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其实对于相马之术也不差,他一边听着尉迟恭的介绍,一边连连点头。
“嗯,只是有些瘦弱,看样子肠胃还需要调理,宫中有的是高水平兽医,这都不是事。”
李世民说完之后转头对李杜道:“多谢爱卿献上千里马!”
“这是微臣应该做的!”
没办法,你要就拿去吧,今后自己再想办法,反正认识了乌摩勒,得到千里马的机会总比以往多得多。
旁边尉迟恭问道:“李郎,看不出你也懂得相马,此马你买来多少钱?”
“也就三百贯多而已,感觉此马应该也值此价!”李杜随口回答道。
李世民一听,忙说道:“嗯,三百多贯绝对超值,人家说良马值千金,朕看差不多。
爱卿购千里马献给朕,足见爱卿对朕忠心,朕有赏!房相公,让左藏出钱三百贯、绢帛三百匹,赏李爱卿献马之功!
对了,李爱卿只有每月五贯杂钱,也太低了些,每月再加五贯食钱,再如六品散官给赐会!”
左藏,是在太极殿旁边的一个仓库,里面存放钱、宝物、绢帛,专门用于对官吏的奖赏。当时给官吏的奖赏,都是当场给现物。
赐会,就是节假日皇帝给官吏的赏赐,六品以下官虽然不多,不过一年算下来还是有十几贯。
这对于当时俸禄很低的八九品官员,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因为正常情况下官员的母和妻都有一份,这就得乘以三。
“多谢陛下!”李杜赶紧谢过。
还算不错,这匹马给皇帝之后自己还赚了一百贯,另外每月收入也加了一倍。
现在自己的收入一年算下来有一百多贯,比一个正九品职官的总收入要略高一些。
李世民看着千里马,非常高兴,突然道:“快将马鞍拿来,朕要骑骑这匹千里马!”
旁边的人一听,赶紧去取马鞍。
李杜急忙劝说道:“陛下,此马十分刚烈,要先驯服,否则可能会损伤龙体,请陛下万勿轻易尝试!”
他知道自己可以骑,但是未必李世民就能骑。
啊?李世民一听吓了一跳!
“爱卿可曾骑过?”他问道。
“臣的确骑过,当时很费了一番功夫,差点摔下来呢,此马好像认人,臣的岳父也不敢尝试!”
“既然如此,尉迟将军,你去试一试!”李世民拿眼睛望着尉迟恭。
“是!”尉迟恭双手一抱拳。
然后他走到那马的身旁,一手抓住马的缰绳,随后一个纵步跳上了马背,众人一看,都惊叹他的武艺。
李杜心想,就尉迟恭这一身武艺,自己现在是万万赶不上的,下来还得多锻炼。
尉迟恭骑上去之后,那马依然不情愿,如同前几天一样颠簸不停,看得众人胆战心惊。
差不多过了少半刻,那匹马终于安静下来。
“果然是匹烈马!看来,朕要花一番功夫了!”
自己身为九五之尊,当然不可能像尉迟恭和李杜这般冒险。
“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办法帮助朕驯服这一匹烈马?”他转转头又问周围众人。
众人一看,都知道这匹马认人,必须要让他心服口服才能让你骑,这可有些难办。
想了半天,众人都面面相觑,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就在众人苦想办法之时,忽然听得一位女子的声音:“陛下,妾有一法,可驯服这匹烈马!”
众人转头一看,是武才人。
你有什么办法?
大家心中都既纳闷又怀疑,毕竟这里有尉迟恭这样的高手,人家一时间也想出什么好办法。
“哦?你说来听听?”李世民很感兴趣。
“陛下,欲制服此马,只需要三件东西即可:铁鞭、铁楇、匕首。如他不让骑,则可先用铁鞭击之。
在铁鞭的抽打之下,他必定会服软;如果他确实不服软,再以铁楇敲打他的头,他应该会服软。
如果这两种方法确实不行,那就用最后一种办法,直接用匕首断其喉,将他杀了吃肉。”武才人说出了她的驯马之术。
众人一听,都惊讶得目瞪口呆!
世间哪有这样的驯马方法?这也不是训老虎、训豹子!
李世民听罢,想了一会儿点点头:“嗯,这方法倒也不错,不过就怕伤了他,这就太可惜了!”
说完之后他心想,看不出她如此强势,从前自己倒是有些看走眼了。
这时李杜说道:“陛下,武才人的方法虽然可用,然而太过极端,似乎不宜采用。
臣以为,马通人性,只要陛下每日精心呵护喂养,再加上微臣的帮忙,要驾驭这匹烈马并不困难!”
李世民一听,满脸笑容道:“嗯,爱卿的方法更为可行,今后,朕与爱卿每日来饲养它,也许数月之后就可以骑了!”
“微臣遵旨!”李杜点点头。
旁边,武才人一听李世民并不愿意采纳她的方法,心中很有些郁闷,只拿眼睛盯着李杜。
随后,李世民就在李杜帮助之下,牵着马草地上就食,开始和这匹狮子骢搞好关系。
李杜突然想起刚才说的印书一事:“陛下,臣刚才看到武才人在辛苦的抄写佛经,突然间想起一件事,臣的养父根据印章的原理,曾经雕刻过木板试印书。
用雕版印书,或者是用活字印书,比现在的手工抄写要便捷十倍,臣建议在弘文馆或秘书省试行!”
“哦?你是说先雕成一整版的字印,然后来印书?”李世民听得眼睛一亮。
“嗯,用此方法印几部书当然不方便,成本也很高,不过若是印上几百部几千部,那可便捷多了。
比如说佛经、道经,还有其他的经史子集,每一次都可以印上几百部几千部,方便天下人学习收藏。
同时,这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蔡邕熹平石经那样的‘典范’作用,最大程度防止人为抄写所带来的错漏!”
“嗯,有道理,朕也认为完全值得一试!”
李世民也立刻觉察到印刷术的妙处,随后他转头对房玄龄说道:
“房相公,朕看,李元白再兼任典书使,就在弘文馆办理此事,让弘文馆掌院学士许敬宗配合,直学士上官仪跟随处理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