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城中阴霾密布,风起云涌。bkeasrg邺城之中,此刻却是温暖和煦,桃红柳绿。
又值春耕时节,田峻此时正带着一帮官员和小孩们在田里插秧。
这是田峻在有意识地推行重农的思想。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必须贯彻重农的思想。
自古以来,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纵观中华几千年历史,几乎大多数动乱都是跟粮食有关。
田峻穿越前来自农村家庭,对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尤为深刻。因此,只要不是遇上战争,每年春播和秋收,田峻都会带着官员和小孩们一起,亲自参与进去。
长子田获,已经十四岁了,因为传承了老田家和老夏家的基因,长得高大壮实,现在身高已有七尺半以上,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175米左右,平常跟着黄忠练武,跟着荀諶习文,如今能文能武,深得田峻之心。
次子田萧,已有九岁,传承了蔡琰的天赋,最喜读书,偶尔也能做一首诗来,朗朗上口,一副才子模样。
其它几个子女现在都还小,不过,不论大小,此时都弄得满身泥浆,成了泥娃娃。
众人正干得起劲,田头上传来蔡邕的歌声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
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
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
这是在田峻手下的官员们人人都会唱的劝农歌,源自田峻的“妙手偶得”,却被这帮手下们奉为圭臬。
蔡邕现在六十多岁,下田干活的事是干不动了,只能在田梗上坐着,制造些气氛,为大家带带“节奏”。
最先响应蔡邕的,是他的宝贝外孙田萧。
田萧见外祖父唱劝农,也是放开那清亮的嗓子,高声唱道
哲人伊何,时维后稷
赡之伊何,实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
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
这一唱,节奏就带起来了,田里田外的众人,都跟着唱了起来
熙熙令德,猗猗原陆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气节易过,和泽难久……
……
歌声详和而又欢快,缭绕在广阔的田野间,久久不绝。
……
不远处的路边,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儒生,驻足在树荫之下,静静地看到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迟疑了片刻,最终还是一咬牙,将行理丢在路边,大步向田峻走去……
不过,才走几步,就被典韦给拦着了。
“何人?!”典韦喝道“意欲何为?!”
那中年儒生没有说,只是抬眼看向水田里……因为,田峻已经直起身来,看了过来。
田峻看到此人之后,先是一愣,随即大喜道“佐治?你还没死么?”
没错,这人就是辛毗辛佐治!
辛毗因辛评之死而识破许攸投曹的阴谋,之后助袁绍夺取临晋城,火烧蒲坂津的浮桥,断了曹操从蒲坂津入关的道路,随后又协助袁绍诛杀许攸,为袁家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本想着辅佐袁谭重振袁家,没想到遇到冢虎司马懿,弄得袁家兄弟互杀,最后袁谭身死,辛毗装成农夫才在长安城中躲过一劫,如今长安战事已了,辛毗才得以混出城来。
出城之后的辛毗,已是万念俱灰,无心仕途,只想过几年隐居的日子,以度余生。
本想着回到老家颍川,但想起兄弟辛评之死,心中难以释怀,便打算回冀州看看,因为辛毗的族人们,在辛毗随袁绍离开冀州之后,依旧是留在冀州钜鹿。
但是,当辛毗看到田峻在田野中亲自劳作,听到这祥和欢快的劝农歌时,辛毗那如死水般的心,又被触动了如此明主,吾当辅之!
而田峻看到辛毗,也是高兴异常,因为,这辛毗,在汉末乃是以智者居称!
在原本的历史上,辛毗后来投靠曹操之后,历任议郎、相府长史、侍中,卫尉,授广平亭侯。死后配享魏明帝太庙!
田峻此前曾与辛毗打过几次交道,对辛毗的口才和机智也是深感佩服,如今见到辛毗,怎不欣喜万分?!
这种人才,可不能放过!
田峻将手中的秧苗往田中一扔,迈开双腿,噗哧噗哧就上了田梗,一边走一边对典韦道“此人来得正好,我这正缺人手插秧,可不能让他跑了。”
辛毗苦笑一声,正要说话时,田峻已经来到辛毗身边,伸出一双还没洗干净的双手,拉着辛毗道“田某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佐治了呢。长安城破之时,我曾让黑冰阁打探佐治的消息,却一直音讯全无,心中好生挂牵。”
辛毗很是感慨地说道“辛某离开冀州,已有五年之久,这五年间,冀州变化日新月异,百姓安居乐业,政通人和,骠骑将军之德,堪比古之尧舜也!”
田峻笑道“佐治谬赞,田某愧不敢当,当今天下百姓疾苦,我等为政一方者,衣食皆取之与民,应对百姓心存感恩之心,视民如伤,才对得起所用之税粮。”
“视民如伤。”辛毗叹了口气,对田峻施了一礼道“辛某看这世上,能真正做到“视民如伤”者,恐怕也只有田将军了。如蒙不弃,愿附将军骥尾!”
田峻大喜道“佐治之才,可堪大用,能得佐治相助,田某何其幸也!”
说罢,田峻也不插秧了,就着田中的泥水洗了洗手脚,下令回城为辛毗接风洗尘。
翌日,田峻任命辛毗为幽州刺史,而原幽州刺史刘和,则调入将军府担任长史之职。
……
又过了十几日之后,庞统从许昌回邺城,向田峻交令。
田峻正式任命庞统后军师,同时担任一直空着的黑冰阁灵猫四号之职。
至此,田峻手下前后左右四大军师全部就位。田峻大排宴席,为庞统接风洗尘。席间,庞统向田峻献策道“主公现在的敌人,唯曹操尔,欲败曹操,当提前布局泰山。”
说罢,庞统让人取来地图,对田峻道“泰山郡地处青、兖、徐三州之间,地势北高南低,易守难攻。若据有泰山,便可俯视兖徐两州,此乃不可多得之战略要地也,宜早图之。”
田峻沉思片刻,点头道“此良谋也!”
说罢,田峻又对典韦道“速召管亥、廖化、尹礼、孙观等四人,让其尽快到将军府来见本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