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徐元炳和宋星潮、乔玄俭赶来了辽阳,经三人将各项事务详细汇报,朱植也知道了广宁目前的工程营建进度与工厂产业营销,以及财务开支。
自去年朝庭开始分批将旧钞回收,并放缓发行新钞,增加发行铜钱,使得宝钞的市值持续上涨,原本一贯宝钞只能兑换到三百钱,现在已经翻了一倍,可换到六百多钱,而且还在继续上升。
宋星潮作为王府产业大掌事,对此早有预料,去年秋冬趁着大批量往关内批发水泥、皮货、羽绒服、玻璃镜子和器具,灯具顺带卖煤油,以及辽东各种特产等,将货款大量换成宝钞,使王府现存累积的宝钞达到五百万贯,换算价值三百万贯,就算现在全部出手也净赚了一半。
当然王府的库房可不止这点钱,还有铜钱、黄金等库存总值两百万贯,离富可敌国还差一点,富可敌省是妥妥的。铜钱当然是随要随用,可金银必须是朝庭户部发行的,否则就得兑换,若是来历不明的大批量咂向市场就等于是走私赃款,迟早都会被户部弹颏,从而被锦衣卫调查追究。
而朝庭在满套儿金矿开采的黄金,也只是作为存仓以发行宝钞,另外老朱还喜欢用金银锭作为赏赐,市面流通的官府发行金银是非常少的。
朱植有大把钱,要去关内买粮很容易,但王府存粮还有二十多万石,分别屯于广宁、盘山及各护卫仓库,只是辽东都司没粮,朝庭下拔满仓的贡品,打的什么算盘不言自明。
朱植只好先让宋星潮与辽东都司文廷震、赵景柱交接一下帐目,将库房的贡品全部吃下,一半欠帐慢慢给钱粮,一半立即支给宝钞,并从王府调拔五万石粮食抵帐,让辽东都司将去年从征将士的赏钱发下去,随后杨文等人也好率兵北上。
然后再与李芳远详谈,其中犀角、象牙、翡翠、玛瑙全发给李芳远带走,到时再拉五万石粮食回来给辽东都司,另外还有金银锭,这只能通过李芳远或者尼贾亚去南京兑换成铜钱转手给朱植,反正南洋诸国、朝鲜、倭国都使用大明铜钱,但他们自己国内也缺,只能去南京换。
最让朱植头疼的,反而是剩下的一万五千石香料和三十万匹西洋布,这很难一下找到销路。别说女真人了,就算是北元小朝庭也未必能一口吞下,他们能出什么货,牛羊马驴骡和骆驼,其次生皮、人参、虫草、东珠等等,这些价钱都不算很高,现在还可以加上造船的上等木料,同样不值钱,发到辽北去要好多年才能收回,虽有点亏但勉强还能做。
先把经济上的事搞定,打发李芳远回朝鲜后,朱植又得处理军政,主要就招抚辽北女真,建立三个行都司,以及杨木答忽叛乱的军功,即将再征北山女真等等与杨文交接。
这涉及方方面面的事很多,归纳一下就是辽北军政地图、各部族人丁财物册簿及亲厚关系、行政思想方略、行都司规划方案与未来发展纲要,事后是各自上奏,杨文接手得有点忐忑,朱植是甩手得开心,却不大放心,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至于行太仆寺、苑马寺、茶马司、税课司的设立,朱植压根就不想管,辽东关外没什么大城,也没多少人口,他们想找一个合适的大城建办公衙署都难,所以朱植都懒得与严以智、钟继恩等人谈,只让宋星潮给他们递个条子,让他们自己去建牧监、马场和马市,王府照章纳税,但是不管。
这下严以智就傻眼了,他们下辖的牧监和马场办公地,辽东这边只能分设于广宁后屯卫的前元懿州站城,一个周长六里的破土城,驻军都是很勉强,每年都需要辽东都司补贴钱粮,现在就盯着辽河套,看朝庭能咂多少钱投资吧。
三月初一,朱植送杨文、顾成、何福三将率辽东都司一卫五千六百骑马军北上,他们至五国城后,由杨文坐镇,继续处理朱植去年未完成的卫城斟探选址及卫所军将任命、兵员选拔等事务,而顾成、何福会合周兴为副手,打完北山女真得就此留驻,只有杨文会回辽阳主事。
回程途中,朱植让徐元炳、乔玄俭护卫着黛文等女眷横穿辽河套,抄近路回广宁。先派人去盘锦城送信给高文泰,让他从前护卫挑选三个百户队及家属,并配备三个月的粮草物资,选取得力可信的千户一名带队,准备去耽罗岛先立下据点。而朱植自己则带着宁庸、宋星潮、侯二等三百骑直下平山炼油厂。
