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心里郁闷得一批。
可惜没有人在意。
眼看着墨夷明收下李恪,长孙无忌急了。
“先生,可否将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也纳入门墙?”
墨夷明抬头。
“他们可城墙,抗击突厥?”
长孙无忌脸色一僵。
低头说道:“太子身份尊贵,且尚年幼——”
墨夷明神色微寒。
“能比陛下尊贵?能比太皇尊贵?能比李恪年幼?”
三连问。
长孙无忌已经满脸羞愧。
他还要再说。
李世民却已经打断了他。
“别说了!迎夫子入城!”
长孙无忌长叹一声。
默默退后。
墨夷明冰冷一笑。
老夫的门墙,也不是谁都能进的!
“啪!”
李世民抖动长鞭。
落在了马P股。
“走!”
马车缓缓移动,渡过了渭桥,朝着不远处的芳林门而去。
朝中文物,分列两旁,仿佛侍卫。
这样的情形。
后面。
墨夷明的三弟子林子成,已经将这样的画面,化作了画卷。
【武德九年十月三日,夫子自庆州至长安,以六千精骑和三千流民,展浩然正气,大败突厥三十万大军,斩颉利可汗于渭水之北,解长安之危!
唐皇李世民、太皇李渊、三皇子李恪,与大唐文武百官出城渡渭水以迎。
夫子以三皇子恪年幼有正气,收为记名弟子。
唐皇亲自为夫子牵马驾车,太皇李渊与夫子同乘,文物百官左右拱卫。
入长安——】
画卷。
题字纪录。
待到墨迹干时。
林子成将这一副画卷珍而重之的收起。
车驾缓缓向前。
行至芳林门前。
从长安城中。
陆陆续续冲出了无数的守城百姓,和守城兵卒。
“谢夫子活命之恩!”
“夫子万胜,大唐万胜!”
“——”
欢呼声。
不断的响起。
看着这些身沾染血迹,带着伤口甚至是残疾百姓兵卒。
墨夷明缓缓起身。
拱手。
朝着周围一礼。
“老朽惭愧,尔等才是真正的英雄!”
顿时。
所有人,纷纷跪在了地回礼。
“谢夫子!”
“吾等惭愧!”
“若无夫子,今日长安城破矣!”
纷乱之声响起。
看着这些浑身伤寒,却依旧跪在地的百姓和兵卒。
墨夷明笑了。
“胸中一口浩然气,尔等皆是英雄!”
浩然正气,在他脑后升起。
瞬间。
所有跪地之人,尽皆不由自主的起身。
墨夷明看着他们。
再次拱手一礼。
“人力有时穷,老朽也不例外。
在老朽看来,每一个尽自己最大力量,做正义之事的人。
都是英雄!
尔等,皆是英雄!”
说完。
他朝着李世民说道:“陛下,老朽请于渭水之畔立碑,为所有英雄记功!”
李世民咧了咧嘴。
狠狠点头。
“夫子放心!”
说完。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朝着房玄龄和李靖说道:“玄龄!药师!此事便交给你二人了。
于渭水之畔立碑!尽一切可能,纪录这一次抗击突厥之人的功绩。
无论兵卒或是百姓,都登记在册,由兵部负责奖赏!”
房玄龄和李靖纷纷躬身。
“臣等,遵旨!”
顿时。
芳林门前。
响起了山呼海啸的欢呼声。
“谢夫子!”
“谢陛下!”
“娘啊!您睁开眼看看吧,你的儿子要随着那石碑,流芳百世啦!”
“青史留名!青史留名矣!”
欢呼的海洋之中。
车队再次向前。
入芳林门。
进入了北城大道。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大道缓缓前行,墨夷明举目四望,毫不掩饰心中的好奇。
这便是这个时代的长安。
虽然不如后世那高楼大厦雄壮瑰丽。
但是在这个时代,他从北疆灵州一路走来的所闻所见。
长安。
是当之无愧的盖世雄城。
“长安——”
墨夷明低声喃喃。
车队行走间,街道两旁无数人都冲了出来。
他们都神色狼狈。
却精气神极为亢奋。
看着车架的墨夷明。
所有人都露出了崇敬与仰慕之光。
没多久。
车队前方。
走来了浩浩荡荡的一群人。
为首之人。
年逾五十,宽袍大袖,高冠儒雅。
行走之间,自有一派宗师气度。
而在他身后。
是一排须发皆白,神色肃穆的老朽。
最后。
则是一个个年龄跨度从十多岁,到四十岁不等。
尽皆高冠儒袍,行走如风的儒门学子。
“学生孔颖达,率儒门学子,拜见儒门圣贤!”
肃然之声回荡。
孔颖达一揖到底。
在他身后。
一众老儒,和儒门学子,尽皆躬身。
“学生令狐德棻——”
“学生于志宁——”
“学生王珪——”
“学生——”
“拜见儒门圣贤!”
长街之。
众人声音整齐,体态轻盈,纤尘不染。
尽显,儒门优雅。
只是。
墨夷明那苍老的脸,却已经冷了下来。
【第六更,1500评价票加更!跪求鲜花、十分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