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订单爆了(求推荐票)(1 / 1)非凡猴子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旭,订单爆了。”贾涛在宴会结束之后,兴奋给赵旭打电话说道:“我建议2号养殖场的鸡圈也直接建设成二十座,和林中兔的规模一样。步子可以迈大一点,以现在的公司资金流水完全可以支持,兔圈和鸡圈的同时建设。”

虽然说在宴会上,为了保持和谐,生态鸡没有交易给任何一个朋友,当在私下里,这一批生态鸡还是被两个朋友给抢了,贾涛也知道两个朋友最近在为高端食材忙碌着,一家是一位股东层面的老总办喜宴,一家要举办一个艺术沙龙,邀请的客人都比较注重菜肴质量。

不但这一批的售完了,下一批的一千只也被预定完了,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国民消费能力还是很强的,高端食材的市场还是很大的。

前不久的一遍报道,米国在16年售往华夏地区的龙虾将会突破一亿美金,况且比起米国的龙虾,奥龙和新西龙在华夏的受欢迎程度的甚至更高一些。从这一个单品食材,就可以看出国内这些饕餮们对于吃这一方面还是很舍得花钱的。

“确实要同时扩建了,涛叔可是你的下批订单是真的有点超了。”赵旭看到销售公司发来的订单邮件,快乐并痛苦的说道:“这些订单将近五千斤,下一批最多一千多只生态鸡,可能也就四千出头的样子。”

出栏的一号鸡舍中还有第二批入住的四百只生态鸡,现在并没有的新的鸡苗入住。整个鸡舍现在还存栏两批,总数量也不过两千零五十五只。

鸡实际是长的非常慢的,家里散养一般都要养半年到十个月左右,才会长到三四斤。养鸡场中品种肉鸡两个月左右也能达到三四斤的水准,但这是在品种优化和饲料的加成之下。

养殖场中的柴鸡属于农村土鸡的一种,并不是品种肉鸡,生长发育较慢,这也是其肉质和营养成分更加优秀的原因。

在旭日养殖场通过特殊药剂加成下,在大笔大笔消耗粮食和饲料的情况下,一个半月四十五天左右,生态散养柴鸡的平均重量达到四点四二斤的水平。

时间太短生态还没有张开,时间太长供应上又有点压力,比起林中兔出栏时毛重要达到五斤以上,生态散养鸡达要到四斤左右才可以出栏。

“现在不是还存栏两千只左右,半个月之后捡大的挑选一批。”贾涛哈哈笑着说道:“反正是订单我给你拉来了,供货量不足的问题,你自己要想办法解决。”

十月初新的一批出栏,按照新的销售方式,林中兔总计净重两千一百多斤,销售万九千百多元,生态散养柴鸡总计净重百二十多斤,销售了四万五千三百多元。

看上去似乎,生态鸡的经济价值更好一些,但是不然,因为生态鸡的养殖时间比起同批次的林中兔要多一半。

三个月可以养殖两批生态散养柴鸡,但可以养殖三批林中兔,总的计算下来生态散养鸡的毛利润比林中兔还要差上五六万元。

现在开工建设的只有林中兔的养殖圈,二十亩左右场地,将会建设成二十二个跟现在兔圈标准相同的养殖圈。养殖规模直接翻了四倍,同时存栏量将会有一万两千只,一年出栏出栏十五万只,营收能够达到两千多万元。因此,最近除了种兔,赵旭只把重心放到了林中兔养殖区上,之前划分的养鸡舍区域准备在兔圈结束后开工,但按照现在的生态鸡订单情况,鸡舍也要同时上马了。

“好的涛叔,我接下来会同时把鸡舍扩建起来。下一批订单尽量凑齐,销售公司那边还要多麻烦你了。我现在挺忙的,可能最近一段时间去不了省城了。有什么问题,你和我三堂哥一起商量,确定不了的即时联系我。”赵旭也高兴的对贾涛说道。

无论怎么说,新产品的成功,也让赵旭挺高兴的,一年之后,自己成为千万富翁不是梦。

挂断电话,赵旭喜滋滋的去找建设兔圈铁棚的刘平去了。至于销售公司的情况,除了待审批的屠宰场,赵旭已经完全交给三堂哥赵金军和贾涛了。

由贾涛负责销售渠道,堂哥掌管财务和送货,出不了什么乱子。每批次的销售金额都是现场当天打款。

销售公司再把收到的货款,按照分成比例,打到养殖公司的对公账户上,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三天。

