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丈夫吴晓这段时间很烦恼。
从前都是吴晓对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事从不过问,当个甩手掌柜,卓越既要忙工作,又要带孩子,而现在卓越在医院里日日夜夜抢救病人,所有的家务都落到了吴晓头上。
卓越不在家,家里几乎一团糟,处处鸡飞狗跳,吴晓觉得忧心极了,他这才明白,地板并不是自己就能变得干净,一餐饭也许就要忙活一上午,带孩子比上班还累,他开始怀疑妻子卓越是个超人。
人到中年,时间被慢慢掰碎了,一块给父母,一块给孩子,属于个人的时间越来越少,生活必须安排得严丝合缝,才能够维持正常运转。
现在好了,计划开了个小口子后,牵一发而动全身。再加上一个充满奇思异想不确定性的小孩在眼前晃,一切都被打乱。
延期开学似乎成了压倒老父亲老母亲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可现实就是这么不容商量。
吴晓原以为,那只是短暂的别离,一切可以从容应对。
因为传染病,学校延期开学。无人帮忙带娃的吴晓,瞬间经历了一次情绪的崩溃。
意外从不商量,接踵而至。妻子卓越在大年初一便取消假期,开始加班,短期内是回不来了。
照顾7岁的女儿的任务,落在需要天天加班的吴晓一个人身上。
吴晓年近40岁,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基层。大年初二不仅白天没休息,晚上在家值夜班一口气工作到初三早上7点。
7点半躺下,10点,女儿把他摇醒了,说,爸爸,我本来不想叫你的,但我实在饿得不行了。
睁开眼,工作便铺天盖地涌过来。但当务之急是先把女儿喂饱。上午,他让她喝了碗小米粥。中午,他做了萝卜炖牦牛肉。汤没喝完,晚上就用菜汤下面条。
冰箱是满的。妻子出发前特意叮嘱过,要每天给女儿煎枚鸡蛋。可他既没时间弄,也弄不好。他平常几乎不做饭。
那天,他想起因冰箱过载而被发配到窗台的两只猪蹄,拎起来一看,臭了。一起臭掉的,还有两盒包装严谨的法国鳕鱼,标明了需要零下18度冷藏,他根本无暇看这些,随手丢在了阳台上,心想这温度,总在零度以下吧。
他只好炒了盘四季豆,被女儿吐槽:“你炒的四季豆只有四季豆的味。”
他努力维持老父亲的尊严,说:“四季豆可不就是四季豆的味儿?”这顿饭之后,他开始接受叫外卖了,都是妻子给叫的,为了确定孩子饮食平衡。
1月29日,正月初五,人们待在家里。就连往日热闹非凡的楚河汉街,也安静了下来。
吴晓在电话那头咳得厉害。跟传染病无关,他咳了快两年了,最早找的是业内叫得上名的一位专家看的,没什么效果,但也无大碍。
可特殊时期,咳嗽声隔着手机也令人提心吊胆。12月下旬,他特地去一家口碑还不错的医院做过彻底检查。胸部CT、过敏试验、哮喘测试……一个个测下来。
医生说,你没问题,那咳嗽大概是咽炎加胃炎加那些杂七杂八的炎症引发的。
苦恼并不罕见。微博上,一位江苏妈妈延迟两天上班,但她的孩子延迟一周开学。她上班了,孩子不能放羊,家里老人来帮助带娃,她担心坐火车时感染,把普通座换成了一等座,仍然提心吊胆,人到中年真的难。
另一位岳阳的妈妈在微博上呼唤延迟上班,不然她就得在大年初七带着两个孩子从岳阳坐高铁去广州。孩子的幼儿园倒是延期开学了,但她得正常上班,“孩子咋办啊”。
人人都在熬日子。时间一长,从前严格约束孩子的家长都“佛系”了。
吴晓的邻居方静就改变了对孩子的要求。第一,让孩子敞开了睡,反正“起来也没什么事做”。第二,电视机敞开了看。