这里现归盖州卫官兵负责炼油,辽河口采油海运过来的则是广宁右护卫,出油收款都是宋星潮批文调给,管理越来越规范,对于军卫来说有个营生就行了。但对于朱植来说,他知道煤油、柴油的价值,所以开采规模并不大,严格控制,暂时仅作为照明灯具一起外销,当然以后还能军用。
从平山小海湾码头搭乘运油船到辽河口采油场、辽津千户所大码头、双治子河口小码头及仓库物料场,一路视察再到还没全部完工的广宁造船厂,朱植打算在此住一段时间了。
朱植到的时候正是下午申时,天色还早,前护卫经历司正八品知事、兼船厂提举名叫卢启,年约三十多岁,一张瘦长黑脸显得精明干练。此人原是京城龙江船厂督造欧阳恺举荐,闻讯带着副提举及一大群吏目、典史、厢长、甲长、作头到河边码头迎接,但靠海的河边风大,自然不是谈话之地。
整个广宁船厂长两百丈,宽一百丈,占地约十七万平米,只比朱植的王府小一点,这还只是厂区,造船匠户家属居住区还在厂外周围两三里。除临河一面,其余三面都有一丈五尺高的围墙环绕,墙头有角楼、哨塔、箭塔均匀分布,由船厂内置一个守卫千户队,负责日常治安、防卫、防火工作。
而船厂提举衙署设在北门内,东西区域都是作料库,便于直管料科小吏,而匠科都有厢长、甲长、作头们层层管理,反而不需要盯着。这衙署与地方县衙布局一样,也是四进三列的长形分组大合院,但主要是办公,正堂和后堂都没县衙那么大。
都是一群绿袍官和青袍小吏,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宣布,但为了给造船厂鼓鼓劲,与一帮自己的下属们混个脸熟,朱植还是先在正堂与一帮官吏、作头、大匠们认识一下,闲聊了解一下便遣散了众人,带上宋星潮、宁庸、侯二,随卢启到后堂用茶。
卢启从立柜里取出一大叠公文和简易小船图样放到案头,朱植却没急着看,开口问道:“据说船厂目前在造小渔船给船工学徒们练手,分别是多大的船?载重多少料?”
“百料以下的轻捷划浆小船,按长度有四丈、五丈、六丈三种,都是宽一丈多,不过载重要看龙骨强度和船高,以及船板厚度,就如六丈的大渔船,一般载重八十料,实际可载一百料。在辽东湾,或过金州角近海捕鱼都没问题。”卢启笑着回道。
要带出更多熟练的船匠,先从小渔船起步是比较稳,但这样太慢,得小步快跑才行,于是朱植点点头道:“本王的船厂,所造之船只都是用来海运及备倭,所以要具有深船远航的能力,可依福船、广船、鸟船综合考虑进行设计,平底沙船能进辽河,可以造一点,有造船计划吧?找出来看看。”
“有的!若大船造出来,殿下能让兵部斟验批准吗?”卢启有点担心,很快又从柜子里取出一大叠册簿递上来。
“这些你们不用担心,只管放开手脚造船,但是……必须依令行事!”朱植拿起翻看了一遍,脸色有点不太好看了。按船厂的预计,今年一年将造渔船六十艘,一到三百料运船三十艘,三百料战船十艘,主要是提供小船给王府五护卫军余组成的运军和捕鱼队。
依照册簿归纳,造船车间的分组,并不是按民用军用,渔船战船来区分,而是按龙骨选用、船体长度大小来分的,这就显得很不合理。
比如同是一千料的沙船,民用沙船立二桅,长17米、宽6米、高6米、排水量仅250吨,而官船则立三桅,长27米、宽8米、高8米、排水量有600吨,这无论是龙骨铺设与用料,大小与吃水深、航速什么的都完全不一样。当然,这官船说是千料,实际可载更多无疑,官员们私自夹带走私就是因此而起。
朱植将船厂的官吏与船匠名册、库存用料都看了一遍,暂时不便说什么,但心里已经有了些想法。趁着船厂人工还大量缺少,得立即着手改革重组一下,不然以后人工多起来完全定型后,再想改良就是事倍而功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