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回家(1 / 1)徐凤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后的生辰一过,就去寺庙祈福了,这次要去一个多月,垚仙和珠格随从。宫里一下子少了不少人似的。

太后走的第二日,梅雪也要启程回家了。

自从从宫中回来,梅雪就收拾自己的行李,给外人一种这次离开就不回来的假象。

梅雪在宫中也有些日子了,宫里赏赐的东西不少,再有她自己用的,比好些娘娘的物件儿都多。

“姑娘,咱们的东西怕是要装不下了。”兰花说到。

这次回去也只是带着兰花桂花两个丫头的,小翠本就是王后娘娘派给她的,她离宫了,也不能把小翠也带走。

“没关系,太子妃那边备足了马车,咱们只要能带上传就行。”

梅雪故意闹了很大的动静收拾行李,她知道,这园子里肯定有那个人的眼线。

果然,要离开的前一晚,屋里熄了灯,房顶传来了动静。

和泰的人早就告诉他梅雪要走的消息了,只想着有一段时间要见不到她了,他的心里就空落落的。今儿一早,他派的眼线就跑来告诉他,说梅雪姑娘这次回去就不准备再回来了,所有的东西都打包了。

和泰这下懵了,她真的再也不回来了么。

“兰花桂花,把三王妃送来的那几个牛角梳子给我带上。”梅雪故意说的很大声。

“姑娘,咱的梳子箱子里都要放不下了。”兰花说到。

“那个牛角梳子的质地很好,回去看看给父亲刮痧用。以后就不知什么时候能再见到了,这牛角梳子也成稀罕玩意儿了。”梅雪笑着说到。

“咱们姑娘总是记得每一个人的喜好。”桂花说到。

“记得又有什么用啊,姑娘的心里惦记每一个人,可又有几个人是真心惦记咱们姑娘的呢?”兰花的脾气急一些,为梅雪在宫中的遭遇打抱不平。

“是啊,咱们这次回去我一定把宫里的事儿全告诉夫人,让咱们王爷给咱们小姐寻一个比宫里的王孙好上千倍百倍的男子。”桂花说到。

和泰在房顶听着屋里的动静儿,他错的离谱,把事情搞成现在这个样子。

第二天,梅雪终于要回家了。梅雪的东西装了十几辆马车,还有一些是太子妃给她带回去的。

“回去安心的住些日子,等过些日子我再接你回来。”太子妃说到。

“嗯。”

和泰在景溪圆待到天亮,梅雪的人从景溪圆出来,他才回府。目送着梅雪从景溪圆离开,他实在不忍看着她出宫,只能硬着头皮让自己回府。

梅雪一直没见到和泰的身影,她倒是不着急了,昨儿一晚上,自己住的房顶不时的传来动静儿,景溪圆可没有半夜不睡觉的小动物。

回到王府,老王爷和王妃都十分心疼女儿。

“这次咱就不走了,留在府里,就是一辈子不嫁,咱们家也养的起。”王妃看着自己的女儿,心疼万分,这是最听话的女儿了,也是从小最娇弱的女儿,好不容易养大却被人如此作践,就像被刀割自己的肉一样心疼。

“妹妹留在母亲的身边自然是好的,可是宫里那边只是说让妹妹回来住上几日,过些日子定是要召回的。”小王爷说到。

自打梅雪进家门,齐布王爷的脸色就不好,心里生气,但也不好发火。

齐布王爷狠拍了桌子“我自己的女儿留在身边还要王上说了算么?我齐布家已经嫁出去三个女儿了,连最小的女儿都去和亲了,还要怎么样?明日我就递折子,留梅雪在王府终生不嫁。”齐布王爷说到,这也是万不得已的做法了,因为梅雪的婚事,宫中已经闹出不少祸端来了,再引发什么祸端,怕其它的孩子也受到牵连。

“父亲您别动气,妹妹的事儿还是要先放一放,宫里现在也没说什么,咱们就不要先挑起祸端了。”小王爷说到。

“是啊,夫君,咱们还是再等等,过些日子派人给贵妃带个话,问问贵妃怎么说。”老王妃说到。

梅雪回王府住了下来,若冰已经嫁人了,能和她说话的人就少了。

梅雪回到王府,倒是引来小王爷的两个妾室的不满。小王爷有两房妾室,一个是张氏,一个是前年进府的王氏。小王妃李氏有两个儿子永成和永安,大的永成快十岁了,小的永安也六岁了。小王妃生下老二以后,坏了身子,怕是不能再生了,小王爷这才纳的妾室。张氏的母家也算是部落中有头有脸的人家,有嫁进王府快五年了,有一儿一女,儿子永康两岁,女儿月兰四岁了。张氏在府里还算本分。这个王氏是前年进府的,用了些手段进府,王氏本就是母家的庶出,人也尖酸刻薄些,府里上下都不是很待见她,年前的时候生了个儿子永建。

