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罐头只是陈麟准备的其中一项军粮,各种咸菜也是,还有一项就是蜂蜜。
自然形成的蜂蜜,有着超长的保质期,理论讲,自然蜂蜜有大约三千年的保质期,也就是说可以无限保质。
而且蜂蜜本身是甜食,又清肺润喉,士兵们也爱吃。
程麟的生产队有很多的果园,本来就有一些人养蜂,现在程麟把蜂蜜全部统收统购,储存起来。
再就是做各种豆豉酱,也用罐子密封,保质期也有半年左右,当然豆豉酱即使层长毛了,其实下面还能吃,因为原本就是用这酱做调味的,吃的量少,不会对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然后就是炒米炒面,以及烙的非常干,里面没有水分的饼子,也能保存十来天还能吃。
程麟在稻田里养的鱼,杀好以后抹盐晒干成咸鱼,咸鱼也可以保存大约半年不坏。
最后,程麟还有一个很牛的招数,就是生豆芽。
无论黄豆绿豆,都能生豆芽,豆芽只要有水有豆子就能生,豆子也是喂马的饲料,即使在行军的过程中都能生豆芽。
豆芽能补充很多的维生素,弥补主食热量大而营养不全面的缺点。
程麟精心的制作各种食物,准备进行远距离无后勤作战,他的兵士们和百姓则有了口福,在他的带动下,各种新式的食物和吃法被大量的发明出来。
百姓的创造能力是很强的,以前他们在各种势力的压榨下,勉强在死亡线挣扎,生存尚且很困难,自然不会挑食物的吃法,但是现在生活好了,吃穿不愁了,很多人就开始研究怎么吃的好,吃的精。
各种五花八门的吃法逐渐开始出现,就拿面食来讲,以前就只有烙饼和面片汤,现在什么油炸的卷菜卷肉的,蔬菜汁和面的牛奶和面的,各种口味都出现了。
程麟受此启发,在商业中心弄了一个汉堡包店,其实汉堡包制作何其简单,两片烤饼夹一块肉加点菜叶什么的,然后挤一股酱就可以了。
唐人没有吃奶制品的习惯,但是程麟为了供应回鹘兵养了很多奶牛,回鹘兵教会了田庄的人做酸奶和奶酪。
现在汉堡包店里就给汉堡包夹一块奶酪,吃起来很香很好吃,然后给一杯酸奶或者豆浆当饮料。
一时之间生意极好,在长安开了分店以后,连很多达官显贵都来买吃,朝的官员们,因为早晨起的早,就到汉堡包店里去买个汉堡包当早餐,在轿子里吃着去朝。
汉堡包逐渐通过胡商传到了波斯,大食,在罗马的汉堡包店门口,漂浮着大条的广告标语——汉堡包,大唐汉人的传统美食,快来品尝吧!
总之,程麟获得了一个饕餮节度使的美名,大家都以为程麟由挣钱到打仗,现在兴趣又转移到美食来了,还有不少人来向他敬献美食的配方。
当然,这些美食的配方,基本都便宜了滑州的军民们。
就在程麟整天忙于锅碗瓢盆之间,发挥做馒头包子余热的时候,朝廷里面又出来大事了。
宪宗李纯在拿到了宇文泰交通外藩,图谋不轨的证据以后,把宇文泰下狱法办,并且更换了一些身居高位的官员,启用了一批新人,朝廷下的风气为之一变。
这时候,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匿丧不报,自掌兵权。朝廷遣使吊祭,他拒而不纳,继又举兵叛乱,威胁东都。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的主战空气浓厚起来,宰相武元衡等人力主兴兵讨伐。
淮西节度使驻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地处中原,战略地位重要。自李希烈以来,一直保持半独立状态,宪宗对其用兵,正是改变这种状态的决心表现。
但是,怪事接连发生,首先是有人潜入河阴漕院(今河南荥阳北),杀伤十余人,烧钱帛三十余万缗匹,谷三万余斛,把江、淮一带集中在这里的租赋都烧毁了。
接着,在东都破获了匪徒企图烧毁宫室,杀掠百姓的案子。
最后,宰相武元衡和中书舍人裴度被刺。
当时,武元衡像往常一样骑马朝,刚出所居的靖安坊东门,刺客从暗中射出了密集的箭,射得武元衡的随从纷纷逃散,然后牵了武元衡的马走了十几步,杀了武元衡,取首级而去。
裴度从长安通化里宅所出门,刺客向裴度击刺三剑:头一剑砍断了裴度的靴带;第二剑刺中背部,刚刚划破内衣;末一剑微伤裴度的头部。裴度跌下马来,幸好他头戴毡帽,因此伤得不深。
刺客又挥剑追杀裴度,其随从王义以身掩护,被砍断了右手。裴度跌进路边的沟中,刺客以为他已死,这才罢手离去。
宰相相当于**总理,中书舍人是皇帝的秘书,这样的高官,居然在首都的大街,被人在朝的路给宰了!
程麟心想唐朝真是个魔幻的朝代。
高仙芝率领两万唐军就能统治西域三十六个国家,威名远播到连北极圈内的部族都来朝贡。
但是皇帝经常连自己的家都保不住,经常被人攻进长安,皇帝被打的跑路。
程麟还听说过南衙的军士当街打御史,还有自己经历过的回鹘兵打县令。
现在可好,连总理和皇帝的秘书都有人敢杀了,纲纪混乱,一至于此。
宪宗李纯表面看起来很“文”,似乎是不太敢杀伐决断的样子,其实做事的时候很有股子韧性。
朝廷很有一些人动摇,但宪宗始终坚持用兵,下诏委任裴度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派出羽林军担任他的警卫。
而裴度也不辞辛苦,带伤朝,部署讨伐吴元济的作战行动。
程麟想没必要动用其他的军队,反正他整天忙着做罐头,军队也不打仗,干脆去讨伐吴元济好了,但是李纯认为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是刺杀宰相的最大嫌疑犯,所以叫程麟按兵不动,监视这两镇。
六月,蔡州行营的唐、邓节度使高霞寓率领陶发军自萧陂进至文城栅攻打吴元济,遇伏而败,仅以身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