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明宣在太子妃跟前说的那一番话传的沸沸扬扬,让太子妃大怒,她之所以没避开明宣,也是想着让明宣知道一些事情,免得以后被坑了,可谁知这次被坑的是她。
太子妃雷厉风行的把自己身边的人发作了一番,凡是有问题的都送到了慎刑司,那个把明宣说的话传出去的小太监也查了出来,让太子妃十分恼怒的是,这个小太监是王府里的旧人,据小太监招认的,早好几年前,他就奉徐侧妃为主。
好在这个小太监地位低,接触不到明宣和太子妃这个地位,而太子妃没想到自己顾念着王府旧人,把看似老实的小太监提拔起来以后,竟反被咬了手。
这件事给了太子妃不小打击,也让她的心思开始关注起了安静了多年的后院。
太子妃不过是因为初初进宫,一时只顾着宫中事务,没注意到东宫后院几个妾侍的不对,但眼下把目光放过来以后,就算是差点钻了空子的徐侧妃,也不是太子妃的对手。
太子妃首先向建元帝与太子请罪,说自己没有尽好东宫主母的职责,请求建元帝收回管理宫务的权力以及凤印。
建元帝与太子自然不肯,他们当然知道这是太子妃遭人算计,就算是建元帝,对太子妃没有管好东宫内眷的事情有些不满,但也清楚,这个太子妃可比前头被废的那个要好得多,宫中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因此建元帝对那个闹出乱子的徐侧妃更是不喜,建元帝甚至也脑洞大开,怀疑是不是自己后宫哪个不安分的,联合那徐侧妃故意设计太子妃,以夺取宫权,鉴于此,建元帝更是不可能收回宫权。
建元帝下旨安抚了太子妃,赐下了诸多赏赐,还赞太子妃乃内外命妇典范。
太子妃在和徒显谦说起此事的时候,也心有余悸,道:“这次妾身倒是多亏了明宣了,还好父皇没有怪罪,否则妾身真的无言见您与明宣了!”
徒显谦安抚道:“不必这么说,我和明宣都不会怪罪你,只能说这次疏忽大意了!”
太子妃见徒显谦没有怪罪自己,心中松了一口气,但对此事的始作俑者徐氏,真是厌恶到了极点。
想到徐氏,太子妃毫不讳言,道:“殿下,妾身想放一些到了年纪的宫女出宫,为父皇祈福,徐氏那边的奴才伺候的也不成样子,妾身也想一道放出去!”
徒显谦不意外太子妃杀伐果断的模样,这皇宫之中的危险更为致命,若是不解决,谁知道会不会有一天重演。
而且太子妃显然是想斩断徐氏在宫中的臂膀。且徐氏也触及到了自己的底线,徒显谦点了点头,道:“这些你自己做决定就好,徐氏那边,也不用顾忌。”
徒显谦不太相信徐氏有这般头脑,狠狠地算计了明宣与太子妃一把,但这次未免太过巧合,又在太子妃身边抓到了徐氏的人手,不管是徐氏真的是幕后黑手,还是说有人借着她的手针对太子妃与明宣,徐氏都不无辜,这般情况下,让徒显谦因为与徐氏之间的那点情分放过她,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太子妃见徒显谦对徐氏并无留有情意,心中也松了口气,虽说当年徐氏之所以被提为府里唯一的侧妃,只是因为诸多巧合,太子对徐氏并无什么另眼相看之意,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太子对待徐氏未尝没有情分,太子妃并不希望徒显谦真的对徐氏手下留情。
得了徒显谦的允许,太子妃开始针对徐氏,顺带清理东宫,之前太子妃只把自己身边的人清理了一遍,这下已经扩及到几乎东宫所有人,一时间东宫人人自危。
太子的诸多妾侍们,包括已经被禁足的徐氏,都不禁回忆起了当初太子妃刚进七王府时的雷霆手段,若非后来因为世子的缘故,太子妃才变成如今贤良的模样,可这不代表太子妃真的改了性子,这次显然把太子妃的本性都暴露了出来。
太子妃这次收获着实不小,不过这并不能让太子妃多高兴,只能证明她往日的疏忽。
建元帝这边也耳闻儿媳发威的事情,各方势力受损的人都纷纷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他耳边,他想不知道都不行,可建元帝并不觉得儿媳妇做的哪里不对,有前头那个装作温良大气,贤良淑德的废太子妃对比,如今这个儿媳手段凌厉些,倒也显得能干许多,好歹是未来的皇后呢,总不能学前头那个,试图让各方都满意,这根本不可能,连他这个皇帝都做不到,还不如太子妃这般,恩威并施。
建元帝打定主意支持儿媳的行为,顺带着想到如今皇宫里,自从废太子逼宫被废以后,各路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想了想,建元帝便下了一个命令。
太子妃这边刚把东宫有问题的人梳理了一遍,该放出宫去的放出宫去,该送慎刑司的送慎刑司。可是没想到这边还没忙完,建元帝那边竟然又托付了她一件事,把皇宫内各个宫室里,到了年纪或者有问题的人都给放出宫去,用太子妃先前为他祈福的名义就可以。
这下可把太子妃吓了一跳,要知道她虽然拿到了凤印,可名不正言不顺,太子妃根本不敢动用凤印,只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地方动作,更别说插手建元帝后宫的事情了,可这次建元帝明言下旨,让太子妃这么做,无疑是把皇后的权力提前放给了太子妃。
且不说太子妃诚惶诚恐,找太子商议对策,随着建元帝这个旨意传开来,皇宫之中,尤其是建元帝的后妃们,生育皇子的众位妃嫔来说,这个旨意无疑是晴天霹雳。
要知道就是当年备受宠爱的废太子,他的废太子妃也没有插手过建元帝的后宫,且不说当年的废太子妃究竟有没有这样的野心,但她根本不可能这么做。因为根本没有这样的例子,让儿媳插手长辈后宫的!
这下不只是东宫相关人士议论纷纷了,京城各大家族都把这件事当做了一个信号,皇帝彻底放权给太子的信号。
有人欣喜若狂,有人心中惊恐,也有人无关痛痒,这是这段时日内,京城之中的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