梅雪回府,她是最不高兴的了。

王府里的各房人进府的时候都会给几亩口粮地,几个店铺来维持日常的开销,如果自己愿意的话还可以在府上工作来赚些银钱。

李氏为嫡妻,进府的时候,老王妃给了她百亩良田,两家店面,王府早些年的铺子不多。张氏进府,老王妃给了她五十亩良田,也是两家店面。王氏进府,和张氏是一样的。

这些年,府上的日子越来越好,小王妃手上的产业早就不只这些了,铺子就十几个了,张氏手上的铺子也有六七个了,这当中有梅雪的功劳。王氏进府的时间短,手上的资产不多,但也足够一房的吃喝用度了。

梅雪回府,小王妃和张氏都是高兴的,当初梅雪在家的时候,她们俩在梅雪手上得了不少的好处,就连现在王妃手下管的工匠,都是梅雪给她的。张氏更是了,因为梅雪的钻研,王府的产业越来越大,也是梅雪说小王妃一人忙不过来,让她帮趁着管家,她在王府才有了不少权利,还有手上的那几个店铺,都是梅雪说话她才得了的。这回梅雪回府,定会给她们带来更大的好处。

“真是不知有什么好得瑟的,一个都要出门的姑娘了,还赖在娘家,真是恬不知耻。”王氏在自己的院子往前厅去的路上,嘀咕的不停。她没见过梅雪,进府的时候,梅雪已经进宫了。在她心里,小姑子回娘家,多半是会分走家产的,她自然不乐意自己的东西分到别人手里。

“张姐姐,你也是去前厅?”王氏看见张氏了,赶忙叫住张氏一同走。

“是啊,我也是才知道妹妹回来了。”张氏笑着说到。

“哎,你说咱们这个公公婆婆真是不知怎么想的,小姑子都那么大了,还留在府里,传出去还不让人笑话。”

“有什么可笑话的,妹妹是公公婆婆的亲生女儿,回自己家还怕被人笑话不成么?”

“姐姐你这话就不对了,小姑子都那么大岁数了,还没定婚事,怎么说也是不好听的。”

“这好像还轮不到你来管。”

张氏和王氏听见声音回头一看。

“王妃。”

“王氏,妹妹是公公婆婆的亲生女儿,你是不满妹妹还是不满公公婆婆?”小王妃说到。

“我,我,我不敢。”

“你不敢,既然这么不情愿,就不用去了,回你的院子去吧。”

“是。”王氏赶紧离开,生怕再热火王妃。

梅雪回来还是住回自己的院子,梅雪在王府里,本是没什么产业的,后来她研究出来的东西王爷给了她几个铺子,也都是母亲一直在管,梅雪的手上没资产,但银两她不缺,再府上的时候,每月她都能提五十两的银子,这是王爷特许的。

这次回来,宫中的赏赐她更是一件不留全都带了回来。

“这个金杯和麒麟给大嫂嫂吧,留着以后给两个侄儿。”

“谢谢妹妹了。”李氏笑着说到。

“这个玉佩给小二嫂的永康,还有这对翡翠手镯给月兰,留着她长大了戴。”

“谢谢妹妹了。”

齐布部落虽然还算富裕,金玉这样的东西也是金贵的。

“听说哥哥的三房生了个儿子。”

“那孩子早产,身子弱,你就别破费了。”小王爷说到。

“那哪成了,不管怎么说,我这个姑姑还是要表示表示的。”说着,梅雪叫兰花过来。

“这是一幅银碗筷,日后给孩子用对身体也好些,就当我这个姑姑给的见面儿礼吧。”

“那我替孩子谢谢你了。”李氏说到。

下人送了礼物过来给王氏的孩子,王室看到盒子里的东西,气不打一处来。

“她这是真没瞧得上我啊,凭什么那两房都是金玉,到我这儿竟是银的。”

“王爷说三公子身体弱,怕享不住。”