她有两个孩子。大女儿9岁,小儿子3岁。过去,他们一家在北京生活,她是一家著名互联网企业的开发测试工程师。2017年年末,女儿上小学,她辞了职,成了全职妈妈,举家搬回丈夫的家乡——江城。
前两天,学校的通知还没下来,她想,开学时间最好多延长些。“如果3月份开学,我都会很担心,每天孩子上学,我可能都会提心吊胆。”
她要操心孩子,还要操心远在新疆的父母。2020年1月初,父母来武汉看她,13号回老家,刚回去没两天就被拉去隔离了。
相隔甚远,触不到摸不着,她每天都很焦虑,担心老人免疫力不好,被交叉感染。她打了好多电话回去,像提醒孩子那样反复提醒他们,要注意,不要不当回事。
但父母更担心她,毕竟,她在江城生活,离传染病更近。前几天,她听说女儿班上一位同学的爷爷因为传染病去世了。
她震惊、压抑。这种感觉跟她在手机上刷到的死亡数据不一样。她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数据,上涨的数字让她心里拔凉拔凉的。这次,死亡降临在她认识的人身上——那是她孩子同学的爷爷,就住在她家附近。
她后来也安慰自己,那位老人原本心血管就不好,所以才没能撑过去。但她还是不让孩子出门了,买菜的任务交给丈夫。
他出门必须戴口罩,回来要用酒精把身上的衣服、购买的东西都喷洒一遍才能进屋。
延期开学确定后,家长们的矛盾焦点迅速转移到如何让圈在家里的“熊孩子”尽快“放电”。
小孩能量充足。“就跟那个手机电池一样,我们像老手机快不行了,充半天才有一点电。她稍微充点电马上就活力爆满了。”老张的经验是,“你必须不停地消耗她,不停地消耗她”。
他在家办公,领导等着他汇报,手下等着他布置任务,他顾不上女儿,只好催她去写作业。
幸亏平时兴趣班报得多,这会儿不愁没作业写。女儿写得慢,不专心,写着写着玩起来了,他就吼她两句。她又写,写一会儿又走神了,他就再吼她两句。
大人孩子都关在家里,亲子矛盾不断激化。吴晓的另一个邻居大刘的女儿3岁半,她每天在幼儿园的家长群里填孩子的健康状况时都叹气,不知还要填多久,幼儿园才能开学解放自己。
孩子不能出去玩,无法有效“放电”,不好好吃饭,也不肯睡觉。最长的一次哄睡两个小时,讲了10几个故事,孩子眼睛还是冒着精光,满床打滚,提出各种要求,“折腾的我哟,抓心挠肝的,恨不得殴打老公一顿出出气。”
出不去,也没有玩伴,女儿觉得委屈,就会提各种无理要求,大人开始还好言相劝,回合多了,孩子在地上哭着跳脚,大人忍不住开始吼,一片鸡飞狗跳。
每次闹完,大刘都觉得很惭愧,反思自己不是好妈妈。没过一会儿,听到楼上也传来孩子的哭声和大人的吼声,她的心态立刻就平和了。
吴晓的同事李怡则和丈夫教会6岁的儿子玩他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套环、蒙眼睛摸瞎子。实在无计可施了,夫妻俩教孩子玩斗地主。一天3把,时长40分钟,女儿如今已经会理牌了。
当然,学习也不能落下。李怡给孩子制定了学习计划。语文、数学、英语、读书、画画、做手工、做家务。全套流程走下来,大概3小时,学一会儿歇一会儿。
孩子抗议:“妈妈,你给我布置的作业太多了,我每天学习的时间太长了。我要跟你谈一谈。”
李怡问他:“那你知不知道一天有多长时间?”
“不知道。”
“一天有24小时。”
“24小时是多长时间。”
李怡就给他画了个圆,把他每天的学习时间用阴影标出来:“你看看,你每天学习的时间还长吗?”
“不长。”
“这样的话,你还有什么想表示的吗?”
