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两个人的中秋(一)(1 / 1)D调慎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忙人,还在加班啊!该吃午饭啦!”丁健正在聚精会神敲击键盘写材料,突然被说话声音吓了一大跳,他抬头一看,是苏妤玲。

丁健正聚精会神在写材料,苏妤玲是什么时候走进丁健的办公室?他一点都没察觉到。他转过头对着苏妤玲笑了笑。

“我还有一份材料还没写完成。你饿了吧?先过去吃饭吧!”丁健边敲打着键盘边说。

“我还不饿,等你一起过去吃。食堂里都是藏族的干部,你没在我不习惯。等你忙完了我和你说一件事。”苏妤玲说着自个坐在椅子上。

“这个仿制的明成化斗彩杯模仿的很像,简直可以以假乱真啊!”苏妤玲拿起桌上的一个烧制精致的瓷质杯说道。

“你怎么说这是仿制品呢?不认为是真品吗?”丁健笑着说道。

“嘻嘻,别吓我啊哦!现在仅存的有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明成化斗彩三秋杯、明成化斗彩婴戏图杯都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只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现收藏在首都博物馆;每个杯子都是价值连城。”苏妤玲笑嘻嘻说道。

“哎呀!遇到行家了,想炫酷一下都不行啊哈哈!”丁健哈哈大笑说。

“这个杯子应该不是你自己买的,是别人送你的。”苏妤玲又嘻嘻地笑着说道。

“哈哈,被你猜对了,当时要来援藏的时候一个同事送了一套。这是其中的一只。”丁健笑着说道。

苏妤玲到拉萨一个多月,在这个陌生的高原,她每天呼吸着比以前稀薄的空气,每天遇到的是与她不同民族的人;

初到西藏的她在迷茫的时候,遇到了老乡丁健,她的精神得到依靠与慰籍;她把丁健当成了无话不谈的亲人,当成了知己。还带着学生气的她在丁健面前已经豪不再拘束了,偶尔还会象对着大哥一样撒撒娇。

一个多月以来,丁健的办公室、宿舍都留有她的影子,她们谈诗论经,谈文学,谈教育,谈藏民的民风礼俗,谈风景,谈野生动物,谈妥巴乡的未来发展……

她们成为了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的至交好友,也可以说是红颜知己,他们有时甚至聊到凌晨两三点;

苏妤玲偶尔也做些饭菜让丁健重新回味南方的生活,只是在西藏,要煮一些南方菜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就找菜源不好找,一个多月来倒她也觉得其乐无穷……

“走吧!我们吃饭去。”丁健站起来说道。

“你材料做好了?如果还没做好就先做完成吧!我就先等着。”苏妤玲说道。

“已经做好了,看你肚子也饿着。”丁健说道。

丁健说完关好了电脑,并关掉了插头开关……

“刚才我到宿舍找你,你门锁着,我以为今天是星期六,你还在睡懒觉。门差点都被我敲破了。”苏妤玲嘟着嘴说道:“后来我想,你可能在办公室,我就过来了,没想到你真的在办公室,你看,我聪明吧?”

“哈哈……聪明!”丁健看着这天真的小女孩哈哈大笑。

“哦!你还笑呢。如果在办公室再找不到,我就要发寻人启事了。”苏妤玲翘着嘴巴说。

“你不会打手机么?”丁健笑着说。

“你经常没接我电话。”苏妤玲白了丁健一眼说。

“有时是在开会,有时在忙,我不是有回过去吗?”丁健笑笑说。

“你在加班什么材料啊?这么急,今天可是礼拜六呢。”苏妤玲问。

“是一份可行性报告。”丁健回答道。

“什么可行性报告?不懂。”苏妤玲眨了眨大眼睛问。

“就是一份关于修建妥巴乡到拉萨市的道路的可行性报告。下礼拜要用,所以把它加班完成。”

“你不是在负责教育这块吗?怎么做起道路交通的材料?”苏妤玲问道。

“道路这个项目我提出来,因为之前我在老家也负责项目这一块的工作,所以这个项目也是我在负责,能为妥巴乡多做些事也是我的愿望。”丁健说道。

“哦!妥巴乡到拉萨市的路都要由我们负责吗?”苏妤玲问。

“哦!不,我们只负责我们属区的二十来公里,我们起个带头。如果项目获得批准,资金缺口方面还得多方筹备呢!”丁健说。

“嗯!西藏的路就是太难走了。特别是这条路一边靠山一边濒临深渊,特危险。”苏妤玲回忆起刚到拉萨第一天的事,不禁心还有余悸。

“提高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是其中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发展必须修好道路,不是有流传着一句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丁健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交通运输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枢纽,便利的交通运输能使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交通发达起来了,物流便畅通,节省了成本,有利于本地产品流通出去,外界产品流进来,形成商品流通渠道,促进了商品流通,拉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丁健笑着说道。