“呵,到我孩子这儿,倒是没有那个福气了。”王氏气的直摔东西。

北部的夏天来的晚一些,才开始一天比一天热。

晚饭后,家人总是会在厅里坐一会儿,大家聊一聊最近听说的事儿。

“过些日子就要剪羊毛了,好些寨子都往咱们这边来了,昨儿有几家客栈的老板来说,客栈都已经订满了。”老王妃说到。

“周边几个荒草甸子也都圈好了,等着外寨子的人过来,养就能直接入圈了。”小王爷说到。

“嗯。”

每年夏天,王府都会大量的收购一批羊毛,王府会组织现场剪羊毛,按照羊毛的质量来定价格,价格也会比平时高一些。所以大批的人们带着自己的羊往这边赶。

王府所在的镇子很大,但是街道不是很宽,也就只能走两辆马车的样子,平时街道两旁总会有买东西的商贩,加上人来人往,走一辆马车都要闪躲。收购羊毛这种大日子,镇上的人非常多,街上的商贩也会多了起来,马车是不可能上路的。所以每次收羊毛这种日子只能步行,这可苦了小王爷了。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要忙上二十多天,从早忙到晚,五分之四的时间都是在走路。

“今年我和哥哥一同去收羊毛吧,哥哥也能轻松些。”梅雪说到。

“这样甚好,有妹妹的帮助,今年一定能很快就完成了。”齐布小王爷是十分愿意的。

“这怎么行,梅雪一个姑娘家,那可是十分辛苦的。”齐布王妃是不肯女儿跑出去干活儿的。

“没关系,我不比哥哥差,再说不就是多走几步路么,没什么辛苦的。”梅雪说到。

“王爷,你看。”王妃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那就让梅雪同格松一同去收羊毛。”

父亲同意了,梅雪就要为收羊毛做准备了。出门收羊毛都是靠走路的,镇子不小,东西有三里地左右,南北也有两三里地那么长,整日在镇子里面和周围的草场晃悠,就她这身板儿一天下来就完蛋了。梅雪想了个办法,她决定做个代步的工具。

以现在的材料,只能勉强的做个自行车了。回到房间,梅雪拿来纸笔,还是要先画图纸。自行车被她拆解的画在了图纸上。自行车最重要的就是链条,这个年代也没有钢,只能用木头和铁。梅雪绞尽脑汁设计了一个木头和铁组成的链条。其他的零件,轮子啊,车梁,车把,车座都是用木头制作的。

梅雪就找来王府里的工匠,先把她需要零件儿做了出来。车轮子直接做成实心儿的,挑了一颗有些年头的树,横切成十厘米厚的木面儿,做成轮子。车链子可是费劲了心血,梅雪自己设计的木片和铁片相结合,做了一个车链子。其他的部件儿就好做一些了。

折腾了三天,自行车终于做好了,梅雪颤颤悠悠的上去骑了起来。哇塞,真的太棒了,就是颠簸一些,也没有后世的自行车那么轻松。但是比走路简直强太多了。

有了第一辆的经验,第二辆就赶紧开始加工制作了。

收羊毛这天,一早,在王府全体成员的注目礼中,梅雪骑上自己的新新自行车扬长而去。

“她骑的什么玩意儿?”小王爷有些不敢相信,妹妹怎么骑着两个菜板子,“吇”的一下就从他跟前跑了。

“这是姑娘新研制的自行车,骑得可快呢。”兰花说到。

“我去,这东西真有这么快?”小王爷有些不敢相信,看着和骑马不相上下。

“是呀,姑娘骑得可好。”

梅雪骑着心爱的小车车,不到一炷香就跑完了镇上,先做完镇上的登记,再去外面的草场看羊毛。

梅雪和哥哥已经分好了,主街南面归哥哥,北面归她。

中午的时候,梅雪这边已经做完镇上的登记了,回到府上,哥哥也在。

“妹妹,你早上骑的那个车可真快。”齐布格松笑着说到。

“你看见了?”

“那是,整条街上的人都看见了。妹妹,你的那个车能不能借给哥哥骑骑。”

“行倒是行,可你会骑么?”

