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与清魂一路游玩,不觉间天色渐晚。
于是,二人乘着小舟按原路返回。
行至对岸,二人还未下船,便见来时的那片林子里惊起一群飞鸟,空中充斥着一阵惊慌的啼叫。
“清子,我们来时这里的鸟儿还是啼声婉转,怎么突然都受了惊,莫非有什么情况?”狄仁杰敏锐的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而且隐隐约约透着杀气!”清子道。
“我们去看看!”
二人便向那一群鸟惊起之地走去。
林中层层叠叠的叶子也掩盖不住一股血腥味,但是并不浓重,随着目标的接近越发清晰起来。
只见地上躺着一个浑身是血的年少男子,二人上前查看情况,见那男子只是重伤,并没有丧命。
地上的血迹绵延了很长一段距离,这里四下无人,伤人者已落荒而逃,狄仁杰便问清魂,“清子,他怎么样了?”
清魂才为他把过脉,答道,“他的腹部和手臂都被刀划伤,失血过多,现在已经昏迷。”
“我们先把他弄到杏林馆去,我给他医治。”清魂道。
“好。”狄仁杰道。
杏林馆。
水长庚正带着几名仆役在正堂看病,因这男子浑身是血,怕吓着前面的病人,二人只好搀着那人从后门偷偷进去。
狄仁杰将那名男子平放在塌上,解开他的衣服。
清魂拿着药箱走了进来,首先为他施针封住血脉,以免失血太多危及性命。
他身上都是皮外伤,所幸没有伤到肺腑,只要做好止血,再包扎一下伤口就好了。
清魂坐在塌边为那男子医治,狄仁杰为她打下手,取银针,递帕子。
半个时辰后,二人才停下手上的活。
狄仁杰拿着帕子为清子擦去额上的汗珠,清子笑着看他,道,“我没事。”
“清子,他没事了吧!”狄仁杰看着榻上昏睡着的人,道。
“他已无性命之忧,只是失血过多,需要好好调养。”清魂道,“仁杰,你觉得这个人为什么会伤成这样?”
“若是寻常人家寻仇,必是一通乱砍,”狄仁杰分析着,“但这个人身上的刀伤很深,且是以长刀的刀刃划过皮肉,这是江湖高手的手法。”
“而且他身上的肌肉紧绷且瓷实,可见是练武之人。”
“不错,”清魂道,“在我们离开那个林子之后,那里发生了一场厮斗。”
“不如等他醒来,我们再仔细问他。”狄仁杰道,“我总觉得,这场厮斗只是一个开始。”
天色已晚,狄仁杰将清子送回了水府,便一个人回到了客栈。
墨雨正在一楼的桌前喝茶,见狄仁杰一脸凝重地走了进来,便上前问道,“大大,出什么事了?案子不是已经解决了吗?”
“今日我与清子在林间救了一个受了刀伤的人。”狄仁杰倒了杯茶,道,“他是被江湖高手所伤。”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的一轮风雨将要来了——
第二日。
杏林轩。
清魂为那个男子检查了伤口,又重新包扎了一次。
然后去灶房熬了一碗补汤。
“清子,他还没醒?”狄仁杰走进来道。
“嗯。”清魂道,“今日他应该是可以醒来的,再等等吧。”
“好啊!”狄仁杰坐在桌前,笑着看向她。
“呐!”清子将汤放在他面前,道,“你这几日办案辛苦了,这是给你熬的。”
“给我的?”狄仁杰端起碗来,挑眉笑道,“我还以为这是给病人熬的呢!”
“他还没醒,怎么喝啊!”清魂转过身去,不去看他那轻佻的样子。
塌上脸色苍白的男子指节微动,缓缓睁开眼睛。
阳光有些刺眼,入目便是一位戴着面纱的姑娘,他勉强撑着想要坐起来。
这时,清魂和狄仁杰见他醒来,便上前来帮他。
“除了伤口还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清魂问道。
那男子虚弱地看了看四周的陈设,觉得不可置信。
没想到他还能活着——
他忙道,“多谢姑娘相救,在下已无大碍。”
“不知兄台是哪里人,怎么会受这么重的伤?”
“在下是柳州人,名叫尹浚。”那男子道,“我被仇家追杀,才逃到这儿来。”
“那追杀你的是何人?”狄仁杰问道。
尹浚面露难色,似乎是不方便说,他不知二人身份,随便编个理由敷衍了过去。
“是在下欠了别人银子,我回去还他就是了!”尹浚笑道,“不是什么大事!”
“小姐,药好了。”一个下人端着药走了进来。
“给我吧!”狄仁杰接过他手里的药。
清魂算好了时辰,便让仆役熬好药送来。
“你失血过多,这药是补气血的,你喝了吧。”清魂道。
“多谢姑娘。”尹浚道,“姑娘真是活菩萨!”
水府。
“仁杰,这个尹浚似乎并不想告诉我们追杀他的人是谁。”清魂抿抿唇道。
“杀手多数蒙面,也可能他也不确定那个人的身份。”狄仁杰道,“但是这个人也不简单,他还有事要做,不久之后应该就会离开了。”
“为何?”清魂不解。
“那日在林中的大片血迹应该是尹浚在中刀之后带伤行走留下的,但他的腰带之内便有伤药,为何不用?”狄仁杰道,“而且他并不想告诉我们实话,想必此事关系重大,他必定要去解决的。”
长安。
宫中。
立政殿。
武媚娘身着一袭正红襦裙常服,绾着凌云髻,头上只有两支金鸾簪,正红色衬得武媚娘颇有皇后的风范。
皇上也身着常服坐在案边喝茶。
武媚娘正坐在案前批阅奏折,忽见狄仁杰的奏报,正是扬州案有了结果。
“皇上,你看!”武媚娘将奏折递给李治。
李治看后大喜,道,“这个狄仁杰,果然没让朕失望!”
“皇上——”武媚娘柔声细语道,“狄大人用心办案,实属国之栋梁,加之扬州大案初初作结,必定民心不稳,不若陛下微服私访,前往扬州一则犒赏功臣,二则稳定民心。”
“媚娘言之有理,朕明日便命人准备微服事宜,开道扬州!”皇上圣心大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