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7章 平台战略 3 (求投票!)(1 / 1)广济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快,秘书处的小赵送来了一份有关滕讯的详细资料。

其实早在一月份的时候,李星灿就已经看过一次有关滕讯的资料,这次的再添加了最近几个月的一些信息。

对于李星灿来说,这份资料值得注意的也就几件事:

第一,2001年2月开始,QQ注册开始收费。

(一个QQ号注册收费大概在一元钱。)

用户不能注册到免费的QQ号,自然会有怨气,然后有一阵舆论风向开始对于QQ不利,但是这并没有改变QQ的收费模式。

第二,MIH在2001年6月份时以1260万美金接手了李泽楷手中百分之二十的滕讯股票。

第三,在2001年年底,通过移动QQ的sp短信业务,腾讯已经实现扭亏为盈。

此时的手机QQ是最早的短信版本QQ,每个月5块的固定费用,接受QQ信息不收费,而发送的QQ信息每条收费一毛。

其实这个版本的QQ还很古老,就是把短信的模式换了一下,变成以QQ的形式来收发短信。

(此时,sp业务的分成都是85%,因此一条短信的资费腾讯能分到八分五厘。)

第四,2002年3月,QQ推出“QQ行靓号地带”。

顶着漫天骂名,死要钱的滕讯又开始出售QQ号码使用权,选择该项服务,能获得5位,6位,8位靓号以及生日号码使用权,并享用QQ会员功能。

(由于当时没有支付手段,QQ会员不像后来那么火,对于滕讯和用户其实都很鸡肋。)

在李星灿的印象中,就是由于滕讯的收费业务,惹恼了一群用户,也导致一些公司认为其中有利可图。

于是在2002年——2003年之间很多软件厂商都纷纷开始进入即时通讯领域,意图接机从腾讯身上割下一块肉。

其中最著名的有朗玛UC客户端,网易的泡泡,新浪聊聊吧,搜狐我找你,TOM的skype……

但是结果很明显,它们都失败了。

他们失败的原因在李星灿看来很明显——无法面对滕讯拥有的庞大用户数量优势。

最初的时候,由于腾讯错误的收费政策导致一批人放弃了QQ,选择了其它的通讯软件,使得这一领域看起来“很热闹”。

其中发展最快,最受用户欢迎,最突出的朗玛UC在短短三个月就有了800万注册用户。

但是这个数量远远不及腾讯的增长速度,早在2001年2月的时候,QQ每天注册的用户就已经超过一百万了。

而朗玛UC在2003年发展的最高峰时,也只是占据了腾讯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五而已。

显而易见,这两者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手。

等到2003年腾讯停止注册收费的时候,相对而言,新用户还是愿意去用户数量更多的地方,因为用户多,也就意味着社交圈子更加完善。

这是即时通讯本身的特性决定的——用户数量决定胜负。

也正因为如此,李星灿从来没有想过仅仅依靠自己的那些来自未来的“创意”,就能在这个阶段面对面的战胜QQ,这是一种接近于妄想的想法。

就算李星灿拿出的创意能在一时之间,稍微火热一下,吸引了一部分用户,但是也许很快就会成为对方吸引用户的新功能,起到的效果只是资敌而已。

因为当下信息传播和互联网信息效率低下,可能多数人都还不知道这个“创意”,对方就已经“复刻”完毕了。

(毕竟对方执行力是一流的,宇宙皆知。)

用户数量的差距决定了两者的影响力和效果完全不同。

你的用户水平不到对方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就根本没有竞争性可言,这些所谓的创新也就是在资敌而已。

至于说抄袭,舆论影响,谁在乎?

李星灿在最早想到和腾讯会有一战的时候,就已经很清楚了一点——“创意只能锦上添花,而真正的战斗只有依靠实力!”

正因如此,所以李星灿对于进入这个领域一直都很谨慎,毕竟优势在对手那边。

沉思了很久的李星灿从座位上起身,慢慢踱步到窗前,看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辆,喃喃道:“既然如此,那就借着朗玛UC的势开始吧!这个时间确实恰到好处。”

(注:朗玛信息于2002年9月发布朗玛UC,而后其它软件厂商相继进入即时通讯领域。)

……分界线……

已经在互联网领域工作一年多的张勇对于当下的互联网产品还是很熟悉的,所以当李星灿一提到QQ,张勇顿时有了很多的想法和思考:

首先是一旦繁星科技有了像QQ这样有庞大用户数量的软件形成一个业务平台,就会成为旗下产品的引流产品,为各个产品带来庞大的用户,而旗下优质的内容产品又会反向为即时通讯软件吸引更多的用户,形成相互增益。

随后,也就明白了李星灿不同意把facebook引入当做平台的原因:

除开facebook和繁星科技的内核不同之外,更重要的是QQ这样的虚拟社交产品在内核上和繁星科技的娱乐性更接近,更契合。

对于这样的核心产品,契合度极其重要!

最后,张勇思考的落脚点落在了最重要的问题——繁星科技要建设自己的平台,那么面对已经有1亿注册用户的QQ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也是之前限制了张勇思维的原因——面对已经有一亿注册用户的QQ,张勇很难把构建平台的想法落在这个领域。

竞争劣势太大!

正常情况下,几乎看不到希望。

所以就算张勇清楚QQ这样的即时通讯拥有庞大的用户,对于构建平台有很大的意义,但在思考的时候,也下意识的忽略了和QQ同台竞争的想法。

相对而言,把facebook引入国内就显得比较符合情理。

因为facebook和QQ的竞争是差异化的。

张勇已经从李星灿的习惯和语气中判断了出来,李星灿想和QQ来一次大战,从而奠定繁星科技未来的战略格局。

所以张勇之前才会叫停两人的谈话,说自己需要捋一捋。

张勇需要深入的思考一下这当中的可能性,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李星灿的想法。

就在思考的过程中,秘书处的赵小冉送来了一份资料。

“张总,这是李董让我给您送过来的有关腾讯科技的详细资料。”

张勇接过资料,点点头道:“哦,好的!”

一页页开始翻阅,从头到尾,几乎所有的信息都刻在张勇的脑子里。

“果然,他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并且有所准备了!”

“……”

“既然我们现在在想进入他们的势力范围,他们发展成熟之后,会不会想要进入我们的实力范围?”

“一定会!这是他们拥有庞大用户,而没有找到变现方式的现状决定的。他们现在急迫的寻求利润,也体现了这一点。”

“……”

“繁星科技和腾讯科技正处于两个极端,一个掌握变现的渠道,而另一个掌握庞大的用户,这是两条不同的进军道路,但最后一定会殊途同归。”

“今天繁星科技不向腾讯开战,明天腾讯就会对繁星科技展开进攻!”

“两者必有一战!”

“……”

陷入深思的张勇掐灭手中的香烟,吐出一阵烟雾,摇摇头叹道:“论战略格局,我不如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