“哦!修路的意义还是非常大的。”苏妤玲看了看丁健说道。

星期六的食堂,吃饭的人比较少,丁健和苏妤玲装好了饭一起坐在餐桌旁……

“你刚才说要告诉我一件事,是什么事啊?”丁健问。

“今天是什么日子?”苏妤玲眨着大眼睛问。

“什么日子?”丁健莫名其妙地问。

“傻瓜!今天是中秋节啊!”苏妤玲说完自己怔了一怔。

她怎么会突然说丁健是傻瓜呢?也许相处一段时间后她已把丁健当成了亲人,所以变得无拘无束。

丁健也怔了一怔,他看到苏妤玲的囧态,随之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我真的是个傻瓜,连这个传统的节日我都忘记了。”丁健哈哈大笑说。

“我叫你傻瓜你不生气?”苏妤玲弱弱地问,她突然觉得自己唐突了,怕丁健生气。

“这傻瓜叫得好啊!你叫我一千遍我也不能生气的,竟然把我们的传统节日都忘记了,你说该不该骂!?”丁健又笑了起来。

“我怎么觉得这里没有中秋节的气氛啊?”苏妤玲问。

“中秋是汉族人的节日,藏族是用藏历计日,在藏历中是没有中秋节这个节日的,所以藏族不过中秋,也就没有节日的气氛啦。”丁健说。

“藏族没过中秋节,那他们怎么过团圆日啊!”苏妤玲好奇地问。

“藏族他们有自己的团圆节日,就是藏历的十二月二十九日,这天是驱鬼节,家家户户驱鬼销灾,团聚在一起迎接新年。在藏族人们的心目中,月圆之日就是吉祥的日子,很多节日都在月圆之日举行。”丁健看着好奇的苏妤玲说。

“那在我们妥巴乡应该买不到月饼了。出门在外,总会想起家人。”苏妤玲有点伤感地说道。

“在妥巴乡应该买不到。”丁健回答道。

“我们可以去拉萨市区买,市区也许可以买得到。”苏妤玲突然异想天开地说。

“很想吃月饼吗?”丁健问。

“嗯嗯!出门了总有些思乡之愁,也并不是为了吃月饼,更多的是思念亲人思念家乡吧。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苏妤玲望了望天空带着伤感的口气说。

丁健看着苏妤玲起了思乡之情,她的眼眶也湿润了;他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看你,现在是白天中午,那是太阳不是月,你望天空干什么?嗯!吃完饭我带你到拉萨八廓街买月饼去。”其实丁健是看着苏妤玲愁绪欲滴泪的表情,想引开话题逗她开心。

“呃嘿!你也会叫错名字啦?是八角街不是八廓街。”苏妤玲开心地笑了起来:“说话要算话哦!吃完饭马上就走。”

“八廓街才是八角街的正确称呼,八角街是拉萨的商业中心。”丁健认真地说道。

“我怎么只听说过八角街。没听到有人提到八廓街呢?。”苏妤玲又好奇地问。

“八廓是藏语八古的音译,八古即寺庙周围的意思;在拉萨四川人的比例占了很大,四川话的‘廓’与‘角’的发音相近,就把’八廓街’误读成‘八角街’了,再有一个原因是大家认为环形街道有八个角所以就习惯性地叫‘八角街’了。因此到拉萨的人没有不知道八角街,而知道‘八廓街’的人反而变少了。”丁健笑了笑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你好坏啊,故意诱导我。”苏妤玲嗔怪着说。

苏妤玲的表情让人又爱又怜,丁健看着她心不禁砰然一动……

“我可没那么做,只是你对八角街还不那么了解而已。也没错,我故意说八廓街就是诱导你进一步了解一下八角街。你不是说要了解这里的环境和文化吗?我就让你了解一下这个古迹的历史。”丁健笑着说。

他觉得跟苏妤玲在一起很放松,很开心,偶尔还可以逗逗她开心。

“你真是我心中的度娘,以后我不懂得就用语音输入,从你这查资料。”苏妤玲笑嘻嘻地说。

“度娘?把我女人化啦。叫我度哥吧!哈哈!”丁健笑着说道。

“那我们就可以到布达拉宫游玩啦?”苏妤玲问。

“游布达拉宫在时间上可以来不及了,游布达拉宫要早上早点走。游览了布达拉宫后还可以游览药王山和西藏黄教三大寺庙等!”丁健回答道。

“八角街原来是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随大昭寺宗教地位的加深发展而形成了集宗教街、观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业街和购物街于一身的街区。八廓街的出口入口是大昭寺的广场,整条街是呈圆形,没头没尾,循环无止无休。等下到八廓街了你就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了。”丁健微笑着说。

“来,击一下掌。”苏妤玲笑着说。

苏妤玲说着举起了右手,她已习惯和丁健形成了击掌默契了。

丁健也伸出右手和苏妤玲的右掌对击了一下,击完掌,他们不禁相视一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