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自然来了兴趣。
皇甫无逸道:“眼前各卫兵丁数量不等,陛下欲如何精简?”
杨侗早有计议。
闻言命太监给几人分发小册,是一早拟好的改革计划。
“自大业元年开始,卫府一直保持十二卫四府的格局,分左右御卫,左右翊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侯卫,左右监门府,左右备身府。”
“其中十二卫遥领天下府兵,负责御外敌、平内患,四府负责皇宫宿卫,以及天子仪驾出行。”
“眼前洛阳兵力四万余。”
“朕的意思,是将十二卫精简,每卫辖三千人,计三万六千人,四府同样缩减,每府辖一千人,计四千人。合计四万人。至于十二卫人数不一,如何精简,便遵循多退少补的原则。谁出人,谁收人,你们几个自己商量,朕不插手。”
几人对视一眼,皆点头。
“陛下,此计确实可行,但臣冒昧问一下,卫府精简之后,陛下欲如何编练新军?”皇甫无逸问了一句。
杨侗道:“编练的话,重在狠、苦二字上。”
“只有你们这些大将军下狠心训练了,只有将士们熬住苦头受完训练,在战场上才能减小伤亡。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朕宁愿看到将士们平日苦点,也不愿看到他们在战场上丧命。”
“至于训练方式,有很多。”
“初期,以列队训练为主,培养将士们的服从性。”
“中期,换成武装奔袭,武装泅渡,抗打击训练……每日定量要求,借此培养将士的体能。将士们若做不到,便做一些相应的惩罚。”
“后期,以搏击、刺杀、骑兵交战、兵团作战为主,训练将士的杀敌本领,可两两演练,也可制作稻草人作为演练对象。”
“最后,各卫之间互相演练。”
“朕可以接受训练时出现伤亡,但绝不忍受敷衍了事。”
“你们记住,朕要的是一支无敌之师,不是一群花拳绣腿。你们若敢在此事上跟朕敷衍,朕不介意拿你们的脑袋开玩笑!”
几人神色凛然。
皆道:“臣等必认真训练将士,绝不敷衍。”
杨侗点了点头,又道:“另外,朕对改革后的卫府,有几点作风上的要求。”
“其一,听朕指挥,对朕忠诚,信念坚定。朕剑锋所指,则为卫府征杀之对象。两军阵前,没有朕的命令,不允许后退一步!”
“其二,爱国奉献,愿为大隋中兴抛头颅洒热血。”
“其三,艰苦奋斗,勤俭朴素,在艰苦的环境中接受磨炼,务求真实。”
“其四,坚守纪律,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文明礼貌,维护军民团结。若发生天灾,百姓有难,卫府有责任赈灾救民。”
“这几点,是朕目前能想到的,以后有其他要求的话,会增添进去。但这四点要求,卫府须付诸实践,绝对禁止弄虚作假!你们有意见否?”
闻言。
几人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先不说敢不敢有意见,光是这四点要求,若真付诸实践,训练出来的新军,绝对是一支无敌之师,他们傻了才会提出反对。
是以纷纷摇头。
“陛下,臣等无任何异议!若按陛下要求训练,最后绝对能训练出一支无敌之师,臣等拍手称快都来不及,怎会有异议。”
“如此甚好。”杨侗点点头,又道:“有时间,朕会去卫府大营瞧瞧,结果如何,还要亲自看一眼才知道。”
“另外……”
说到这里,杨侗顿了一下。
“打造新军,须辅以新武器……这些时日,朕会想想给卫府添置何种新武器,你们先把兵练着,等朕的消息。”
“都散了吧。”
待得几人离去,杨侗陷入思索。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打算编练新军,怎么着也得给新军拨点新武器。
飞机大炮什么的,想想就好。哪怕小米加步枪,没有百十年的工业积累,也没办法弄出来。土铳的话,需要钢材过关,大隋目前的冶铁技术不够。
倒是火药,不需要多高的技术。
可以试试。
杨侗虽未学过这方面的知识,但知道火药的三种原料。
不外乎硫磺,木炭,硝石三种?
硫磺好找,术士们最喜欢拿硫磺蒙骗无知百姓。木炭也不难办,去御膳房的锅底下随便抓几把,都能弄些出来,还不用人工研磨。硝石就比较难办了,需要小太监去茅厕一点点刮,除非将来找到硝石矿。
总之原料好办。
比例问题,花费时间也能摸索出来。
因此,当前最有效的办法,其实是制造火药,然后用石头什么的作为载体,制造最原始的地雷,可事先埋在地里,给反贼一个措手不及,或借助投石机扔到敌方军阵里,一炸一大片,绝对惊世骇俗。
爽歪歪啊。
是以杨侗当即决定把火药弄出来。
来到一处荒废已久的宫殿,挥退左右,只留下一名机灵的小太监,杨侗先是将硫磺研磨成细粉,倒进一个陶罐子里备用,又将木炭装罐备用,轮到硝石时,掩着口鼻对小太监道:“过来,将此物研磨成细沙般,要求可从指间流出。”
小太监马上照做。
见杨侗又拿来一杆秤,捣鼓一番却百思不得其解。
“陛下,您是要称秤吗?”小太监道。
杨侗略微尴尬,才发现自己不会用这种秤,身体原来的主人五谷不分,就更不会用了:“这种秤,颇为古怪,和朕认识的不一样。这三物,你替朕称三两三钱出来,然后倒进一个罐子里,搅拌一二。”
小太监照做。
不一会儿,见混合的差不多了,杨侗将一张纸递给小太监,后退几步道:“一会儿,你点燃手里的纸,扔到罐子里,记得点燃的一端在外,然后马上退到十步之外。”
小太监早就怀疑了,但不敢多问。
不多久,纸张燃尽。
但罐子里只冒出几率青烟,并未发生想象中的爆炸。
杨侗知晓比例不对,又对小太监道:“再称一遍,硝五两,木炭三两,硫磺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