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可控核聚变的进度前进,众多科研只觉得可控核聚变之光就要绽放了。
可是越到关键时刻,很多问题慢慢显露出来。
第一次尝试二十四小时实验。
然后令大家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导体裂了。
怎么?
没有约束到么?
众人心神剧震。
材料裂了,说明江定的磁约束失败了,高温没有被磁约束,影响到了导体。
虽然坚持了二十四小时,但还是失败了。
可控核聚变可不是按天算的,是按年算的。
这二十四小时只是第一阶段实验,后面还会有第二阶段的一个星期,第三个阶段的一个月实验。
通过一天,七天,一个月的实验数据对比。
如若都是一天的正常规律,那么就可以开始反应堆方面的问题了。
可现在....
搞不好,这个结果能把前面的推翻。
江定看了看实验数据,表情很是凝重。
“到了这一步,说明我的理论没有错,可是导体材料不行,温度太高,虽然被磁约束了,但高温还是在的,长时间的照射让导体十分疲惫,不可逆无法恢复。”
足足半个钟头,江定放下资料,叹气道。
他的理论没有错,是可行的,不然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是材料问题。
陈老他们面面相觑。
这种导体是最新材料了。
还不行吗?
陈老向江定推荐道:“石墨烯如何?与许多材料相比,它拥有极高截流子速度,电子迁移速度,而且散热极好。”
石墨烯么?
闻言,江定想给他一个白眼,他刚刚有想过,可是,石墨烯的量产是个大问题啊,石墨烯是单层二维碳原子结构,目前全国的产品每年也不过几百克而已,对,单位是克,所以要来干嘛?
哪怕申请调用,十年的产量加起来都还不够呢。
难道要随便开发一下石墨烯的量产工艺?
江定眉头紧皱,苦恼不已,新技术开发利用应用,材料往往是一个巨大限制。
材料是一个工业大国的基石,也可以说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一次重大性突破要在无数次材料试验中,偶然之间获得重大突破,碰运气的成分非常大。
新材料在实验室发现之后,随后按生产新型材料环境要求,生产工艺,研制材料生产设备,一整个开发步骤走下来,更是一个无比巨大艰难的系统工程,没几年,十几年功夫很难将实验室条件获得新型材料进行普及性推广。
“辉钼矿如何?”
“辉钼矿吗?”江定眉头一皱,这谁说得?
辉钼是硫化物,一种软质金属,原矿杂质含量较高,经过氧化脱硫提纯之后,纯化程度可达99.99%,但用途也仅是初级的钼化工产品,要做成能够具备半导体特性的辉钼材料还经过某些特殊制造工艺进行加工处理,而且这个东西是应用与芯片技术方面的。
江定不由看向说这个话的人。
见到是一位大组长戴着眼镜的胖子,直接给了个白眼。
金属这东西都不太适合作为可控核聚变的材料,这高温,分分钟钟给你融化了。
要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太辣手了。
江定眉头紧蹙,有些束手无策的烦躁。
“我想一想,大家先休息。”
江定说道。
随即也不等他们说话,自己一个人就到材料实验室里了。
他很少来材料实验室,在科研面他更擅长理论,但是现在他不得不亲自下场了。
将一些材料的资料带走后,江定自己直接回到办公室。
把这些东西用数学方法看能不能求出答案。
整整三天三页,江定都在计算,被撕了无数废稿丢在地面,宛如找了魔一般。
“哥,开门。”
江楸拍着窗户说道。
在他身后有一大堆人。
没办法,三天三夜在办公室研究,可以说许多人都被吓到了。
都要破门而入了。
不过全被江定大骂一顿。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江定发那么大火。
不少人都以为江定是不是因为失败,而承受了巨大的打击。
封游还特地过来,想要安慰一下他。
然后....
被江定骂的狗血淋头。
对于妹妹的呼喊,江定仿佛没有听到一般。
他现在正沉浸在庞大的数学公式里,在脑海中浮现着带着八颗小球体,内两颗,外六颗球体,的氧原子流与与无数带着一个正价质子和一个负价电子的氢原子碰撞在一起,而后它们以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在一起。
通过一对电子球体的分享,三个原子彼此吸引,缓缓地所有元素变成三个原子形成104.5度角结合成一个稳定的水分子。
生物世界最不可缺的物质:水,好像一个个活跃的水分子好似一颗颗太空陨石,不断在他眼前划过。
江定默默地观察它们。
辉钼元素的单分子层内部天然就有较大的带隙,它的电子流动性较差,不过,用一种氧化铪介质栅门就可使单层辉钼在一定常温下,电子运动性大大提高。
“辉钼这个特性还是可以的。”
江定喃喃说道:“但是要重组,把这个特点取过来。”
材料的原子结构对材料的属性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就像金刚石与石墨,它们同属于碳原子材料:
金刚石:原子结构为稳定的正四面体交替链接而成,空间结构.一块金刚石是一个巨分子;石墨:每个碳原子的周边连结着另外三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构成共价分子。
致使两种碳材料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金刚石不仅硬度大,熔点极高,不导电,外表璀璨华丽,价值高昂,不是有句话吗,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一生只爱一人....
石墨:质软,色黑;有油腻感,导电、导热,常用于污染纸张,制造笔芯,制造电极、电刷、碳棒、碳管,……等等,是一种极其廉价,用途广泛的普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