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秦宜宣读了任命。
秦宜:自领广陵郡太守,扬武将军,总掌全郡大小事务。
陈宫:担任广陵郡郡丞,作为太守的副手,协助太守秦宜处理各项事务。
同时担任学曹以及文学掾,负责建立郡中官学,总管郡县学政,负责举荐、延揽人才。
张辽:破贼有功,迁为偏将军,作为自己的副将,并担任广陵郡都尉。
主管郡内大小军政事务,负责招募以及训练兵士,拘捕盗贼,并且掌管秦宜目前手中的所有兵马。
高顺:破敌有功,升迁为偏将军,统管陷阵营兵马,驻守淮阴县,防备曹军进攻。
于禁:破敌有功,迁为扬武校尉,掌管三千兵马,驻守在广陵县以西的堂邑县,防备九江郡的袁术。
许汜:担任淮阴县令。
王楷:担任海陵县令。
许汜是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有国士之名,是原来吕布帐下的谋士。
当时许汜和王楷力主吕布和袁术结亲,为陈登所阻止。
后来吕布陷入绝境的时候,便派遣许汜和王楷去向袁术求救。
二人回来的时候下邳已破,因此只能跟着秦宜大军难逃。
陈宫便让二人跟随秦宜做事。
二人才能虽然不及陈宫,但是担任一县之长是不成问题的。
汉代的时候,分曹治事。
功曹、兵曹、户曹、法曹、水曹、时曹、仓曹、金曹等官吏以及官吏相应的掾属官,
担任着郡中军政,民政,商业,律法等各种各样的事务。
林林总总不下百人。
但是秦宜如今人手远远不够,很多官职只能让人兼任。
并且原来的官吏也都官居原职,没有撤掉。
还有一些县长县吏则需要由陈宫等人随后选拔。
宣读任命之后,郡丞陈宫做了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动作。
他起身走到秦宜面前,俯身拜道:“多谢主公赐官!”
众人见状纷纷起身分列两排,躬身拜道道:“多谢主公!”
秦宜看了一眼陈宫,知道陈宫这是用心良苦。
陈宫这是想让众人日后效忠于他呢!
秦宜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诸位不必客气,如今郡中大小官吏极度缺乏,但郡中大小事务不可荒废,所以诸位肩的担子自然就要重了些。
还望诸位能够各司其职,认真办理。倘若是谁,不认真办事者我定不轻饶。”
任用了自己的这些人才,又选拔了一些官吏,广陵郡的大权此时基本归入了秦宜的手中。
秦宜此刻意识到自己手下别看有文有陈宫,许汜,王楷,武有张辽,高顺,于禁等人。
可是这些人才竟然连一个郡的职务都安排不过来。
尤其是基层人才的缺少,想要治理州郡各县变得更加困难!
身兼数职的人有很多,空闲的职位也有很多,但是却没有人才。
人才啊,人才!
该怎么得到人才呢?
这时秦宜眼下最为操心的问题。
之前只有两座县城的时候还好说。
如今占了一个郡了,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就成了秦宜最迫在眉睫的问题。
众人离开以后,秦宜单独留下陈宫。
秦宜开门见山的说道:“我本打算将各县的长吏换成我们的人,只可惜郡中人才不足,加如今我们威望太低,短时间内很难会有人主动相投。
所以还需要公台多多辛苦,在处理郡务的同时,不忘延揽人才,分担郡中大小事务。”
陈登点了点头说道:“主公放心,我们从下邳逃出来的时候有一批官吏随我们一起逃出来,对他们可以进行选拔录用,填补空缺职位。”
秦宜点了点头。
吕布的旧属官员,既然选择跟他们逃离了下邳,若是能用自然得用。
毕竟曾经身处一个阵营,怎么说也比旁人可靠一些。
秦宜继续问道:“公台,从下邳逃出来的人才,可有谁值得公台推荐给我?”
陈宫略做思考,然后说道:“要说人才,宫的确有几个人选可为主公举荐。”
“公台请讲。”
秦宜来了兴趣,他如今急需要人才。
而能得到陈宫重视的肯定都不是普通人才。
陈宫不急不慢的说道:“之前我看到陈纪陈群父子一家也在逃难的人群之中,如果主公愿意的话,不妨征召陈群。”
“陈群字长文,出身于颍川陈氏,其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叔父陈谌,于当世皆负盛名。陈群能力出众,处理政务比之宫有过之而无不及。”
战乱年代,陈群一家一直在徐州避难,陈宫知道陈群,秦宜却不知道他的存在。
秦宜可以不认识陈群,三国陈群的大名秦宜却不可能不知道。
因为陈群实在太有名了。
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就是陈群。
历史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尽职。
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型人才,最适合招揽过来处理郡务。
不过秦宜并没有表现的太过兴奋,陈群这样的世家人才,愿意追随他很乐意,不愿意追随他也不强求。
于是秦宜对陈宫说道:“公台,我与陈长文未曾谋面,并不相熟,若我去请恐他不来。所以招揽陈群之事就有劳公台了。”
“请主公放心。我与长文相熟,不怕他不答应。”
陈宫笑着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