“那有什么不会的?”齐布格松就不信,妹妹都会他还能不会么。

“那行吧,一会儿我这辆车你就推走吧,我那儿还有一辆。”

“好嘞。”

齐布格松乐颠颠的把车推走了,可他万万没想到这玩意还真不好骑,只能让下人在后面推着。

齐布梅雪的院里还有三辆新车,因为为了做车轮,找了一颗大树,梅雪觉得剩下的树干作别的用可惜了,还是做车轮比较好,就可着车轮做自行车了。除了这三辆,还有三辆正在加工中。

一下午的功夫,齐布格松终于可以自己骑自行车了。

有了自行车,收羊毛的进展快多了。王府每年收购的羊毛非常多,大部分都用来做鞋底了。羊毛鞋底是齐布独有的特色技艺,每年都会运一大批到京都进行交易。现在齐布部落的大部分收益都来自于羊毛鞋底。

“今年的羊毛比往年多了七成,京都那边已经把货单送来了,比去年增加了五倍。父亲,恐怕我们供应不上啊。”齐布格松说到。

“府上没有存量么?”齐布王爷问到。

“有倒是有,可就算把存量算进去,也还差了将近三成呢。就算能把那三成补齐,部落里的供应也还没有呢。”齐布格松说到。

“这可怎么是好啊?”王妃担心的说到。

“父亲,要不问一问大姐姐,看看她们部落能不能卖给我们一些。”梅雪说到。

“这倒是个法子,格松,派人给你大姐姐送信。”

“是,父亲。”

齐布玉兰收到娘家的来信。齐温部落主要就是以牛羊为生的,这些羊毛在她们这儿多的很。

齐布格松收到姐姐的回信,就准备启程过去买羊毛了。

“哥哥,派人到我的院子里搬两辆自行车来,给姐姐带过去。”梅雪说到。

“好。”

王府里现在已经有好几辆自行车了,还在继续生产。

这次去齐温部落运羊毛是齐布格松亲自过去取的,除了带足够的银票,还要带上给自己女儿准备的礼物。

齐布格松到了齐温部落的时候,齐布依兰早早的就派人在城外迎接了。

“长姐,这是我们府上新研制的自行车,代步有时候比骑马方便得多。”齐布格松介绍他带来的礼物。

“好好,咱们府上送来的东西都是好的。”齐布依兰笑着说到,她的娘家总是给她送些新鲜玩意儿,都是能和王宫里的相媲美的。

“对了,弟弟,梅雪是不是回部落去了?”齐布依兰问答。

“是啊,回来半个多月了。你是怎么知道的?”齐布格松喝了口茶,慢悠悠的说到。

“前些日子,我家王爷进宫,回来告诉我的。听说是南边又起了祸端,我们王府又进贡了许多牛羊,看这样子这战事又要起来了。”齐温部落是皇室的主要粮仓,有大批的牛羊,土地上别的种不了,就是番薯大丰收。每年为国家的军队,提供了大部分的口粮。

“梅雪回来也有这部分的原因吧,近年周边不稳,难免会有和亲这样的情况,咱们王府已经嫁出去个若冰了,不能再远嫁了。”齐布格松说到。

齐布家族在朝中历来是没有官职的,只有世袭的王位和一些药师文职,在朝中无权,只能靠女儿的亲事来稳固朝中的位置。

齐布王府收上了羊毛就开始纺织加工,齐布王爷也得到了消息,朝中派人来取了大量的鞋底。

“张大人,这是怎么回事?每年都是八月份才进贡的么?今年怎么提前了这么久?”齐布王爷问到。

“王爷,您有所不知啊,最近南边儿又发生了些动荡,月末就要出兵了,军需库的储备不够,这才命我过来拿啊。”张大人说到。

“哦,难怪。这次领兵的还是罗将军么?”齐布老王爷虽然在朝中没有官职,但在也还是有几个朋友的。朝中的一些老将,因为齐布王爷的技艺高超,也愿意与他往来。

“这次罗家小将军出征,领兵的是六王和七王。”张大人生怕齐布王爷听不得七王的名字,说的小心翼翼。“这次出征有西边的洛林王国支援,洛林王国的灵刹王子也一并出征。”

“这个灵刹王子可是洛林国王的四皇子?”齐布王爷问到。

“真是,灵刹王子只有十六岁,在年前洛林国的内战中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听说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儿。”张大人说到。

齐布王爷还是有些心有余悸,幸好梅雪回来了。

梅雪整日在王府里做工,因为京都突然增加了进贡数量,她们这边就忙碌了起来。眼看着夏天来了,部落里的好些果实都要收获制作果酱了。王府四处都呈现出十分忙碌的感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