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个白起,直到现在,还心神不乱。
事实,白起对现在形势的理解,比黑冰台之主深得多,比所有人都深得多。
他明白,现在的形势,对自己,对大秦到底是多么危险!
表面看,五十万秦军包围五十万赵军,威风赫赫,天下震怖。但实际是,秦军为此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先说党地区。
秦军在白起的率领下,历时三年之久,死伤七万之众,才把党地区和han国本土分割。han国见保不住党地区,将此地区献给了赵国。
然后,就是长平之战。秦军攻,赵军守。三年来,赵军固然死伤数万,但进攻的秦军,死伤近十万!
最后,为诱赵括当,白起一声令下,十万秦军做了诱饵,其中五万被赵军斩首。
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后,才将五十万赵军团团包围。
若是能硬生生将五十万赵军饿死,秦军当然大获全胜。
但是,赵军现在已经破围而出了!
虽然赵军一直出于下风,但秦军的伤亡比赵军大得太多了。
不胜赵军,就意味着秦军大败!
还有,那作为诱饵的十万大军,白起如何对秦王交代?如何对关中父老交代?
这……岂是轻飘飘地“分辩”二字就能解决的?
“没事!没事!”
白起深吸一口气,强打精神,道:“原来赵偃一直不出现,他在暗处,吾在明处,心中难安。现在,既然他出现了,那就唯战而已!吾成名数十年,总不至于怕一个毛头小子。”
王陵眼前一亮,道:“武安君的意思是……已经有了破赵偃之策?”
“也算有吧。”白起道:“吾这就修书一封,约赵偃,三日后决战!”
“三日后决战?”王陵先是微微一愣,随即恍然大悟,道:“赵军被饿了二十多天,身体虚弱之极。咱们越快和赵军决战,胜算越大!”
白起点头,道:“这算是原因之一吧。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赵偃再惊才绝艳,受年龄所制,也并无多少军旅经验。吾这次,就是要用几十年来所研究之兵法,将其扼杀在羽翼未丰之际,越快越好!”
“但是,赵偃,能同意吗?”
“赵偃少年得志,心高气傲!有一战击败吾,威震天下的机会在前,吾相信……他会同意的。”
事实,白起还有句话没说出来。
赵偃同意决战,那就是天佑大秦!
若是赵偃不同意决战……那……那……即便自己,也无计可施,只能和赵偃继续耗下去了。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
……
一个时辰后,赵军中军帐内。
赵偃将手中的细帛战书放下,道:“武安君约本公子,三日后决战。嘿嘿,百万大军,正面对决,此诚亘古未有之事也!诸位,你们怎么看?”
“全凭公子做主!”
“对,听公子的!公子要守,谁敢出战,俺就砍了他的脑袋!公子要战,谁敢畏缩不前,俺依旧砍了他的脑袋!”
“如此大事,末将怎敢置喙?请公子一言而决!”
“某就是出主意,和公子的主意比起来,那也是馊主意,平白污了公子的耳朵!公子您就直接下命令吧!”
……
赵偃话音刚落,众将就纷纷发言,要求赵偃乾纲独断。
就连一向谨慎的老廉颇,都没有任何反对的意见。
不得不说,经历了攻破长平关,破王陵壁垒两场大胜后,赵偃在军中的威望如日中天。
天大之事,一言而决!
而且,此事也的确在两可之间。
现在决战,固然有许多不利赵军的地方。但是,等赵军养好了身体,再和秦军决战?那就该轮到人家秦军不同意了。
长期和秦军僵持下去的话,秦国国力强赵国国力弱,对赵国依旧不利。
说到底,这战书,既是给秦国一个反败为胜的机会,也是赵国的一个一举解决长平战局的机会。
世本没有万全之事,就看赵国,肯不肯赌这一把了!
“也好!就依诸位所言!”
赵偃听了人们的话,眉毛一挑,道:“来人,取笔墨来!”
不消一会儿,笔墨送到。
赵偃刷刷点点,笔走龙蛇,在白起的战书,写下了六个大字:你愿战,那便战!
“好,好一个你愿战,那便战!我军战意,尽在公子这六字中矣!”
“痛快!痛快!公子这六字战书,非诗非赋,亦不是文章,却读来霸气绝伦,必将流传千古!”
“白起老矣!公子却朝气蓬勃,如日初升!观这六字战书就知道,我军必胜!”
……
成吉思汗的成名战书,效果果然不错。
赵偃狼毫笔一落,中军帐内一片欢腾,气势如虹!
……
……
“你愿战,那便战么?”
白起接了这战书之后,面色阴晴不定。
忽然,他发出一声冷笑,道:“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就是不知,你的能力,能否配得你的豪情了。吾白起,纵横天下数十载,杀人近百万,只是忌惮你,可不是……怕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