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父子对话(1 / 1)哥哥blue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官家终于打起了金吾仪仗,回宫去了。

倒也幸好这大雪忽而转小,只剩下飘忽的雪粒儿。

要不然,只能深一脚浅一脚走回去。

之前须发皆白,此时须发都湿。

依旧抱着火炉,宫人用干布帕擦着额头鬓角。

赵匡胤闭目静坐。

这一路回去又要半个多时辰,但显然他没有说话的欲望。

孙林也闭目养神。

今日着实凶险,实在是侥幸。

原先的目的不仅达到,还让赵光义也受到了牵连。

虽然没能一次性让赵光义元气大伤,但也算是御街契丹使节事件之后的一次有力回击。

不过今日也让他见识到了赵光义势力之庞大,程德玄等幕僚之狡诈机变。

还有沈义伦等人掣肘。

他那个便宜老爹赵匡胤想必也很头痛,这皇帝可真不是好当的。

也不知道赵匡胤要跟他说些什么话,想想应该是要对自己摊牌了。

自己针对赵光义的心思昭然若揭,赵匡胤内心到底是怎么看待儿子跟弟弟争储位,想必等会就能知晓。

一路跟着进了福宁宫,在赵匡胤的寝殿安坐。

赵匡胤换了干净的锦袍,让內侍帮孙林也换了身衣服。

父子俩在团床上隔着小案坐着,喝着热腾腾的茶。

旁边一张长条书桌,上面堆着些札子,以及书册。

以往赵匡胤是不爱看书的,这两年才渐渐爱看书,显然意识到自己太逊文采。

“最近读些什么书?”

赵匡胤捧着茶盏,垂眉低目。

“看些古时人物传记。”

孙林不知道赵匡胤问这个是什么意思,便随口回答。

他可不敢说读正统典籍,万一突然要考他怎么办?

“怪不得!古来英雄与贼寇,皆胜败有因果,有根脚可查。所以前唐魏征谏唐太宗曰,以史为鉴。”

显然赵匡胤对这几天孙林的所作所为是满意的。

“你可知为何今日在垂拱殿要教训你,且教训的宰执们都觉得理所应当?”

赵匡胤放下茶盏,手指头在案几上哒哒敲,侧头看着孙林。

孙林心头一紧,“孩儿不知!”

赵匡胤哈哈大笑,招呼押班李神福也过来一起喝茶。

李神福过来坐了半个屁股,替赵匡胤父子斟茶。

“世宗当年对我极好。”

赵匡胤叹了口气,脸上惭愧的神色是真实的。

世宗说的便是后周世宗柴荣,其实柴荣是编宋史的史官刻意改的,应该叫郭荣。

郭荣从郭威手中继承皇位,是合法的,但赵匡胤从郭威儿子手中抢夺皇位,是不合法的。

史官改郭荣为柴荣,就是为了营造柴能代郭,那自然赵也能代柴。

“世宗英明神武,实乃一代英主。若上天能多假时日,哪怕只是三五年,世宗必能横扫北汉与幽燕,南下尽收江南之地直至崖州。”

赵匡胤眼中有着追忆与神往。

“只可惜命运多舛,造化弄人。哎!世宗当年待我有知遇之恩,一力提携,视我如兄弟。我从世宗幼子手中得位,实乃不正。”

“官家!”

李神福吓的滚落在地,连连跪伏。

“不妨事!我若以世宗为榜样,要想当明君,这些话也不能说?”

赵匡胤摆摆手,示意李神福起来,对着孙林语重心长:“世人都道我从孤儿寡母手中夺位,是为不忠。故而,赵氏一脉天生便短了忠义,再不能失了孝悌!”

孙林茅塞顿开,他跟赵光义争储位,天然就落了下风。

不仅是文武官员中颇多人认可兄终弟及,避免五代十国时的乱象。

也因为赵宋一脉天然失了忠义。

其实这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文官集团不会管这个,揣着明白装糊涂,拿这个来制衡皇权。

这何其可笑啊!

“然,细想我若是当年不取。或许汉时十常侍等祸事便会重演,我等性命或操于妇人、宦官之手,一纸诏令,一枚金牌子,便能取我等大将性命。”

孙林一想,但的确是这样。

设身处地,或许绝大多数人都会做出跟赵匡胤一样的选择。

“世宗待我如兄弟,我却未必不义!”

赵匡胤有些愤愤。

“于公,不使孤儿寡母当政而秩序大乱,治下百姓皆不受反复无常之苦。于私,我保了自己性命,保了一干追随我的人性命,且继承了世宗遗志,平定南土,勠力向北。若天下大一统,何尝是辜负了世宗?”

孙林也是暗自叹气,这天底下的事情,都能翻来覆去说。

但赵匡胤所说的确站得住脚,说他得位不正,失了忠义的确是太苛刻了。

晋王不仅经营开封府多年,在文武百官中都有威望,又是亲王尹京,早就定好的约定俗成的储君,只是没有拿到明面上来说而已。

也就是说,如果赵匡胤突然暴毙,赵光义马上继位天然合法,百官不会有任何的抵制。

孙林作为侄儿跟赵光义争位,可以争,但若是咄咄逼人,避不开孝悌二字。

虽然皇子天然就有继承权,而且是个年长有贤名的皇子。

法理上站得住脚,但奈何文武百官要认。

连赵匡胤也只能暗中推动,只待水到渠成。

孙林先前的表现的确太急了。

要不然,沈义伦等人也不会表露鲜明的立场。

“沈义伦并没什么错,我分置相权,自然会抵制。我想当一个明君,他何尝不想当一个良相!”

如果沈义伦当一个应声虫宰相,史笔如刀,他会遗臭万年。

连赵匡胤都畏惧史笔,何况沈义伦?

孙林明悟,赵匡胤是在劝他隐忍。

有些事情,赵匡胤可以做,他不能急。

同时也是在教他,怎么做一个好皇帝。

你老子我或许不是一个好皇帝,可世宗郭荣是,多学学郭荣。

或许是室内烧着炭火炉,也或许是两盏茶下去暖意从脾胃里沁出来,身子骨暖洋洋的感觉舒服。

赵匡胤的话也多了些。

“为官者,御下是门学问。让他们互相制衡只是其中之一。合力办好差使为上。利用开封无家宅官员的怨愤,去打击有家宅的官员,不是智者所为。若以此为开端,不加禁止,朝堂上每日都是阴谋暗算。”

孙林这才意识到,过分依靠政治斗争的确不是好手段。

最好的办法就是破局,找到化解开封宅地矛盾的办法,尽可能赢得大多数人的支持。

比如迁都洛阳。

“我考考你,迁都洛阳,不仅你叔父会阻止,许多勋贵家族、朝堂朱紫大员都会抵制,如何分化?可有良策?”

赵匡胤怀着考究儿子的心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