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思齐和李旦听到这,心下骇然。
“突然绝望,他们必要最后一搏。你是说……”
李旦心里咯噔一下,心道这林旭,是个狠人呐!
这是要唆使荷兰和大明开战?
“你是说,到时候,澎湖之事将会重演?”
林旭正色道:“对。以他们的性子,必然又想着炮舰通商。而大明……除非截断镇江漕运,否则不可能和谈,拼了命也会打下去。”
“因为北边已经出现了一个后金。几十年前也不过连个疥癣之疾都算不上。大明会允许荷兰再占澎湖吗?”
“几十年时间,当年不在意的女真人,如今都能打赢萨尔浒;那谁敢保证占了澎湖的荷兰人,不会是下一个被忽视的女真?”
“所以,此计一出,通商再无可能。”
一万两银子的公关费,李旦根本不在意。
收一万两银子,是为了断绝英、荷与大明通商的可能。
若是还出去一万两银子,也能断绝通商可能,那自然可以还。
不过半船货的小钱。
他细细琢磨了一下,越发觉得林旭说的在理。
让大明和荷兰、英国的矛盾加深、互不信任,才有海贼们在夹缝里左右逢源的机会。
越不通商,走私越赚钱;越不通商,海贼越有利。
一万两银子换大明不可能和荷兰英国通商,太赚了。
五万两都赚!
可他们虽然是海贼、贼寇,却也没想过这么恶毒的办法:倒逼大明和荷兰开战?
林旭不以为意。
这件事若真是他促成的,将来史书上留个“卖国贼”的称号,妥妥的。
但这件事必然会发生,他现在也阻止不了。
两年后,逼急了的荷兰人会再度占据澎湖,这一点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再能忽悠,等到万历一死、泰昌一死、天启上台,还不和英荷通商,荷兰人肯定会作死一搏。
原本历史上,两年后荷兰占据了澎湖。
他只是想要借助这件事,给自己弄一个“算无遗策”的人设。
面对无法更改的事,想方设法谋取利益壮大自己,才是正确的选择。
荷兰人想要在东亚立足,不和大明打交道就站不稳。
西班牙人有的是钱,南美的银矿开着,每年运宝船跑马尼拉两艘,带的都是真金白银。
荷兰人整个一穷酸,能和大明做生意的,就是香料、呢绒、铅,银子根本没多少。
大明的商人喜欢银子,谁会要香料?
一担丝,运到马尼拉,二百四十两。
运到巴达维亚,只有一百五十两,还特么不能现银,需要用一部分香料抵价。
且不说马尼拉近、巴达维亚远,那个商人不是为了银子去的?
有很近能卖二百四十两的地方,我千里迢迢去卖一百四十两?
而且还不是全款?
除了亲爹会帮儿子干这种事,不是爹和儿子的关系,怕是没有商人肯往巴达维亚跑。
这一次荷英联合,就是想着截断马尼拉的贸易、逼着中国商人跑巴达维亚。
可是船少了没用。
船多了,十艘船,1200多水手,这一年的支出也是巨大的。
公司董事会可以干一时,却不能指望一世。
所以只要万历一死、泰昌一死,林旭告诉荷兰人:泰昌就是那位支持开海通商的紫室贵族,但他死了。
那荷兰人就只剩下炮舰通商一个办法了。
要么,打下来澳门;要么,占领澎湖。
但还是如林旭说的那句话,除非荷兰有能力拿下镇江、切断漕运,否则根本没有和谈的可能。
他既是决心走海贼的路,就先要保证自己的生存。
今后几年,在中国海贼海商们能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之前,唯一保命的手段,就是“货源”。
切断大明和荷兰通商的可能,只是第一步。
林旭还有更恶毒的计划。
借着颜思齐和李旦都被他的毒计镇住的空档,林旭又问道:“二位头领,我听李丘八说,日本幕府禁教,但还有一些传教士偷偷乘船来日本。这件事可是真的?”
李旦算是个天主教徒,虽然是能上火刑架那种,便笑道:“自是真的。只是知道的人不多。”
林旭冷声道:“若是我有办法借刀杀人,赶走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二位头领可有把握独霸日本的贸易?”
独霸日本的贸易?
颜思齐惊住了。
李旦愣住了。
手里的酒都洒了。
独霸日本的贸易……这,这,这简直是做梦!
