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赚钱方法(1 / 1)用流星点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早6点10分,闹铃响了,李天然洗刷过后,就开始吃早饭。早饭是妈妈在小区早餐店里买的豆浆和油条。

豆浆能够为机体补充充足的优质蛋白质、钙质,而且还可以美白润肤、减少皱纹、抗老防衰。是李天然一家早餐的首选。

吃过早饭,李天然开始练字,练完字想起来昨天的瓶盖,就出去小区超市里买了个刮皮刀。

“多少钱呀?”妈妈赵月看到后问,“2块”,“买就买了吧,这个应该会更好用一些,我把钱给你吧!”“不用了,我这还有钱。”李天然拒绝了妈妈要给她的钱。

妈妈赵月比较会过日子,平时比较节俭,买个卫生纸都要用钱数除以克数,算哪个更便宜,然后买哪个。

毕竟家里只有爸爸李建军一人上班,虽然爸爸的工作在小城市里平均下来还算不错的,可要养孩子,还要赡养双方老人。手里应该也不宽裕。

“还是穷啊,是不是得想办法挣点钱啊,不指望能帮上家里,最起码自己要买什么东西不用问爸爸妈妈要钱”。李天然想。

可是身为一个初一的学生,才11岁,在一个小城市里,又不能影响上学,真不知道干什么能赚钱,想了一会也只想到了也许可以写点稿子,投稿赚钱。

可是李天然以前从来没有投过稿,不知道往哪投,也不知写什么,一时之间陷入迷茫,对自己能否赚到钱失去了信心。

但是一想,不管自己能不能行,都要先迈出第一步,既然已经有了想法,当你开始第一步的时候,其实也就成功了一半。

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3次,李天然不信,知晓未来资讯、看过无数小说自己写不好一篇短文。

心动不如行动,李天然决定明天天下午放学后,去书店好好逛逛,看看都有哪些杂志比较火,到时候买回了解一下收稿类型,字数、格式的要求,再仔细研究一下别人都怎么写的。

相信有了方向,就知道自己写什么,怎么写了。

作为一个曾经的博览群书而且有自知之明的成年人,一个稿子写得好不好,有没有希望被刊登,李天然还是心里有数的,到时候自己写,自己审核,写的不好,不寄出去就是了。

寄出去,不收稿,也不过损失几毛钱的邮票钱,还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不算白写。

周一,5点40,一放学,李天然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了离学校不远的明珠书店,大概转了一圈。

结合平时在学校里对同学们的观察,发现杂志类里,《时代影视》、《男生女生》在初中生群体里最受欢迎,《读者》、《青年文摘》高中生买的比较多,《故事会》成年人买的比较多。

《时代影视》里面的主要内容都是一些热门电视剧介绍、明星穿搭、娱乐八卦、明星采访等内容,追星族们都很喜欢看的。

不过像这类杂志应该不收稿,而且李天然也没有在娱乐圈工作,明显不适合,pass掉。

除了《时代影视》,李天然把其他几种各买了一本。

《读者》和《青年文摘》都是3元钱,《故事会》2.5元,《男生女生》4元两本,买了4本杂志一共花了16.5元。

《男生女生》分了三个版,金版银版文摘版,都有适合的人群。

晚自习的时候李天然做完作业,开始练字。

并没有拿出刚买的杂志看,也没有借给同学看。被抓到没收了就不好了。

还是等周末再拿出来研究。等自己研究完了,就可以借给同学看了。

再说李天然可不是曾经的那个小屁孩了,可不想当反面典型被老师抓。

话说曾经的李天然可是真幼稚呀,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各种调皮捣蛋,吸引老师的注意。被老师点名批评的时候还觉得特光荣。

真不知道当时怎么想的,也许是为了吸引目光?

小时候,踮脚眺望长大的的自己,长大后独自回望年少的纯粹时光。

这就是青春吧,只有失去后才会知道弥足珍贵。

这周的数学考试李天然又考了100分,已经领了俩本子了。正好用来写稿子,等稿子写完,反复修改定稿后,在誊抄到方格稿纸上。

前世的时候,李天然就听说过,投稿最好是写在方格纸上,若稿件刊用的话,编辑修改起来也方便,算行距,字数也好计算。

时间一晃到了周末,李天然拿出杂志开始一本本的看。

《读者》应该是其中发行量最高的吧,刊登的文章涉及到文学、艺术、评论、故事,联系生活的科普小品、心理咨询。

不过主要刊登的是其他报刊、书籍已发表的精彩文章。

《青年文摘》也是一样,可以自己投稿也可以向杂志荐稿。

荐稿中需要注明文章的原作者信息、原文出处及日期。杂志社决定收稿后会根据既定标准向原作者、出版单位支付使用费,向推荐人支付推荐费,也会有30-50的收入。

但是肯定收的就少了,全国各地投稿的人也多,竞争太激烈。

《读者》、《青年文摘》都是半月刊,看这些杂志可以拓宽视野,李天然打算有钱了也去订阅一下。

这个时期正是纸媒的巅峰。杂志在书店里都卖的特别好。这个时候大家都没有手机,都在各种杂志、书籍中寻找精神食粮。

《故事会》主要是以发表反映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故事为主,同时也兼收并蓄各类流传的民间故事和经典的外国故事。

《故事会》主要有法律知识故事、开卷故事、外国文学故事鉴赏、网文热读、幽默世界、新传说等栏目。

其实故事会很好看,里面很多好看的故事,人物形象也丰满,口头性和文学性完美结合,每一篇故事都好读、易讲、能传。

在通俗与高雅之间打开一条通道,可惜后来不知为什么就被嘲笑成民工读物了。也许是因为里面有许多乡村故事?还是因为它都是有意思的故事,而且通俗易懂?不够高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