“没有了。”
一场抗议就这样被段位更高的老母亲消解于无形。李怡坚信,只要他认真学,时间很快就会过去。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要学的东西已经很多。“哎呀,现在的孩子,竞争都挺大的。”
“其实做小孩好累啊”
做作业成了无处可去的学生们最重要的寒假课题。
1月24日一早,网易有道精品课宣布向江城市中小学生免费送课程。两天后,赠课范围扩大到全省。1月29日,范围再次扩大,覆盖全国。
这一举措最初被网友戏称为“提供免费寒假作业”,甚至遭到“群嘲”。但群嘲并没有妨碍报名咨询数量的激增。截止1月28日,有道累计收到超过6万名湖北学生家长的报名咨询,赠送课程超过12万份。
从反馈来看,初三、高三的学生反应尤其激烈,“对他们来说,yiqing会结束,但中高考是始终在那儿的。”网易有道副总裁刘韧磊告诉谷雨实验室。
小苒是湖北省一家重点示范中学的高三文科生。她在微博上看到各省延期开学的消息,第一反应是安心,可以再休息两天,她很开心,当然也掺杂着恐惧。
她家有两例确认感染的病人。她害怕病情无法得到及时控制,开学时间遥遥无期,影响复习进度和高考。
出不了门了,她天天在家写作业。可是,“一直写好无聊啊,我在家都闲得长蘑菇了”,她说,“其实做小孩好累啊”。
孩子只是累,家长的心情更复杂。妈妈抱怨学校不赶快发延期开学通知。奶奶也跟她说:“不行咱就先不去!啥都没有命重要!”
江城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工处主任周珂意识到形势严峻是从1月20日开始的。按原计划,高三学生1月22日正式放假。但那天,老师们接到通知,21号不上课。
通知来得突然,影响到高三,这让她意识到,传染病比想象中严重。那天下午,周珂照例去学校走了一圈,做最后的安全检查,发现已有学生戴上口罩。
很快,学校决定为1000多名高三学生上线网课。1月30日,学生们在线上开启了新学期。
周珂远在南京的朋友徐徐——一位高三语文老师给她发来一篇名为《特殊时期如何自学》的文章。她转发到家校联盟群中,不少家长对她表示感谢。
这样的文章,她也想写,可她的两个孩子接连发烧了,这让她有点紧张,抽不出时间来。据她判断,孩子们只是普通发烧,问题不大,她就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家自行为孩子退烧。她不是那种焦虑的家长,稳定的情绪通过电话听筒传过来,但现在,她正在为其他焦虑的家长忙碌着。
那篇文章是徐徐1月27日写的,在他的个人公众号上发出,阅读量很快突破了10万。他知道家长着急。学校做了延期开学的通知,立刻有家长问:“孩子在家里玩手机怎么办?”
家长一直都比较焦虑,家长优秀,就容不得孩子不优秀。“很多高学历的家长实际上是在帮倒忙”,看到孩子动一动、玩一玩,就开始“说教”,“就认为到了我这个年龄了,我功成名就了,你现在要学习,让孩子觉得自己变成了家长维护面子的工具,这是孩子们非常反感的。”
他写文章的目的有二。一是让孩子们有自觉意识。二是希望家长们别觉得自己倒霉,抱怨、焦虑,把焦虑和恐慌转嫁到孩子身上。
他在文章里写道,“家长不要一边自己玩手机一边宣泄焦虑,也可以静心读读书……即使不能榜样示范,至少可以营造安静的氛围”,“我加这一句是让家长们意识到,你光说教是没有用的,你要表现出对知识的热爱,终生学习,不然的话孩子说一句话,‘你看你原来读了个博士,现在你不读了,你也不学了,你现在光想赚钱了’,对不对?”
