后,哪怕是干旱影响了粮价涨,但是米也从一斗十几钱了,降到了一斗六钱。
真是盐比米贵!
还是粗盐!
“你买不买,不买就别挡着我做生意!”店家没好气的说道。
山狗和李三正要走,转身就看到了林远。
“少当家?”
林远呵呵一笑,从怀里排出十五个铜钱道:“给我一斗。”
店家这才笑了起来:“好,客官稍等。”
动作也是十分小心,毕竟他可是听到了李三的话,这人是个公子爷。
没一会儿,林远接过一斗盐,带着众人朝其他盐铺走去。
李三很好奇的问道:“少当家,他这盐粗制滥造,灰灰的,还要卖十文钱那么贵!咱们为何还要买?”
林远淡淡一笑:“价格其实不贵了,再说我们不了解别人的盐的质量,如何进行定价?”
李三若有所思的点头。
其实林远并没有说错,在前世的历史里,隋末唐初,一直到安史之乱之前,朝廷是一直都是没有食盐专卖制度,商人可以自由买卖食盐,只要交税就可以。
而盐商们则是互相商议,进行定价,统一质量价格进行售卖。
林远既然要插足这一块,自然要实现了解清楚,所以才亲自考察。
而古籍里《新唐书·食货志》有记载“天宝、至德间,盐每斗十钱”
说明未来的唐玄宗时期,盐价就是十钱一斗了,而现在李二刚位,盐价为15钱一斗,林远觉得就很不错了。
之后四人一边游玩长安,一边打探商情。
过了两天,前后花了半贯铜钱(一贯1000),林远有了详细的了解,一般粗盐,价格十五钱,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最好的据说为皇宫特供的“精盐”高达30钱一斗!
可是也没有山寨的制盐厂所产出的盐质量高。
林远心里也有了一个大概的盘算。
...
长安城背面景曜门。
一骑快马绝尘而来。
马背的斥候风尘仆仆,抱着怀里的竹筒大喊道:“边关急报!速开城门!”
说话间,还挥起了一幅令旗。
城门的守卫吓了一跳,打开大门,急忙询问:“要战乱了吗?”
斥候却是笑道:“是好事,具体我不能说。”
他说完,骑着马直奔皇宫。
太极宫内。
李世民看着益州的奏折,当地各少数民族,已经选出了自己的土司,辅官的培训也已经有了成效,可以派人过去了。
他吐了口气,喝了口茶。
益州之事愈发顺利,但是他的内心却不平静。
前天林远说的突厥一事,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
万一真的和林远说的一样,突厥已经开始备战,大唐越晚准备,那就越吃亏。
“也不知道这派出去的探子,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李世民苦恼道。
一旁的房玄龄连忙说道:“陛下稍安勿躁,臣以为林远虽句句有理,但是空口无凭,难以让人......”
还没等房玄龄说完,门外就传了一阵脚步声,还有人的大喊声。
“陛下,边关急报!”
李世民“砰”的一声,将手中的茶杯丢在桌。
急匆匆的来到了宫门前,看到风尘仆仆的斥候,脸却是一副喜悦之情。
李世民疑惑,怎么那么开心?
“陛下!”斥候这时双手抬起怀中的竹筒。
李世民压下好奇,拿起竹筒,打开里面的奏折,定眼一看。
“嘶!”
只是一眼,李世民的瞳孔就缩成了一个点,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甚至连手中的奏折都有些拿不住了。
杜如晦见状,心中一紧,有些担忧的问道:“陛下,不会是...”
没等他说完,李世民就把奏折递给了他。
杜如晦结果一读,也是傻眼了。
“北方突发大雪,雪花纷飞连绵一月之久,突厥深受其害!无数牛羊死伤!无数部民流连失所!突厥内部急于处理后事,暂无发现军队集结的情况。”
杜如晦收起奏折道:“陛下,林远此子真是了事如神啊?”
李世民也是激动的点头,用手抚平颤抖的胡子道:“不过他也有算错的一天,突厥现在肯定是疲于治理天灾,那么多尸体若不处理,肯定要发瘟疫,那还有时间功我大唐?”
杜如晦连忙附和道:“陛下圣明!”
李世民龙颜大悦,笑道:“克明,你随我换身便服,我要去找林远说道说道。”
“是!”
李世民心里爽啊!
终于可以找回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