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的退让一步,在魏征等人看来,完全是自己取得的成就啊。
既然都已经退让一步了,为何不能和以往一样,多退几步呢?
虽然魏征和长乐公主并无恩怨,实际还欣赏这位在大唐颇有贤名的公主殿下。
私底下,也曾YY过,能否让长乐公主成为自家儿媳妇之类的,那老魏家未来绝对是不用担心了。
可是谁让魏征是太子党的头头呢。
作为太子党核心之一,魏征和李承乾这个太子,还是经常有联系的。
就在今早,魏征还和李承乾碰过面。
李承乾已经明确表达了,对于这位皇妹的担心,觉得这位皇妹的出色表现,很有可能分散李二这个父皇对于他原本就不多的关注,让李泰等人有更多的机会。
多的不说,光是这禁足三天闭门思过,就已经对李承乾造成不小的影响,带来很多李承乾要失势的疯言疯语了。
而与之相对的,就是李泰李恪等人的呼声,忽然就高涨了起来。
堂堂太子,不如一位女流之辈的公主有治国之才,这对于李承乾的打击,绝对是极其深刻的,比李承乾输给李恪等人还要伤的多。
也因此,在来之前,魏征就已经有计划过,如何为李承乾出头,压一压李丽质的风头,重振太子的威信了。
却不料,他的计划就还没有开始实施,李二就做出了让他更震惊的举动。
居然将李丽质的座位,排在了李承乾之前。
就算李丽质只是个公主,没有争夺皇位的资格,但是这个举动对于李承乾的伤害还是太大了啊。
一旦坐实,就意味着李二这个皇帝,已经完全认可了李丽质要胜过李承乾。
一旦传出去,李承乾这个太子好不容易建立的一点威信,还能剩下多少?
这就让魏征完全无法忍受了。
再加传统士大夫,母鸡司晨的深刻观念,以及一直以来对于李二屡战屡胜的勇气,不管不顾地跳了出来。
如今已经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魏征心中大喜,无视房玄龄等人善意的劝阻眼神,直接发起了第二段攻势。
“陛下也知道,长乐公主殿下,毕竟只是个公主。”
“就算是有功于大唐,偶尔参与朝会旁听也就算了,这主次之位,还是要明订清楚的。”
“否则这传出来,天下人等,会如何看待公主殿下,看待陛下啊!”
魏征眼神之中闪烁着一丝坚毅的光芒道。
话音刚落,御书房之中,顿时传来了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一位位文武要员们,如同不认识一样,重新打量着这位在大唐以直谏闻名的御史大夫。
就连一向在朝堂之使泼耍赖,以作死闻名的程咬金,都不得不佩服魏征的勇气。
他老程每次在朝堂之作死,最多也就是涉及战功分配,文臣和武将之间意见不和,跳出来指着对方鼻子骂几局而已。
虽然扰乱了朝堂秩序,但是都不会做的太过,在同样是沙场之的李二看来,不过是小事一桩,轻则责骂数句,重责罚俸两月而已。
而且很多时候,程咬金实际是站在李二的立场,跳出来帮李二说话的,因此李二面子虽然责罚,实际却是满意的很,罚掉的俸禄,寻个机会就是翻倍赏赐回去了。
可是魏征,这完全是,直接挑衅李二当皇帝的尊严了啊。
李二都已经明确给了魏征退路了,魏征居然还不退让,想要让李二再退一步收回成命。
这个如果说理解稍微偏差一点的话,那足以在大唐朝堂之掀起一片惊涛骇浪了啊。
说句比较直白的,这玩意,好听点,叫做冒犯皇帝,难听点,直接就是逼宫了。
而且是为李承乾这个太子逼宫,李二要是头点,直接给魏征案安一个谋逆不轨的罪名,砍了魏征的脑袋,都不为过啊!
意识空间之中,李秋也是摇了摇头。
难道老魏同学过世之后,魏家能有那样的结局,实在是自己做的啊。
要论关系亲疏,你老魏再积极,能和长孙无忌这个李承乾的嫡亲舅舅明显吗?
可是就连长孙无忌都知道,和李二打交道,最好是私下谏言,这样子就算是搞砸了,以李二的肚量,一般也就是很快就忘记了。
毕竟李二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对于多年老臣还是有感情的。
尉迟恭那个憨货,为了争论谁功劳更大,把李道宗暴揍了一顿,一只眼睛差点瞎了,不也没有大碍吗?
回去闭门思过了一顿时间,还不是又生龙活虎地出现在朝堂了。
就因为李二明白尉迟恭就这德行,而且也只是冲着李道宗取得,对于大唐,不会造成太大伤害。
毕竟当年战场之,尉迟恭可是帮李二挡过箭,救过李二命的。
如果魏征这些话是私底下和李二说的,李二也许会暴跳如雷,但是之后长孙皇后一劝,也就没啥事了。
可是魏征偏偏要在御书房之中,当着满朝文武,当众提出来,逼着李二下不了台,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已经是明着挑衅李二这个皇帝的威严了。
这一下,别说是魏征自己,李承乾这个太子,都要倒大霉了。
这绝对是猪一样的队友啊。
不过对于李秋来说,这反而是好事。
对手越傻,对于己方不是越有利吗?
长乐小公主本来还没有和李承乾正面作对的心思,这一下子,就被魏征给逼去了。
自己是不是要感谢下老魏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