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菊芋酱(1 / 1)古文耕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弘毅听见黎逢春三个字,心里有一股无名业火升腾,十年了,这个名字他一刻也不敢忘记。

只见前排的座位上站起来一人,身材高大,穿一件蓝色衬衫,黑色西裤,由于背对着自己,也瞧不清模样。

黎逢春开口道;“蒙周老书记抬爱,晚辈一个乡下务农之人,哪里能有什么高见,不值一提,不值一提而已。”

看着这欲情故纵的说话技巧,赵弘毅知道,这黎逢春,并不好对付。

村支书谢刚见到周恒老支书说了“逢春”两字,已是恍然大悟。

周恒老支书是不偏不倚,不站任何立场,以事论事。今日和黎逢春走到一起,必然有所图谋,怪不得一开口就撕破脸皮,捡最要命的话说。

副县长王余却是知道黎逢春这些小伎俩,也不点破,说道;“逢春也是村里大有见解的人,有看法,可以直说!”

黎逢春一愣,不知道副县长王余如何会知道自己名字,随即一喜,说道;“感谢王县长雅爱!那我便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依我看来,村里的这三个方案,不是不可以,但都存在着一个大问题。”

“说说看!”副县长王余说道。

黎逢春早有准备,说道;“无论是自来水,矿泉水,还是木类,竹类工艺用品以及中药材,收益都不稳定!”

赵得全看见自己侄子提出的三条方案在党员会议时被黎逢春否定,本就不悦,这时见他说了这句,问道;“你怎么知道收益不稳定?”

黎逢春淡淡一笑,说道;“就说这水,做出来卖给谁,怎么卖?利润是多少?没有一个具体数据,也没有人可以保证一定赚钱,工艺品也是一样。我们野生药材是多,可是到底能收多少,还得与收购商确定好,一句说,梦想是好的,但实现并不一定顺利。”

“是呀,这确实有点冒险,若是辛苦弄出来的东西没有人要,岂不是白忙活一场?”一位较年轻的党员说道。

张和田用手轻轻碰了碰赵弘毅,附耳低声说道;“这帮着说话得是黎逢春的表兄弟,骆英才!”

赵弘毅佯作不解,问道;“你的意思是?”

张和田眼睛四处扫了扫,见没人关注自己!

赵弘毅点了点头,已经弄得一清二楚。

已是谢天谢地了。

“我看你这话说得也有问题,任何事情,不去尝试,不去做,你怎么就知道没有收益,就白忙一场?”赵得全反驳道。

“得全这话说得对,如果都这样畏畏缩缩,咱们村什么时候可以脱贫致富?”说话的是赵建军。

黎逢春心中冷冷一笑,面上却是不温不燥,说道;“我并没有说积极进取不行,只是若有更好的方案,岂不是更好?”

“你的意思是说,你有好的方案?”赵得全一脸不屑的道。

黎逢春有多少本事,赵得全一清二楚。

黎逢春不慌不忙,从口袋中取出一个罐装的东西,颜色鲜艳,好似一种酱。

众人目光都聚集在这一瓶酱上,搞不清黎逢春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这是什么?”赵得全不解的问道。

“洋姜!”黎逢春脸上浮出一抹笑容,淡淡的道。

“你是说,做成洋姜酱卖?”骆英才佯作恍然大悟的道。

黎逢春满面春风,说道;“正是如此!”

赵得全看见黎逢春两人一唱一和,心中更是恼怒,讥讽道;“这一小瓶的东西,你就能保证,可以让我们村脱贫致富?”

“是呀,逢春,说别人方案不行,起码得拿个像样的东西出来!不然无法服众呀!”老党员谢良说道。

黎逢春在村里工作多年,自然知道村里众人瞎扯乱编的本事,完全和别人写网络小说一样,一天上万字,几年都写不完,当下直奔主题,说道;“别的不敢说,起码十万块钱得订单,我能保证没有问题。”

黎逢春此话一出,会议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窗外没有一丝风,会议室静得好像一根绣花针落下,都能够听得一清二楚。

村支书谢刚额头有冷汗冒出,心里似乎有千万只蚂蚁在慢慢爬动。

谢刚知道,黎逢春从来不是说大话冒失的人,他就是一条蛇,平时只躲在草丛里静静的等待着猎物,一旦出手,必然想一击必中。

也就是说,黎逢春可能真的找到了好的脱贫致富方法,帮贫困户带来十万块钱得收益,对自己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炸弹。

副县长王余看了看黎逢春手上的洋姜酱瓶,说道;“你是说我们提供原料,他们直接收购?”

黎逢春心中得意,当着副县长王余的面却是十分恭敬,说道;“这洋姜,学名菊芋,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十七世纪传入欧洲,后传入中国。他的块茎或茎叶入药具有利水除湿,清热凉血,益胃和中之功效,做成酱菜,味道爽嫩甘甜,不仅我们本地人有食用的习惯,市场上更是需求量极大。”

“是呀,这个产品我在超市还买过几瓶吃过,做法独特,比我们自己腌制的好吃不少。”骆英才不失时机的连忙附和道。

黎逢春见众人都在注视自己,心中更是高兴,说道;“这个是市里一家知名的食品公司研发出来的产品,我表弟负责采购,需要十万块的原材料,我得知此消息,想着我们村的精准扶贫问题,软磨硬泡了七天七夜,才让我表弟答应收购我们村的洋姜。”

“厉害呀,十万块钱的生意就这样被你搞定了,我们村脱贫致富有望,你可是功不可没!”骆英才厚着脸皮吹嘘道。

黎逢春假意谦虚,连连说道;“不敢,不敢,大家都是党员,都是为大山村着想,我只不过看见咱们大山村贫穷落后,略尽绵薄之力而已,咱们大山村山好水好,老百姓种植的洋姜口感质量也十分不错,可不能就此埋没了。”

“逢春虽然没有在村委会上班,可是时时为村里着想,这份心肠,确实让人佩服!”一名老党员出声道。

“是呀!逢春才四十二岁,不来村里上班确实可惜了!”另一名老党员也叹息道。

“逢春不仅提出了问题,还解决了问题,最主要的是,这洋姜挨家挨户都有种植,一声令下,就可以出货赚钱,确实有心了!”

看着这众口一词,完全一边倒的情况,村支书谢刚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好似开了一个染色坊,色彩缤纷,好看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