日本这边错综复杂,有朱印状、有葡萄牙人、有西班牙人、有英国商馆、有荷兰商馆,还有日本商人……
怎么可能独霸对日贸易?
然而林旭几次三番的话,都让颜思齐李旦震惊不已,很多事是他们所料想不到的,莫非林旭真的可以做到?
好半天,李旦才从惊呆中回过神来,眼神精明透亮,问道:“计将安出?”
林旭阴冷道:“简单。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怎么个一石二鸟?”
“造谣、教唆。”
林旭激动地站起来,这个大胆的想法已经酝酿了许久。
“既然日本有船可能偷着从马尼拉携带传教士。所以我们放出消息,鼓动、蛊惑、唆使英国人劫日本船,抓传教士!”
他伸出了三根手指。
“首先,荷兰人、英国人这次既然联合,肯定是想搞西班牙、葡萄牙。他们打不下马尼拉,但肯定希望挤走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在日本的势力。”
“禁教之事,日本管辖极严。如果蛊惑他们,说日本船上有传教士,他们若是能抓到证据,你们二位说可以绑着疏通关系,让日本借此事驱赶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
“那么……二位头领觉得,他们敢不敢干?”
李旦和颜思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惊诧。
这个想法,他们从未有过。
可是……略一思索,便知道此事大有可能。
李旦点头道:“若是如此,英国人、荷兰人应该是敢干的。而且,现在英国人相信,大明可能会和他们通商,所以他们也会想着在这件事确定之前,赶走葡萄牙人在日本的势力。”
西葡合并。
西葡都是天主教国家。
西班牙有传教狂热症。
日本禁教。
日本幕府打完仗了,稳定是第一需求。
如果真的抓到了传教士,稍一运作,日本真的有可能彻底断绝日西、日葡来往。
当年李旦、颜思齐等人,可都是参与过“松平忠辉、伊达政宗”要借西班牙天主教之力起事这个大谣言的。
他们很清楚在天主教这件事上,刺激幕府的神经会有什么后果。
林旭冷笑一声,屈下一根手指,又道:“一旦他们干了,我们立刻死咬住他们是海盗,劫船一事。鼓动日本商人和他们起冲突,疏通日本方面的关系,死咬他们是海盗劫船,不可信任。”
“所以劫日本船,就算是抓传教士,那也摆不脱他们是海盗的名声。”
“日本的朱印船主,肯定会对荷兰人极为不满。今日可以为了抓传教士劫船,明日呢?”
“日本幕府那边又怎么看?固然可以借机彻底禁教,但荷兰人随意劫船,他们还会信任吗?”
最后一根手指,林旭冷言道:“只要出海,就可能信教。经此一事,只怕日本自己的船,也不能出海了。今日敢偷着带传教士,谁敢保证明日不敢带?”
“幕府需要这点贸易的钱吗?又不是战国时代了,不需要打仗了,只需要征收赋税,就能过的美滋滋,何必要冒着切支丹教泛滥的危险去主动贸易?”
“可海外贸易,又不可能完全禁绝。他们还需要大明的好货。”
“到时候,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不可信,他们爱传教,不能和他们贸易。”
“荷兰人、英国人……哼哼,他们一则有海盗劫船的前科,不可信任;二则……”
林旭望向西方大明的方向,大笑道:“二则,他们不可能和大明贸易。日本需要大明的货物,却不需要呢绒、铅块。就算允许荷兰人贸易,他们又能干什么?”
“不能和大明通商,那就赚不到日本的银子。指望着呢绒、香料、棉布赚日本的银子?做梦去吧!”
“而现在能从大明拿到货的,只有我们。”
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为他人作嫁衣裳。
借荷兰人、英国人的手,除掉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借西班牙人传教士的手,除掉日本的商人贸易许可;最后再借大明的手,让荷兰人、英国人白忙活。
林旭微微一笑,摊手道:“只要大明一日不通商,荷兰人、英国人就不敢动我们。敢动我们,他们就没货。”
“就算事后他们知道被骗了,还是要陪着笑脸巴结我们。我们在远海打不过他们,可在近海,是能逼着福建商船一艘都去不了巴达维亚的。”
“到时候,就算不去马尼拉,只是垄断大明到日本的航路,还会缺了银子吗?”
“借刀杀人,借荷兰的刀,杀葡萄牙西班牙;借日本船主的刀,杀荷兰英国;借幕府的刀,杀日本船主。只需要能唆使荷、英劫日本船搜传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