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匪患(1 / 1)邂红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以食为天。

粮食,不仅是为百姓提供最基本的能量、赖以生存的来源,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

自古粮食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军事战略作用,再到建国以来我国由饥饿到进口,再到自给自足做到了“家里有粮心里不慌”的自信。

百姓解决了温饱是振兴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稳定向前的动力。

粮食,不仅是为个体提供能量的基本单位,更是提供再生能源、应用工业技术的基础!由此看来,粮食对维护社会稳定、军事战略、工业经济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朝堂上这群人精,听闻有如此高产的粮食作物后,全都目光炽热了起来。

“皇上,这红薯、玉米、土豆可好种植?”吕颐浩直接起身出列,对着赵岑躬身道。

赵岑微微一笑,“吕爱卿,这三种作物适合全国种植,对环境要求不高是很高。不过,要说玉米种植地最好的地方,还是在燕云和关中之地。

而红薯则在庐州、河北卢龙、福建连城、河南开封、邓州、唐河桐寨铺、山东泗水、四川南充等地区。至于土豆,和红薯差不多。”

随着话落,一众文臣武将不禁开始心中盘算了起来。

大宋官家的一套组合拳出击,顿时就一扭朝堂之上的劣势,使得所有朝臣全都转移了注意力,放在了新出现的粮食作物上。

新的粮食作物出现,就是一轮新的财富聚集,这个时候谁也不傻,官家这就是阳谋,然而他们却不得不接着。

次日早朝,魏公公刚刚喊出有事启奏,签书枢密院事张浚便越众而出,道:“皇上,臣有事启奏。”

赵岑这些日子跋山涉水外加一系列的布局改革,小脸上难免有几分疲惫,当闻声张浚有事禀奏后,当即低声道:“爱卿请说。”

张浚脸色愤愤道:“皇上就在半日前,我朝的粮草运宝船被贼人给劫走了。”

“运宝船被贼人劫走?”户部尚书李光眼睛瞪了老大,差点没直接弹跳起来,“怎会如此?”

他们户部联合兵部,就怕粮草出现意外,就化整为零走水路装作过往商客,先走长江入丹江最后走秦楚古道入陕西。

此次迁都长安城和陕西保卫战,物品辎重自然是免不得用军船载运。但是,物品辎重和运宝船被劫走,事情可就大了,粮草补给关乎军队作战的成败。

户部尚书李光和兵部尚书张俊听到这消息,险些当场没晕过去。

官家闻声脸色也是一变,随即问道:“可知是哪处贼人劫走的?”

张浚羞愧地摇摇头,“在楚地襄阳附近,具体在哪一块臣也不知,贼人掠船即走,内河水域交错我们的将士不熟,加之雾气又浓……跟丢了。”

百姓迁移的事,全权交给张浚他负责,现在出现这种事情,他自认为有很大的责任。

但赵岑现在根本就没有想追究责任的事情。他很清楚,当务之急是查出是哪伙人下的手,将东西找回来。

如果不制裁这伙人,以后敢来劫掠的水匪只会络绎不绝。

沉吟片刻,赵岑道:“这伙贼人必须尽快伏法,诸卿可有妙计?”

当下众人议论开了。

有的说派人去江湖上探查,也有的说干脆率军横扫周边的所有水匪草寇。但这些,都被赵岑给否决了。

派人探查需要的时间太长,可百姓转移事急,朝廷等不起。

至于横扫襄阳周边草寇水匪,那更是不妥。金军在黄河一带蓄势待发,这边宋金又在陕西北部对峙,现在不宜和这些水匪草寇大动干戈,徒增损伤军士。

要知道,乱世之中这些草寇水匪的人数并不少,就周围盘踞的,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人,而他们又熟悉本地地形。

“皇上,咱们何不来个引蛇出洞?”正当诸臣们苦恼的时候,已降为殿前司某班指挥使的苏扬,突然出声说道。

赵岑揉了揉略显疲惫的脑子,也没想出什么好主意,当听到这话后,眼睛倏的亮起来。

他看向苏扬,道:“继续说下去。”

只见苏扬弯腰拱手,接着道:“贼人掠走我军运宝船,尝得甜头,不可能就此罢手。我军只需再派运宝船出去,面上做得隐秘,暗地却故意走漏些许风声。贼人自然来犯。”

张浚捋了捋胡须,神色一动道:“那他们若识破这是我们的诱敌之计呢?”

苏扬笑道:“一次不成,便来两次,两次不成,便来三次。贼人贪婪,不可能永远忍得住的。”

赵岑暗暗点头,没想到这个苏扬虽然心胸狭窄,但脑子里主意倒是不少。

只是,这事却也还有漏洞。

一念至此,赵岑故意考校道:“可贼人若见我们船队众多,定然不会冒险抢夺。我们派的兵少,又如何捉住他们?”

张浚他们听到官家提出的这个问题,都看向苏扬看去。

只见苏扬笑道:“无需抓住他们,只要派艘小船,安排数名高手,趁着夜色偷偷跟着他们,摸清他们的落足之地即可。到时候,再派将士暗袭,不仅仅可以将贼人一网打尽,还可以将此次损失的财宝给拿回来。”

众人闻言,全都双眼放光,连连点头,就连虞允文看向苏扬的眼神中也带着几分佩服。

在短短时间内,能够将事情考虑得如此详细周密,这不是寻常人能够做得到的。

有了可行之策,赵岑当机立断,对苏扬道:“好,那朕便将这事交予你办。朝中高手,任你抽调!”

苏扬得到这立功的机会,顿时面色大喜,连忙道:“臣定不负圣上所托!”

这天下午枢密院多只信鸽飞往蔡州、襄阳、建康之地,是夜一艘载满金银的运宝船在几艘军船的护送下,再度“悄然”出发了。

苏扬为确保万无一失,将大内高手魏公公都从赵岑手下借了去,是夜,数十骑快马加鞭地走秦楚古道直奔东南。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当天深夜时,就有数十个黑衣人趁着夜色悄然摸进了行宫之中。

赵岑处理完奏折,正睡得香熟,只突然听得外面侍卫忽然叫喊:“有刺客!”

然后便是接连的数声惨叫。

遭此突变,赵岑慌忙从床上蹿起。

细细一听,竟是连兵刃相击的声音都能听得真切,这说明那些刺客离他的寝宫显然很近了。

一念至此,赵岑立刻意识到,这些刺客是冲着自己来的。

刚拉开寝宫大门,便看到守护在寝宫院内的侍卫们正持着雁翎刀往院外跑去。

黑暗中,依稀可以见到有人正在厮杀。

就这么片刻时间,那些刺客竟然已杀到他寝宫门口,这不得不让赵岑神色凝重了起来。

“皇上!”

这时候,上官曦儿和南宫雪儿两人也都从房间里面跑出来,看到赵岑无恙后顿时就松了一口气,便匆匆向他跑来护在左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