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英、俄、法等国派遣外交团队前往beijing谈关于处理汉口租界区恶性事件处理问题,以及大清国赔偿的问题。
至于让找楚骁赔偿,他们知道楚骁不仅不会理他,甚至再一场杀戮都有可能。
另一方面,各国暗中派遣各大报纸记住去长安城采访、了解楚骁。
是的,自从汉口事件震惊世界各国之后,他们才想起来真正的去了解楚骁,去了解他所统治的长安城。
就算是大清国,同样暗中派遣报社的人过去。
很快,各国派遣民间人员前往长安城,不仅有报社记者,而且还有神职人员。
是的没看错,就是神职人员,甚至来至罗马的光明教廷主教。
当洋人们来到长安城的时候,正好是年关,也就是华夏的春节。
在走进长安城的时候,记者们都愣住了,他们有些不敢相信他们眼前看到的情景。
不少记者曾经也走访过大清国各地,甚至拍摄过不少大清国民间百姓的照片。
他们看到的大清国,破败、脏乱、麻木,每个人盯着一条猪尾巴。
眼前的情景呢?
首先整个长安城的环境,完全是大清国京城比不了的。
就算伦敦、巴黎这些大都市,都比不这里干净整洁、次序井然。
这里的百姓脸,没有看到大清国其他百姓那种麻木、空洞,甚至每个人脸都挂着光彩的笑容。
是的,在大清国普通平民百姓脸,真的很难看到光彩,可是这里每个人似乎都活的很充实、很满足。
且百姓们都剪着一头干爽利落短发,而不再是顶着清国人那样的猪尾巴,似乎整个人都精神了很多。
其次,长安城各行各业的繁盛,工人们不断忙碌,就像是停不下来一样。
或者,有正处于春节的原因,但它的变化,不得不让人震惊。
到来的各国报社记者,不由纷纷拍照,将眼前的情景记录下来。
不仅是为了了解长安,而且也为各国评估留下资料。
身处长安城,记者们还感受到了自由活跃的气息,不仅百姓自有出路没有限制,他们这些记者也同样没有受到限制。
“从这就可以看出,这位华夏王爵楚骁的底气。”一位报社资深记者不由说道。
其他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记者在不管游览长安城,那些神职人员呢?
虽然他们沿路过来,也看过秦俑,被其深深的震撼,但是在长安后,他们真正看清并接触到秦俑。
在长安城,街道时常都有秦俑巡逻,在城门处、城墙更是有秦俑站岗。
只要你不去扰乱次序,那么就算你用手去触摸那些秦俑,他都不会理你,只是尽职尽责的如雕像一般驻守在哪里。
那位光明主教在亲手触摸秦俑之后,整个人都已经深深被这些秦俑吸引住了。
他认为自己看到了神迹。
是的,人间的神迹。
为什么他没有将秦俑当成异端?为什么不害怕他们身杀戮的气息?
因为,在他看来只有神才能够创造出这些秦俑,就算魔鬼都不行。
魔鬼有帝的照耀,根本不能安然的行走在人间,可是这些秦俑可以,而且他们已经融入到了人世间,跟长安城的百姓共同生活在一起。
至于秦俑身的杀伐之气,以及他们在汉江事件的杀戮,这都不是问题,试想一下当初光明教廷征战的时候,杀戮难道还少吗?
所以,来到长安的神职人员,完全被秦俑给吸引了,甚至将其当成了东方的神迹,神的证明。
现在光明教廷已经没落,如果将东方秦俑的神迹传播全世界,绝对可以向教徒证明,这个世界是有帝的。
......
关于各国记者的到来,楚骁没有理会,也没有阻止,更不会驱赶。
正如那位记者说的,因为楚骁有底气。
数天时间,到来的记者越来越多,不断的报道长安城,将照片发到报纸,让全世界看到。
他们证明了秦俑违背自然科学存在,证明他们是石头,却像人一样活着。
记者们看过广场高台放着的传国玉玺,了解它在华夏的意义后,更是惊为天人。
首先震撼于华夏千年前精美的工艺。
其次,代表华夏正统神器,此时在楚骁手中,那么是不是说,他才是正统?
他们不知道的是,为什么楚骁会将传国玉玺放在高台,而不是像当初昭告天下那样,继续使用这件玉玺,作为忽悠天下的印信?
因为楚骁要告诉世人,一件玉玺代表不了什么。
只有真正的实力,国家的强盛,才能得到整个世界的承认,最后站世界之巅。
......
很快,关于楚骁,关于长安城,关于秦俑的报道在各国发布,立刻就一起了整个世界的震动。
甚至引起了不少国家的追捧。
一时间,楚骁的名字被全世界所知。
“他是否真的能够改变整个华夏?”
“这是一个神奇的华夏人,他掌控百万如神迹一般的东方秦俑战士,似乎大清国无法在阻止他的脚步。”
“东方的王爵楚骁,他或许真的能够改变华夏的格局,甚至影响到世界格局,他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东方人。”
华夏自己的报纸,也刊登了不少关于楚骁的新闻。
“我大清国的孱弱,被列强叩开国门,丢失了数千年的尊严,然汉口事件,似乎让华夏国民看到了血性,我汉人该有的血性。”
“华夏泱泱大国,希望有更多像是楚骁一样的志士,去改变华夏,让华夏在场强盛起来。”
“在此呼吁,整个华夏的有识之士,为华夏变革而努力,为华夏革新而奋斗。”
或许还是有点顾虑,最后那家报纸大了一个个标题:他才是华夏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