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香江人报》纸连载同名小说叶问的第一天。
梁根说服了报社老板,在报纸上刊登这篇小说,为此也是做了保证的,一旦小说成绩不理想,坏了报纸的销量立即开切。
林宇开头不需要稿费,后期再收取,到时如果有助于报纸销量,还不是往高价喊,当然是要和写手梁根五五分成。
《香江日报》最新一版的报纸已经下发到各个报刊亭。
林宇虽然心急小说是否受欢迎,但是也知道头几天销量应该看不太出来,所以再想知道也急不来。
某个报刊亭前,
林大有来买报纸,
林大有是香江的一个普通上班族,他每天的日子就是早上八点上班,然后九点下班,每天工作六天。
所以工资很高,也很累,他会在每天早上坐公车的时候看看报纸,这是难得的休闲时光。
“运叔,来一份《大华日报》!”
“好勒!”报刊亭里的老头说道。
运叔除了拿给林大有他要的《大华日报》,还给他推介一份新报纸,“大有,今天《香江人报》刊载武侠小说,是关于大宗师叶问的,就是那里那个。”
运叔指的是公交站台的灯牌位置,林大有瞬间明白这个叶问是谁。
不过,他的关注点不是这个,“武侠小说,那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武侠这个概念。
这个概念虽然早已在1902年就被梁启超提出,但是流行并不广泛。
因此林大有好奇之下就花钱买了一份。
《香江人报》上头版就是以香江人自己的第一部现代武侠小说自居。
这个敢自称第一的胆子也是让林大有瞬间来了兴趣继续往下看。
开篇就是故事背景介绍,
“广东佛山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尚武成风,吸引各门各派设馆授徒,促进武术文化交流,令佛山成为闻名的武术之乡。却说在佛山当地,有一少年郎,谓之叶问。”
第一篇是叶问拜师学艺的片段,开篇就是一个高富帅的公子哥为了习武而追寻良师,并以此引出一个藏在普通人之外的武术世界。这里有形意、八卦、意拳等十八般武艺,和刀枪剑棍十八般武器,各有各的特色,是热血男儿向往的“江湖”,有争斗也有情感,有黑暗也有光明。
林大有很快便沉浸了进去,翻到另一面发现已经没了,只是在主页刊载了两千来字,看完的时候还念念不忘。自言自语道:“也不知道叶问拜师成功没有?”
叶问的师傅陈华顺为了考验叶问的诚心设置了三道考验,林大有对于叶问之后的情况心痒痒。
当他抬起头来看看周围的景色,他才发现自己坐过了站,连忙喊道:“师傅,停车,停车!”
今天早上和林大有一样沉浸在这个玄奇武侠世界的不在少数,这个“江湖”看似离我们很远,但是又很近,和普通社会既有区别也有相似之处,让读者很有代入感。
前面几章为了吸引读者注意所以直接放在报纸上原先头版的位置,这自然是极为浪费的,毕竟这是报纸而不是小说期刊,之后会慢慢放在副版,甚至另外印刷赠送。
“叶师傅,你回来了,你上报纸了!”三姑激动地喊道,
“是吗?”叶问面上却是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自己已经被自己徒弟林宇传得到处都是,上个报纸没啥稀奇的。
他虽然不会自夸,但是傲气也是有的,颇有不弱于人的风范,所以对于林宇的宣扬坦然受之。
三姑把桌子上的报纸递过去,然后在一旁不由自主地絮絮叨叨,
“叶师傅,没想着你武术这么厉害!”
“叶师傅,你拜师后来怎么样了?成功没有?”不过三姑马上反应过来,拍了一下脑袋,“瞧我问的,没成功你怎么还会这么厉害的武术。”
三姑的话实在有些多,热情得有些过分,有些成为叶问中老年迷妹的趋势,换成现代应该被叫做妈妈粉吧。
叶问顺着她指着的地方看过去,正版的大版面里就写着他的稿子。
一篇描写他早期拜师学艺的文章。
叶问细细读来,近四十岁的人,脸上都不由自主有些红,虽然上面的很多都是实际发生的事情,但是文字表达方面实在有些宣扬得牛逼哄哄。
梁根的文笔好是前提,最重要的是林宇的爽点把握得好,他会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给梁主编修改,我们要的就是直白和爽文,文章节奏安排紧凑,时不时还按规律安插一个爽点,读起来酣畅淋漓。
这么一篇在后世的林宇看来都爽的报表的小白文在现在这些的香港民众看来是十分新奇的,特别是热爱幻想的热血青少年,而学武的主力就是他们。
在后面,林宇还漫不经心地透露“故事改编自现实,叶问师傅是香港咏春拳馆的,地址xxx。”
叶问现在总算明白,梁根和自己的徒弟林宇这段时间都在忙什么了?他们说要把自己写成文章,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旁边的三姑表现比自己上了报纸还激动,叶问有些遭受不住,幸亏自己的徒弟来了,他马上找借口离开去教拳。
在广告之后上门学艺的人就多了起来,在报纸的第一天刊发后还没什么大的改变,但是在发行的第二天,就有人拿着报纸顺着地址找上门来。
林宇安排各位师弟招待,然后拜师的收下,看热闹的自己到楼下待着,找麻烦的赶走。
在大家沉浸在开始当师兄,同门越来越多的喜悦之中的时候,祸事也在悄悄地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