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章《武穆遗书》的威力,轻破燕国十万军!
三日后,武垣城。
此地处于燕赵两国的交界地带,时而属燕,时而属赵,城中军民既有心向赵国者,又有心向燕国者。
长平大战刚刚开始之际,燕国就诱使武垣令傅豹,带领王容、苏射等心向燕国之人,投到了燕国。
前几日,更是派大将公孙逆率十万大军,将武垣城彻底攻下。
此时此刻,武垣城城主府内,琴声阵阵。
“公孙茹入赵国这么久,应该有好消息传来了吧?”
公孙逆一边饮酒,一边观赏赵国美人之舞,身旁还有几个歌姬相陪,真是好不惬意。
功夫不大,他已经微醺,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
好啊!
真是天佑大燕!
天佑公孙家啊!
六十年前,燕国经过“子之”之乱,亡国在即。是赵武灵王派军保护公子职继位,是为燕昭王。
燕国,终于迎来了一代明君。
只有明君,没有贤臣怎么办?
没关系,十几年后,赵国发生沙丘之变,赵国无数贤臣心灰意冷,退出朝堂。燕昭王趁机在武阳城筑黄金台,将这些贤才全部接受。
从那以后,燕国君贤臣明,南击齐国,东破东胡,拓地千里,跻身于当世大国之列。
然后呢?
齐国复兴,燕国东边弱敌已灭,燕国如何继续扩张呢?
还是赵国。
燕国每每趁着赵国和秦国开战之际,攻取赵国的城池。
总而言之,燕国缺明君,赵国给立了。燕国缺贤才,从赵国挖。燕国缺城池,从赵国身割!
是赵国的血肉,养肥了如今的燕国!
而我公孙家呢?即将替代姬氏,成为这大燕之主!
这次,老爷子趁着长平之围,让我带十万大军攻打赵国,并派公孙茹为使者对赵国进行威逼,就是要让我公孙家的人立功啊。
此功一立,我公孙家在燕国的权势更盛,取姬氏而代之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
对了,这场大功,同样是从赵国身取的。赵国,怎么就那么倒霉呢?哈哈!
公孙逆越想越是高兴,手持酒盏,一饮而尽。
然而,正在这时——
“不!不好了!”
一名小卒飞奔而入,躬身行礼,道:“公孙将军,大事不好,赵军骑兵三万,距离武垣城不到二十里了。请将军早做定夺!”
“什么?骑兵三万?”
公孙逆先是心头一震,然后又迅速放下心来,道:“你确定,赵军只有骑兵三万,没有其他兵马?”
“确定。这支骑兵,是从赵国急行军而来,一日三百里,不可能带着其他兵马。不过,据说这支骑兵的领军大将是太子偃。就是……就是那个大闹咸阳的公子偃,将军不可轻忽啊!”
赵偃大闹咸阳,八百战俘让秦王稷五万大军无可奈何之事,早已传遍天下。
即便这燕军小卒,都惧怕不已。
不过——
“大闹咸阳的公子偃?他怎么来了?哈哈,本将军明白了。”
赵偃来得太快,公孙逆根本就没得到长平前线的消息,顿时误会了赵偃的来历。
在他看来,定是赵偃逃回赵国之后,整好赶公孙茹威逼赵王献城。于是乎,赵偃带着赵国最后一点本钱,来迎战自己这十万大军。
嘿嘿,车兵才是战争的主宰。
赵偃只有骑兵,没有车兵,有个屁用啊?
别听什么赵偃八百骑兵大闹咸阳的谣言,那怎么可能?傻子才信!这里面指不定有什么隐情呢。
不过,话说回来,赵偃带三万骑兵来武阳城,是大好事一件啊!
赵偃只有三万人,而且没有车兵。而自己呢?十万大军,车、步、骑俱全,还在武垣城内休整多日,足以以逸待劳。
只要自己击败赵偃,岂不是迅速名扬天下?
哈哈,果然是天保佑,把这一场大功劳,送到了自己的面前?
赵偃小儿,你就乖乖做我公孙逆功成名就的踏脚石吧!
哈哈!
公孙逆越想越是高兴,道:“来人啊!传本将军的命令,十万大军,在武垣城外列阵,以逸待劳,击破赵国公子偃的大军,扬我公孙逆之名!”
……
……
与此同时,赵军之中。
赵括恭谨地道:“这次我军未带车兵。对付燕军,还得请太子麾下的白袍军出马了。”
赵偃却微微摇头,道:“杀鸡焉用牛刀?不就是燕国十万军吗,哪里用得着白袍军?我军的三万骑兵,已经配备了马鞍和马镫了,对付燕军,足矣!”