“叔,真的要介绍给别人吗?我们再招十几个人养鸡舍的活也能接。”一旁的年轻小伙着急的向旁边的壮硕中年年子劝解道。

刘平年轻的时候出去学过一段电焊技术,结婚之后一直跟同乡人干活。最近几年农村流行起来了房顶搭建遮阳棚,就慢慢的攒起了团队,固定的有三个人,偶尔有主家着急工期的话,可能临时会再招一两个,所在村子就在合阳小组的后边,接的工程也都是这十里村的,房顶上瓦棚,搭建猪圈,搞铁硼,反正与电焊铁棚、铁瓦相关的小工程都能上手。

农村这样的小团队也有很多,平时可能是竞争对手,有时候可能是承包人,有时候可能是工作人员。按日付工资,有活干就行了。规模不大胜在灵活。

之前一号圈中兔圈和鸡舍都是刘平承包的,赵旭和父亲认为工程质量还不错有都是熟人,这次二号场的兔圈工程就又交给了他。二十二座铁棚也让他三四人的小团队,吸收膨胀到十七个人。五个小工负责铁料的切割和运送,另外十二个人包括他都是焊工师傅。团队虽小,但也分工明确。

五天的时间已经搭建好了三个养兔圈的铁棚,后续在工人熟悉之后速度会加快,下一个星期甚至可以搭建起来六座,这样按时完工是没有问题的。

承包这次工程,刘平自己也十分的有干劲,比起给户家焊铁瓦的精打细算,这次工程一个月比之前一年挣的都要多。

因此对于手下人员工作的质量,也是抓的比较严,焊缝稍微有点不合格都让工人返工重新焊,在保证质量的时候,追求速度,而不是在追求速度的时候保证质量。

接触点焊的不牢固,可能暂时看不出来,但一遇到恶劣天气,加上时间较久之后,就可能出现问题,毕竟整个大棚有三米高,到时候出现财务和人员损伤,还怎么在十里村的接活干,况且刘平还准备等着旭日的下一次扩张呢。

之前鸡舍安排在兔圈完成之后也是他们接着干,可是刚在赵旭过来吩咐道,鸡舍也要马上开工,刘平吃不吃的下,如果不行准备再找一伙人,或者刘平有熟人介绍也行。

电焊不是把焊条点在连接处就行的,有的时候看着是在连接处焊了一圈,但是技术不到位,都是虚焊,一承受力,就分开了。所以,现在刘平是比较纠结。

附近的小团队都被自己吸收完了,就是再招人,也就两三个,也不顶用,如果找之前认识的较大团队的领头人,利润至少要分出去一般。

“找别人吧。我们已经到极限了,附近较熟的焊工都招来。何况你和小光的技术都还没出师,只能焊些非承重件。再扩招下去,我担心质量出问题。”刘平皱着眉头苦闷的说道。

这样等于是和别人合包工程,另一伙的领头人肯定也要拿大头,只借人的话,人家肯定也不干。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下定了决心,刘平就准备联系另一伙人,之前还在他手下干过活,他的团队也是刘平所知里边较大的了。

“好了,赶紧干活吧。”刘平挥手对着侄子说道。整个团队合格的师傅也就九个,还剩下三个是学徒,接触电焊的时间不长,现在虽然没有学徒一说,但两人的工资比去其他师傅确实少了一些。

最近团队赶工做的也比较累,再加快下去,肯定出问题。有了决定,刘平的心情也就平静轻松了下来,招呼侄子赶紧干活,不要再劝了,刚才是拿不定主意,找侄子谈谈。

赵旭不清楚刘平的纠结,就是知道了也不在意,如果刘平吃不下并且找不到新的合作伙伴,赵旭就自己找了,虽然要花上点时间,潘店镇可能没有,但整个文舞县比较大的工程队还是有很多的。

都是熟人,并且对于刘平的工程质量很是满意,以后真的出现返修问题,也能找的到人啊,所以通知了刘平一下,之前是说交给他做的,现在没了,赵旭也怪不好意思的。

农村干活都是这样,没有合同,都是口头承若,一般都是诚信老实人,当然偶尔也会碰到奸诈之辈,但这种人一般只要打听一下,就能听到风声。

交给熟人的好处,就是不用留下来监工,整个五十多亩场地,虽说不是全部开工,但同时建设的地方也有四五处。

在边界处搭建围网墙的,整理河道和储水池塘的,搭建兔圈铁棚和养殖区围网的,建设二层钢制别墅,搭建活动板房的,来一次赵旭起码要转上一圈,看看工程进度,以及是否符合要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