很多家长提到了2003年,17年前,他们多数还没有为人父母,心态要放松得多。
那年,李怡在大连上大学,窝在宿舍里,一周没洗脸。现在不一样了。洗完脸还得敷张面膜,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护肤。
有了孩子,她格外在意卫生。有天晚上,孩子非要上同伴家玩。她就仔仔细细地询问对方的家长,有没有过出门记录,防护措施是如何做的。又把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交待给对方。
那年,徐徐在河北衡水一处城乡结合部的中学做初二班主任。班主任每天都要给孩子们测体温。如果达到38.5度,就要把孩子送去医院。
有一天真的遇到学生发热,他上头的领导都不愿送那孩子,要他送。他心里很矛盾,不送吧,对不起孩子,送吧,自己可能有危险。
他想了个办法,让孩子在他前面100米的地方走,他在后面跟着,这样把孩子送去乡镇医院隔离了。结果,他一回来就发烧了。
他感到大难临头。学校没隔离他,一个萝卜一个坑,把他隔离了,就没人给班上其他学生量体温了。领导安抚他,说:“如果传染,我们一起死,你不用害怕。”好在第二天,他烧退了。这时他才想,头天之所以体温高,大概是因为外面晒的,外加气的。
现在不会了。“现在城里的孩子都像宝一样,人家家长已经做得比较好。”
2003年,北京海淀区妈妈王琴的女儿刚一岁多点儿。这两天她和几位家长在群里聊:“属马的孩子也挺倒霉的,一岁多的时候2003年,这今年高考又碰见这个病,你说这叫什么命啊!”
她女儿是艺考生,学声乐里的流行唱法。按照惯例,2月初,女儿就要参加艺考考试了。突如其来的传染病彻底打乱了这一切。
大年初一,四川音乐学院的公众号推送消息,考试延迟,恢复时间另行通知。女儿有更多时间复习了,但延期考试意味着在考试前,女儿都必须不断练习专业,那什么时候复习文化课?何况其他学生的复习时间也加长了,那女儿的基础优势就不明显了,竞争更残酷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她陆续收到另外几所音乐学院的延期考试通知。过去这一年,这家人在女儿身上花了10多万元。为了陪伴女儿,王琴2020年年初辞了职,接送女儿上培训课,每次上课时,她都在一旁默默等待3小时。延期考试意味着,她还要在女儿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像女儿这么大时,王琴在家人的要求下报考了财务专业。她对财务没兴趣,工作也不称心。她想着,她的女儿必须为自己而活,把爱好变为事业。
因此,她的对策是以不变应万变。初六,她又带着女儿去参加培训了。好在女儿的声乐培训是一对一的。不像她一个朋友的孩子,学民乐的,有4个老师,要投入的时间和金钱都比她多。她好些天没跟那位朋友联系了,她猜测朋友应该也慌了。
吴晓到现在都没告诉女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寻思她还小,理解不了。他也没跟她说学校延迟开学的事,打算这两天告诉她。但这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需要字斟句酌或为之烦恼的事。
当前最紧要的是,到底谁能来帮他带孩子。从初一到初六,他只出过两次门,都是为了下楼扔垃圾,不愿跟大人分开的孩子都从父亲出门那一刻开始掐表计时,一次用了4分零几秒,一次不到4分钟。女儿伸出大拇指夸他,有进步。
他反复盘算着:2月10日之前,他可以在家办公,这个问题可以暂且不考虑,但2月10号之后呢?如果元宵过后还没有好转呢?
任他再怎么想,他也无法像过去那样严丝合缝地筹备日程、执行安排了。现在,他只能抱着过一天是一天的想法,每天尽力把工作安排好,要求团队里其他人和自己一起努力别掉链子。
而在家里,保证女儿吃饱喝足睡好不生病,就行了。能闲下来喘口气时,他偶尔会庆幸是在互联网公司,公司很人性化地要求尽量线上办公,在技术同事的支撑下,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在家完成。
此时此刻,不管是爱上学的、不爱上学的,喜欢宅家的、想出去玩的,焦虑的、情绪稳定的,所有人的愿望都很一致:特殊时期快点结束,可以走到阳光下,重新开启有序的生活。
前阵子,江城连着下了好几天雨。1月28日那天难得放晴。方静起床看见太阳,真想出去啊。可她不能出去,只能抱着孩子,在阳台上晒一晒。
1月24日上午,除夕的江城循礼门商圈广场上,唯有一个大型装置发出欢腾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