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诗在白云山上住了有一个星期,山上气温凉爽,空气清新,远离俗世气息。她住的地方,是白云寺所属的观心禅房,专门给来上山禅修的香客信徒们居住,东厢住男士,西厢住女士,每天早课要走五百阶石阶才能进入寺庙。施诗与这些禅修客不同,她是来这里看望沈珞的,他住的听海禅院,海拔比白云寺还要再高三百米,是一座明代修建的古老禅院,禅院主人法号慧明,白云寺香火不断,听海禅院里却人迹罕至,但谁也不会轻视这座禅院,即使白云寺住持,也会恭谨地唤他一声大法师。
那是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施诗每次去禅院,总感觉时间仿佛停止了流动,只有每日的晨钟暮鼓声响,提醒着光阴的逝去,这让她有些恍惚,不知今夕何夕,那些飞速发展变换的社会和科技,都与这里无关,禅院依然是禅院,一切如旧。
在这个繁华躁动的年代,连出家人都越来越世俗,再难见到慧明这样潜心修佛的,久待在影视公司的施诗,看多了娱乐圈里争相上位的戏码,网络上扯不清的恩怨是非,如今站在山高处,她也能心态淡然地评一句:吃相难看。
用过早饭,信徒们继续上午的课程,施诗拐到后厨,借了口锅炖虫草汤,用保温壶装了,带去给沈珞。沈珞十五岁上山,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整个人就像面条似的,光见拉长,不见长肉,施诗担心他饮食全素营养不够,时不时地炖一些滋补的汤水给他。
从禅房到禅院,台阶将近一千多阶,每天早上施诗都是这么走上去,到傍晚又走下来。
今天走的路上,多了一个挑担的老人,老人已经六十岁了,脚步比年龄不到他一半的施诗还稳健,老人是山下村子里的村民,从他太爷爷起就挑担上山给和尚们送米面,后来战乱中断了,直到他这一辈,太平了许久,就又挑起了这根扁担。
施诗是听海禅院的常客,也碰见老人许多回,知道挑担老人一来,禅院里就有好吃的了,倒不是挑担老人会带什么美味来,而是禅院里烧饭的和尚,会露一手做顿饭答谢老人,老人这么多年挑担上山,不为钱财,为的也就是这一口美味的素饭菜,饭后再同老和尚吃茶说话,日子就这么过去。
听海禅院是一处佛门清净地,也是一处有趣的地方。除了慧明老和尚,另外还有六位修行的弟子,沈珞曾经和施诗聊起,大师兄是一个沉默的人;二师兄出家前是个厨子,进了山门也还是管饭;三师兄是个话痨,平时带他修行最多的就是三师兄;四师兄来历成迷,据三师兄的话说,他浑身是血地倒在山门前;五师兄虽然按辈分是师兄,但年纪不过八岁,是老和尚收养长大的一个孤儿;沈珞辈分最小,大家都喊他小六。
今天的午饭,二师兄做的是野菜油泼拌面。油是村民们自家榨的香麻油,油里爆炒的是刚从山上采来叫不上名的野生菌菇,和一种叫做鸡头米梗子的野菜,炒得鲜嫩喷香。面条是现揉的手擀面,汆熟了盛在碗里,先盛一大勺野菜菌菇在面上,再淋一小勺熬了许久的姜蒜辣子油,油烹得滚烫,泼在面上发出刺啦的声响。面条拌匀了,油汪油汪的,辛辣味更刺激出野菜的鲜,老人挑了一上午的担,吃这个既对胃口又补充体力。
吃过午饭,众人回卧房歇午觉,老和尚同老人在屋内泡茶。
施诗坐在禅院外的一处石凳上,这里有一小片空地,是和尚们整理出的菜园,既有可食的蔬菜,还有些观赏的花草,山岩壁上有小股的山泉流通,岩壁边阴暗潮湿的土地上长着几株铃兰,此刻开得正盛,雪白的花铃铛倒挂在绿枝上。这些铃兰全是沈珞种的,施诗有时候觉得,这小子其实是上山来修行种花的吧。
沈总信佛,沈珞年幼时就曾随母亲见过慧明,老和尚说他很有佛缘,气得沈璎扯着嗓子大哭,要把那和尚赶走。只是那时候没人想到,因缘际会,沈珞竟然真有出家修行的一天,他说这是为了母亲,念三年经文尽孝,如今三年将满,施诗正是来带他下山的。
施诗同沈珞的第一次见面,在他十二岁那年,沈母招她为私人助理,在安排工作行程之余兼顾家庭。她拎着包跟随沈总走进沈家大宅,人生第一次见到,三层的小洋房里还装着电梯。就在她提醒自己,收起惊诧,管理好面部表情,不要像个初进大观园的刘姥姥时,两个长得天使一样的少年和少女出现在她视线内。
沈璎一身米白色的长裙,留着长长的大卷发,好奇地看着她,露出一脸傻笑,蹦蹦跳跳地走近她,也不害羞,说了声:姐姐好,然后盯着她开始一长串嘿嘿嘿的傻笑声。
施诗心中一颗大石头落地,她长在一个漂泊的家庭,因为家庭原因,二十岁就已经在社会上浮沉了好些年,做过数不清的工作,见过数不清的人,而眼前的这个女孩,应该很好相处吧。和妹妹的开朗不同,哥哥显得有些不同于同龄人的超然,他远远地站着,一双眼睛宁静清澈,默默地看着她,嘴边挂着似有似无的笑,便算是欢迎了。
如今六年过去了,施诗坐在这个宁静超然的小院外,看着一株株铃兰随风摇曳,突然有些感悟,或许他真的是个有佛缘的人呢?
