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离当地火车站很远的地方,茂才顶着头顶的大太阳来到了一个僻静的农村。
这个地方不仅四周没有条像样的大马路,而且人烟稀少,只有两旁的农田里面能望见些许的绿色,而且看起来比自己几年前的家乡的条件要差的多。
如果不是走到了这里,他完全不知道在国土上的某个地方,这里的孩子们原来真的比自己还要过着更加艰苦的生活。
茂才就在田埂上心翼翼地走着,两只手提着蛇皮袋装的各种“资料”,好像在平衡木上走着一样。
突然,附近不远的地方传来了一阵读书的朗朗声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几句孩子读背的三字经听起来是那么令人清耳,茂才不自觉地停下来驻足观望。
不过那些孩子倒是没有找到,他却掉进了右边的一个晚稻田里。
“快看,有若下去了!”
一群大概十一二岁的孩子闻讯跑了过来,一个个好奇的面孔都歪着头,围着茂才不断地笑着。
其中一位男孩马上将茂才拉了起来。
“叔叔,你去我家先洗个澡吧。”
“那真是太谢谢你了。”
等到了这位男孩的家里,他马上向家里喊到:
“妈!我捡了一个叔叔回来,让他去咱家洗个澡吧。”
谁知这位母亲推了推他的头道:
“你这孩子!怎么能把人家捡回来呢,快去大锅里煮些热水,这位叔叔一看就是城里来的,别把人弄感冒了。”
茂才笑着道:
“不碍事的,孩子保持着性,看起来多开心呐。”
“诶,你还是先去旁边的水龙头洗洗吧,满脸都去泥嘞。”
茂才一扭开水龙头,里面的水马上朝四面八方喷洒着,自己原本泥泞的全身马上又和着水湿透了。
旁边的那位母亲马上跑过来拧紧了水龙头。
“诶呀,你看我没有想到不是,这个水龙头早就坏了,要像这样轻轻地打开,上面还要用手压住,你看,这样就好了。”
“原来一个的水龙头还有这么多门道啊。”
等过了一会儿,她又拿了一条毛巾出来。
“这是俺家齐用的毛巾,你就先拿去擦擦脸吧。”
茂才一边擦着脸一边问道:
“大姐,这边的水稻怎么到这个月还有种呢?”
“那是再生稻,我们这里都喜欢把稻子割完以后留下一截,这样等过一两个月又可以长出来了,所以就是现在这样了。”
“妈!水好了,让叔叔进去洗吧,我去隔壁看电视了。”
“你看看,孩子就知道整看电视,一点礼貌都没有,您别介意啊。”
“没事没事,我时候比他还调皮呐。”
“您也是从农村来的嘞?”
“是啊,我在城里上大学而已。”
“还是个大学生,难怪话的气质都不一样,那你过来是干嘛的嘞?”
“我是一名来这边支教志愿者,就在村里的学当老师呐。”
“原来你是老师啊!我家齐就在村里学读书,等会让他带你去啊,你先去洗澡吧。”
茂才来到了一个简易搭建的棚子里,这里和自己的老家一样,没有淋浴设备和热水器,只能够把水装在桶里往身上泼洗着。
就在他洗澡的时候,刚才那位大姐还在附近大声地问着:
“老师洗得怎么样?水还合适吧,用不用我加点热水进来呢?”
这句话吓得茂才赶紧顶住了门口,慌张地道:
“大姐不用了,这气就算洗冷水都是可以的。”
“那你需要的话和我哈。”
“好,那谢谢大姐了。”
茂才松了一口气,然后脸上居然被这些热情的举动笑了起来。
这个偏远的山村尽管条件艰苦,农民的收入可能已经和自己家乡产生了比较大的差距,但是这里的人们,无论大人还是孩,都不会对外面来的陌生人产生任何间隙或偏见,而是始终微笑地充满热情。
其实这就是一种淳朴,还有一群让人感到亲切的人们。
等到他再出来的时候,刚好看见那个男孩又低着头走了回来。
茂才疑惑地问道:
“齐,你不是去隔壁看电视了吗?怎么突然回来了。”
“叔叔,他家刚装的电视又坏了,总是收不到信号。”
茂才摸了摸这个男孩的头
“走,我带你过去看看吧。”
齐马上登地抬起了头,惊讶地道:
“难道你会修电视吗?”
“哈哈,修电视我是真不会,但是如果是信号有问题我是可以试试的。”
等到大姐再从房间里走出来,发现院子里的人已经不见了。
她皱着眉头疑惑地道:
“城里人洗澡都这么快吗?”
她看见地上有一堆叠好的衣服,也没想太多便装到了自己的脸盆里拿去洗了。
这一幕刚好被在村里学教书的周老师路过看见了,他好奇地上前问了问:
“大姐在洗衣服啊,这大件的衬衫好像不是齐能穿的啊。”
“这不是齐的。”
这位周老师转过头,心里想着,前面这位大姐虽然年纪已经三十多岁了,但是人长得还算漂亮。
她的丈夫在早些年的时候就已经因为大病去世了,如今却给其他男人洗衣服。
种种浮想出现在他的脑海中,这让这位大学毕业才几年的周老师在心里暗暗地偷笑着。
茂才走到了那个有电视的孩子家里,便看见一群和齐一般大的学生围在屋子面前的电视机旁捣鼓着。
他走进了人群,然后要了些工具,操作了一会便道:
“这是个问题,信号端口的一些线松了,得重新接一下。”
只见这群孩的瞪大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茂才走来走去,最后茂才拍了拍手上的尘土道:
“好了,进去看看吧。”
听到茂才,这句话,大家马上打开羚视,这台原本闪着雨花点的电视机居然奇迹般地恢复生命了。
“电视又能看啦!”
齐和一群孩子跑出来围着茂才高胸跳着。
“叔叔,你也太厉害了吧!”一旁的齐崇拜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