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节 二(1 / 1)崔丙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国,崔府,花园。

崔奕在后院已经练了一个时辰的枪。枪锋过处,风声凌冽。

崔奕出身世家,家族历代都是铁马金戈历练出来的血性男儿。崔奕的祖父是先王驾前最骁勇的将军,曾为先王与楚国交战,血战月余,终于夺回了五座被侵占的重镇。先王为表彰其英勇忠诚,特封为异姓王。

承袭血脉,崔奕自幼文治武功,还是当今齐王的伴读,虽然祖辈的王侯之名不能世袭,但如此也已经是万人敬仰了。

这敬仰的万人之中却没有景王爷田易。

景王爷最见不得舞刀弄枪,提倡的从来都是德治天下。

“大人有心事?”

崔奕恹恹的反问道,“我的心事你还能不知道吗?”

“还请大人忍耐一时吧……”

“我懂得陛下的意思,也知道时机有多么重要,可我不明白陛下他为什么要我去做呢?”崔奕有些泄气,“我……陛下该是清楚我的呀。”

“正是因为陛下清楚,才会让大人去做这件事的。”

“这话什么意思?”崔奕招呼着年轻人坐下。

“陛下是想拉着您下水。毕竟以您的性子就算是景王爷罢免您的军职,您也不会跟他有什么争执,最多是心有不甘。这是在下的猜测。”

崔奕是一门虎将,但脾气确实没有多么差。若田易真是有理有据的,他还真的不会说什么。可这天下的道理,有哪里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呢?

“陛下啊,我原本就是和他站在一起的。”崔奕眉头如锁,不明白齐王怎么会这样想。

“陛下了解您,您也是了解陛下的。陛下现在处境有些艰难,需要您帮衬着。王爷虽是一心效忠,但已经触到了帝王不可碰的逆鳞。表面上还是和和气气的,其实却已然到了强弩之末,王爷的去留已经不得不决定了。”

“可这毕竟是皇族内部的事情,崔氏再怎样也终究是外人,陛下他……”

“大人细想,景王爷未有大错,陛下为什么非要动手不可?”

“陛下曾与我谈及过,但是……说实话,我没明白。”崔大将军坦诚的摇摇头。

“陛下能跟您聊到这个已经是不容易了。”年轻人含笑安慰道,“您看,如今齐国在天下诸国中的敌手有三,楚、晋、梁。这三国不是推行新法便是拔举贤才,而唯有齐国依然沿用旧法。大人,此次您前去赈灾应该感受最深。若不是陛下力排众议又亲授您便宜行事之权,若按规程层层审查,赈灾款项何时才能批准,又有多少能真的放到灾民手里呢?大人,依在下看来景王爷最大的错就是他没有错。”

年轻人不急不躁,神情恭敬又不失风度的侃侃而谈,句句都是教导却让人觉得倍感亲切,丝毫没有唐突之意,反叫人越发的想听他多说些。

“对!那日陛下对我说的就是这句话!”

“大人,如今可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陛下的意思是齐国应该像其他几国一样招贤纳士,改革国政,但是景王他因循守旧、不知变通,而且景王爷素有贤名,颇受一班老臣拥戴。长此以往,朝政堪忧。”

“大人说的没错。朝堂之上平静如常,但这君臣之争已是强弩之末了。”

“那我如今,只有先按着陛下的交代一步一步的来了。”崔奕频频点头。

“如今齐国的情形难有改观,不过……”年轻人双眼微闭,如有所思。

“先生是又想到了什么吗?”崔奕问道。

“只是我自己也不敢确定。”

“什么事?”

“大人您看,齐楚联姻修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可是这事确是王爷亲自督办的,若是此次君臣之争王爷败了,齐楚两国的关系可会受影响吗?天下大势,以齐晋两国最强,但楚国已然国力日盛,梁国虽偏安一隅但也不可小视啊。”

崔奕听了他的一番话,良久无言,“天下之势,尽在先生的掌握中了。”

“仲白不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