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时隔数月再摆擂
“圣,老身肯请圣治代国公潘美潘大人欺君罔之罪。”
欺君可是重罪,潘美本也不是这种少谋的人,但今儿个着实是被儿子潘豹的事情给弄得有些乱了方寸!
佘太君话音刚落,潘美又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附身下拜!
“圣,圣啊!微臣就那么一个儿子,还望圣看在微臣替圣东征西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儿,替微臣做主啊!”
这叫什么,这叫混淆视听转移话题,叫屈卖惨,这可是朝堂万古不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潘美算不算赵光义的心腹大臣这且不好说,但论功劳,自大宋以来,确实为皇家立功无数,这是赵光义无法忽视的。可算起来,潘美是两朝大臣,是他哥哥提拔起来的,虽然用着顺手,赵光义心里总是有一些膈应。
赵匡胤是被手下大将黄袍加身立国大宋,然天下刚平不久就杯酒释兵权,曾经跟随赵匡胤的从龙功臣,文官也就罢了,开国元勋武将有一个算一个,兵权全部被撸了。
如此一来,赵家可就寒了这些开国元勋们的心了,至如今还站在大庆殿的开国元勋之后一个没有,老赵家这才尴尬的发现无人可用了!
后周降将杨业的出现解了老赵家的燃眉之急,且杨业也是个实在人,不擅长那些阴谋诡计,即便是打仗也多是冲锋陷阵或者守城为主。赵光义想要将杨家培植为心腹,又想要将潘美拉起来作为制约杨家壮大,平衡嘛!
“二位爱卿都是国之重臣,切莫因此伤了和气!来人,传楚王赵德芳垂拱殿觐见。”
“传楚王垂拱殿觐见~~~”
赵德芳和杨家的私交不错,且不说擂台比武到底是不是潘豹偷袭行凶在先,即便不是,赵德芳也不会为潘美说话。更何况本就是潘美理亏,有楚王这个分量极重的证人在,潘豹断腿之亏潘美是咽也得咽不咽也得咽!
只是如此一来,潘杨两家虽为同殿之臣,终究是走了敌对的路子,也为之后杨家儿郎数次经历险境,损兵折将埋下了祸根。
天波府杨六郎娶妻金花郡主,这阵势自然是相当之大,就连官家都派人送来了厚礼,更不用说朝中大臣。
唯独潘家没有丝毫表示,明眼人都知道潘杨两家现在连表面的工夫都懒得做了!
柴郡主自此成了杨家的媳妇儿,杨景杨延昭的妻子。
时光冉冉,夏秋交际。
辽主贤以韩匡嗣、耶律休哥等大败于满城,于心不甘,乃先发动其西京大同府之军南侵,以分宋军之势。以大同府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为将率十万大军进攻雁门关,不想此役不但为能令大宋分兵伤筋动骨,反而损兵折将,主将身首异处,副将被活捉,十万大军逃回去的不足一成!
辽主震怒,原定袭取太原府的计划只能搁置,遂派遣北院大王耶律希达为西京大同府留守,后亲赴辽阳府,集结东京、京、中京之各军,齐发至南京祈津府(幽州),打算乘宋有事于交州之隙,再度南下以攻宋。
时年,交州交趾郡王丁琏,其幼弟丁睿继其爵。
然,交州大将黎恒期主年幼,带兵围了郡王府,屠杀年幼的丁府满门,只有一丁琏的心腹家将出逃,一路北至汴京,求大宋官家发兵。
大庆殿。
“诸位爱卿,交趾郡王乃我大宋的交趾郡王,丁琏死,其幼弟理当继其爵,然黎恒胆敢不将朝廷放在眼里,带兵屠杀其满门,其行如同造反,简直罪不可恕!”
“今有郡王府家将出逃,让朕发兵交州,诸卿以为朕该如何是好?”
宋初始,虽然先皇已经明确了以文治国的方针,但此时的文人绝大部分都是刚烈的文人,何况当朝宰相还是老相赵普呢!面对官家的发问,殿下群臣你看我我看你,最终还是宰相赵普出列奏。
“圣,老臣以为,今日黎恒胆敢篡位郡王府,他日未尝不敢尽其交州之兵反我大宋!”
“是以,对于这种以下犯之徒,切已不能听之任之,朝廷当举正义之师讨伐之,以儆效尤!”
“此举有二利,一,震慑宵小,使其知我大宋兵事之能;二,彻底收回交州,派得力官员政治,武将镇守。”
赵普话音刚落,大殿群臣纷纷拱手高声道:“启禀圣,相国大人所言极是,臣等附议。”
赵光义龙颜大悦,一拍桌子道:“好,哈哈哈哈...朕心甚慰,相国之言与朕心不谋而合,却不知该以何处之军为部,何人为将?”
殿下群臣再一次议论纷纷,朝中并无可用之将,杨业是万万不能领兵南下的,北方辽国蠢蠢欲动,兼之杨业又是云州观察使,遥领郑州刺史,根本就脱不开身!潘美身居高位,这种小阵仗根本就不值得派遣这些声名远播的大将,是以群臣为难!
赵光义心里是有人选的,但此人还在考量之内。
杨家一门九子,且不说大郎、二郎、三郎皆以表现出不俗的将才,就是其余兄弟也是个个武艺不俗,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一次比武招亲,杨家不是多了个杨九郎吗,此人虽年幼,但武艺不凡,加之有杨业这个战阵经验丰富的老将教导,或可堪用!
想及此,赵光义不禁开口打断群臣议论,缓缓道:“朕常闻天波府杨家九子各个武艺不凡,今除杨延平、杨延定、杨延光三人将才不凡,得授官职外,其余众兄弟皆无任何表现。”
“想来有令公杨业教导,余下六郎才能定不属于三郎。”
“前次,杨家有九郎杨延文擂台比武招亲展现不俗武艺,诸位爱卿觉得此人可否担任伐交州大将?”
赵光义此举可就惊呆了殿中群臣。
你要说是让杨家领兵倒也不无不可,只是杨延文...群臣或多或少也知道。正所谓嘴无毛办事不牢,交州之役虽在群臣看来就是小事,却也不能以一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为将,让旁人听了岂不笑话大宋无人呼?
“圣三思!此举大大的不妥!”
被拒绝是正常的,赵光义也没想就这样让所有人都答应,但如此一来正和他意。
“朕也以为不妥,所以朕打算再设擂台,各家将门子弟有才能者皆可台比武夺帅。”
说完,不待群臣再次反对,赵光义又道:“此事就这么定了,无需再议,择日于禁军校场摆擂,退朝!”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