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枪的枪尖刺向马匹,英格兰的骑兵部队陷入混乱之中,开始逃跑,爱德华国王的护卫,目睹了这一灾难,护送着国王离开战场前往斯特林堡,尽管国王不愿离开。
——托马斯格雷爵士《斯卡拉克罗尼卡》
接下来的日子里,讨伐军坚定的朝诺维奥纳姆城前进,一路上遇到的拉扎林城镇基本不是投降就是被攻灭,可以说都没有遭到有效的抵抗,拉扎林军队仿佛都消失了一样。
如果说拉扎林人实行的“坚壁清野”的话,但讨伐军却攻陷了好些城镇,缴获颇丰:上万名俘虏,大量的财物,足够吃四个月的粮食,这要是坚壁清野的话,恐怕不会如此资敌。
讨伐军唯恐陷入拉扎林的未知阴谋中,走得比较慢,同时派出多斯拉克人和蒙古人四处清剿、侦查,肃清四周,保证战场透明。
那颜可术盏担任清剿、侦查任务,消灭了一些小的拉扎林据点,也抓到上千名俘虏。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歼灭一只拉扎林小部族的时候,那颜可术盏意外的见到了改良版的四轮马车!
四轮马车在地球中世纪和冰火世界都有,但并不流行,因为制造起来成本远比两轮车复杂,两轮车依然是主流。同一时期的中国地区也还是在使用两轮马车,实际上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还在大规模使用两轮马车,为什么中国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使用两轮马车,却不使用载货量更优秀的四轮马车?
中国古人不太使用四轮马车绝非因为他们制造不出来。《天工开物·舟车》中,就有四**货车的图样;而《出警入跸图》中,万历皇帝乘坐的也是四轮车。
中国古代没有四轮马车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人一直没有解决四轮车的转向问题。
中国古代的四轮车其实就是将四个轮子简单地组装到了车架上,两个前轮没法左右转动,这种马车在一马平川的笔直道路行驶还可以,若是稍有转弯,就立刻败给相对灵活的两轮马车了。所以,古代的四轮货车极少见,而四轮载人马车也只是礼仪性地使用。
要想制造出四轮马车,就必须先制造出转向差速器,解决四轮转向问题,西方发明了转向架,四轮车就可转向自如了。西方的四轮车前两个轮子装在一个车架上,后两个轮子装在另一个车架上,后面的车架架在前面个车架上由一根立轴连接。实际上是两个两轮车的组合。这就是著名的四轮车转向问题,这是个旷世的问题,可惜中国人几千年也没解决。直到西方人来到之前,中国人一直使用两轮车。
眼前的这辆被拉扎林改造的四轮马车,增加了前转向机构和悬挂避震装置,这种改良极大的提高了四轮马车的效能和实用性,虽然造价增加,但对那颜可术盏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有一句话:大量实用四轮马车是近代军队后勤改革的革命性变化,因为它可以使军队可以进行大范围机动作战,不必担心后勤问题。欧洲出现四轮马车古罗马时期就有,但不普及,直到十五世纪大规模应用,特别是在胡斯战争中四轮马车发挥了重要作用。拿破仑时代是四轮马车的顶峰,拖重炮和军队后勤运输都是四轮马车
在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中,法军就调集了三万八千七百辆辆重型和轻型四轮马车,每辆重型马车能载重一点五吨补给,据说拿破仑的军队用于拖曳马车的马匹数量就达到十八万七千六百二十一匹。
虽然很不起眼,但这是建立近代军队的重要军事改革之一。四轮马车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机动性。这是其有别于中世纪军队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马车本身也可作为车阵使用,在西进时期。美国移民最经典的战术就是将四轮马车排成一个圆阵,凭借它可以抵挡数十倍的印第安人的围攻。从技术上讲,四轮马车的转向机构,也为后来的铁路车辆奠定了基础。直到今天,Wagon这个词除了四轮马车这个本意外,也代表铁路货车,旅行车。
在那颜可术盏的规划中,未来的蒙古军队中,不仅要有骑兵部队,还要有大量步兵和后勤部队,改良版四轮马车的出现,将大大增加步兵的机动性,能让步兵部队跟的上骑兵的行军速度,
试想一下,每个百人队配备几辆重型四轮马车,装上足够的补给,对后勤的依赖性减低,每天可以行军八十里,足以进行几百里范围的机动作战,在冰火世界土著还没有反映过来的时候,就把他们按在地上殴打。
冰火世界底下懂得动员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就足以被蒙古人吊打!
欣喜得到那颜可术盏主席亲切接见了技术革新的拉扎林工匠,承诺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于是这些原本惶恐不安的工匠连同亲属被那颜可术盏主席纳入后营。
伊耿历284年五月二十一日
在磨蹭了一个多月以后,讨伐军接近了西拉扎林地区的首府-诺维奥纳姆城。
讨伐军的高层都明白拉扎林热人不可能放弃诺维奥纳姆城,于是收缩部队,派出更多的骑兵四处侦查,此时距离诺维奥纳姆城八十五里。
诺维奥纳姆城外已经零星出现了多斯拉克人的骑兵,附近的拉扎林居民要么逃入城里,要么继续往东走。
此时在城里已经集聚了超过一万人的拉扎林军队,其中马迪亚特的部队就有三千人。
马迪亚特听着斥候们报告讨伐军的行踪。
他也很清楚讨伐军一路上攻陷了好些城镇,那些城镇大都是不怎么听他号令的部族。
说白了,马迪亚特也是故意让这些城镇自行其是。
大都数拉扎林部族首领都认为马迪亚特要在诺维奥纳姆城守城,对此他们比较有信心,但马迪亚特计划不是这样,他在地图上猛的一点。
“就在这里吧!”
弥林人从西面抵达诺维奥纳姆城之前,必须先穿越一片湿地,这是一片“冲击平原”,土地泥泞不堪,期间交叉着数条小溪和无数的泥潭,唯一坚固的土地是连接阿克松乃河和诺维奥纳姆城的大道。
阿克松乃河在诺维奥纳姆城南边绕过了城市,形成了一个河湾,这条大道恰好在诺维奥纳姆城往南九里的地方,穿过了阿克松乃河湾,而且道路的地势还受到两旁的树林的限制,如果弥林讨伐军试图避免受到地形限制,就要像右侧移动,但右侧的土地受阿克松乃河潮水的影响,极度湿软。
马迪亚特事先在阿克松乃河湾挖了许多坑穴,这些坑穴长三十厘米,齐膝深,里面插着木桩,外面有树枝、草叶遮掩起来,这样的防御手段被称为“捕狼陷坑”。它对于多斯拉克人来说是致命的,这些坑穴遍布于大道旁、开阔地带的整个区域,只要是他认为的弥林军队向诺维奥纳姆城进军所必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