“嗨~怎么一直坐在这发呆?”
“欸。”施诗转头,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一个清秀少年正骑着一辆小龟电瓶车,一路晃晃悠悠地骑来。这少年一身浮夸的袈裟,镶着金线边,半长的头发在脑后低低地扎一个小揪,飘逸的八字刘海被风吹散在脸颊两侧,高挺的鼻梁上半挂着两片圆圆的黑色墨镜,露出墨镜后面一双似笑非笑的桃花眼。车行至施诗的面前停下,少年提起车底上放着的水桶时,露出腕间戴着的鎏金佛珠,明晃晃地挂在雪白的肘子上,好一个富贵俗气的和尚,却偏偏让人讨厌不起来。
施诗不禁扶额,心中那个宁静的少年,究竟是怎么长成现在这副浮夸的样子!
来人正是沈珞,又说道:“早上的汤都喝完了,壶子也帮你洗干净了。”
“放着就好。”
“刚才去山上的泉眼那打了点山泉水,正好回来泡茶。”
“有山泉水,给你师傅也带点去。”
“早带去了,老和尚咸淡都尝不出了,喝茶倒是嘴挑。”沈珞笑道,师傅在他嘴里,总是老和尚长老和尚短,少年老成的五师兄总说他对师傅不敬,慧明法师自己却不在意,乐呵呵地听他喊着,笑得露出缺了牙的牙龈,和某颗平时总是深藏不露的大金牙。
“花开得真好,会养花的人有福气。”施诗和他闲聊,语气中有点羡慕,她的童年挣扎在生活里,精致和风雅与她无关,如今缓过了劲儿,却早已经没了那份逸致。
“哪是我养的好,只不过这里的环境适合铃兰,挑适宜的花来养,偷懒罢了。”
“会偷懒的人最有福气。”
沈珞一边泡茶一边点头说道:“好吧,竟然你这么坚持,我就认了吧。”
施诗嘴角微微笑了笑,“小璎说她去参加动漫展,认识了一个新朋友。”
“是么,她走到哪都能认识人。”
“是呀,她还给你买了很多礼物,叫我赶紧给你部手机,她好随时能联系你。”
“禅院里没人用手机,让她有话自己上山来说。”沈珞笑道。
“她是想来,给我拦住了,这几年公司里事多,行业不好做,我让她去剧组跟着好好学。”
“尝尝。”沈珞将茶倒在闻香杯里,上面扣上一个小碗杯,手腕翻转顿时乾坤颠倒,闻香杯在上碗杯在下,茶水转到了小碗杯里,最后沈珞将一套茶杯放在施诗手边。
施诗先拿起闻香杯放在鼻尖,一股雨前龙井的清香残留在杯里,放下闻香杯,再端起碗杯里的茶水,正好一口饮尽。沈珞手肘靠在石桌上,托着下巴,目光定定地看着岩壁上的铃兰,缓缓回道:“她倒是正经做起事业来了。”
“正经事业还谈不上,差点把剧组都掀翻了。”施诗想起沈璎和傅颖娴这茬,又感到头疼。
沈珞笑得前仰后合:“不愧是我妹妹!”
施诗叹气,“那你呢,马上就十八岁了,什么时候跟我下山?”
“我么,随时都可以呀。在山上念了三年的经,我能感受得到,山下的女施主们都很寂寞把,需要有人为她们念诵一出桃花经,好普渡凡尘众生。”
施诗满头黑线,一是没想到他这么爽快就答应,二是不敢相信耳边听到的话,这是修行之人该说的话吗?然而沈珞的眼神很真实,仿佛透着清澈的光,折射出眼里的一丝丝笑意。
“真的吗?真的返俗不再回来了?”
“嗯,这个嘛。”沈珞慢悠悠地给自己倒了杯茶,一饮而尽后说道:“要是你们嫌我念经太烦赶我出来,那我也只好回这里了。”
“怎么会!”施诗听生怕他又改变主意,立刻一掌拍在他肩上,“别来超度我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