马鞍和马镫的制造,没什么技术的难度,一点就通。
事实,在长平决战前,赵偃已经命人制作了三万件左右的马鞍和马镫,只是为了给白起一个突然袭击,并未给大赵骑兵装备。后来,白起见势不妙忽然撤走,也就没用。
这次,全用来对付燕军了。
赵括还是有些犹豫,道:“可……可是燕军有十万之多,步车骑俱全,末将……末将……还不大熟悉骑兵的作战方式……”
两次败在白起手中后,赵括的经验越来越足,胆子却越来越小了。
正应了白起那句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每次用兵,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知道害怕,是成为名将的必经之路!
“怎么?信心不足?没关系。”赵偃微微一笑,道:“这次作战,本太子来指挥!你在一旁好好看着就好。”
……
……
就这样,历史“纸谈兵”的赵括,对三万赵军骑兵迎战十万燕军,信心不足。
而历史,籍籍无名的公孙逆,却对此战的胜利充满信心,要踏着赵偃的脑袋,名扬天下!
不过,战争的结果么……
一个时辰后。
“还……还能这样?”
“还可以这样?!”
“车兵算个屁啊!我要骑兵,骑兵以后就是战争的主宰,我喜欢骑兵!”
“即便没有白袍军,太子也是用兵如神!如神啊!”
“幸亏那天白起跑得快,要不然,定为太子所擒矣!”
“能得太子栽培,括真是三生有幸!”
……
赵括观看战场,听着赵偃发布的一道道命令,简直语无伦次,状若疯狂。
现在,他已经百分百确信,太子的用兵之能,远在自己之!
太子用兵,实在令自己叹为观止,简直给自己打开了无数道新世界的大门。
废话,《武穆遗书》的威力岂是等闲?
现在的赵偃,已经继承了岳武穆的全部用兵经验,攻杀战守,逗引埋伏无不是大家境界。
最关键的是,他有时代的优势|!
在岳武穆那个时代,都已经能用重步兵克制重骑兵了。重骑兵,都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而现在,因为没有马镫和马鞍,骑兵真正战术,都没人仔细研究呢。
赵括、白起等人,也许和岳武穆的用兵天赋差不多,但是,他们之间隔着千年的用兵经验!
这是一场冷兵器时代的“穿越”,一场冷兵器时代的经验“吊打”!
所以,在赵括眼中,赵偃简直成了战争之神,自己在旁边学习,真是受益匪浅。
他更是想到:如此说来,当初太子让我指挥五十万大军,和白起交战,的确是在磨砺我。
今日,太子更是相当于,手把手地教我!
如此天高地厚之恩,括真是……万死为报啊!我若是不能为大赵建立足够的功勋,简直……简直……不如撒泡尿把自己淹死!
……
……
而另外一边的燕国大将公孙逆,已经完全傻眼了。
说好的,骑兵不如车兵呢?
说好的,骑兵只是辅助兵种呢?
说好的,我军以逸待劳呢?
说好的,以多胜少呢?
眼前的一切,究竟怎么解释?
我也没有犯什么错误啊?怎么就败了?还败的这么快?这么惨?
整个过程,就好像……好像……对了,就好像我小时候,在老爷子公孙操面前动心眼,马就会被收拾一顿狠的。
这差距,简直是成人和孩童之间的差距,简直是猫和老鼠之间的差距!
天啊,难道那传言是真的?
赵国公子偃,真的靠着八百骑兵,就让秦王稷的五万大军束手无策。
而他现在有三万骑兵……那我这十万大军有个屁用啊?!
我……我傻逼啊!
怎么就不信那传言呢?
怎么就敢捋他的虎须呢?
怎么还痴心妄想,踩着赵偃的脑袋成名?!
赵武灵王的子孙,岂是等闲?
现在的公孙逆,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当然了,此时再后悔,晚了!
十万步兵,即便在后世,也不是三万骑兵的对手。车兵的存在,在骑兵面前,更是毫无意义。
现在,燕国大军,已经被赵国骑兵分割成无数小块,开始了肆意的屠杀。
不行!
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
公孙逆明白,再继续下去,自己也会成为,赵国斩马剑下的亡魂。
陡然间,他将一件白袍挂在了一杆旗杆之,用力挥舞,道:“别打了,别打了!我,燕军主将公孙逆,愿带十万大军,向大赵太子投降啊!”
……
……
是日,武垣城下,燕国入侵赵国的十万大军或死或降,无一漏网。
燕国史书称之为:武垣之难!
——————————
今日第十更,架第二更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