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是大年十四,念归樵带着奶奶和妹妹以及婶婶在镇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摊位,开始做起了小生意。
生意很好,只见白花花的银子只进不出,原本空荡荡的装钱的匣子,一下子铺满了一层,看得薛氏干活可有劲了,完全不像那个在村里懒妇的样子。
念归樵也把自己糊好的灯笼挂在了一旁,不少吃完馄饨的人借着高兴劲,又买了几个灯笼,过年的喜庆与这红彤彤的灯笼相得益彰,真是开门红。
午饭时间高峰期过了,客人也慢慢的少了起来,念锦云等人也开始吃饭了,念归樵吃着吃着闭眼目不转睛的盯着远处几个唱歌谣的小孩子。
念锦云喝了一口,她顺着念归樵的目光探寻过去,随后用手肘子抖了抖念归樵,“大哥吃饭吧,你看啥?”
“妹妹,你有没有看到那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念归樵拿着勺子的手朝向那群小孩子指了指。
念锦云点了点头,她当然看到了,只不过这有什么好看的,这种小孩子满大街都是,村里也不少。
“那么,妹妹,你有没有听清楚他们在唱什么歌呀?”念归樵是对那些小孩子嘴里的歌谣起了兴趣。
念锦云送了一颗馄饨进嘴里细嚼慢咽着,等着混吞下去才慢悠悠的开口,“那不是普通的儿歌吗?以前你和我小时候也会唱着儿歌满村子乱跑,难道你不记得了?”
念归樵谈起这个话题可不是去缅怀儿时的一些事情呢,他只不过灵机一动,又想到了一个不错的主意,想和念锦云的人商量一下。
两眼一放光,念归樵赶紧放下手的碗,双手放在桌子面,脖子抻着,“妹妹,不如你来编一首儿歌好不好?唱馄饨。”
“咳咳”听到大哥这个建议,念锦云呛了几口,她赶紧又喝掉了,碗剩余的半碗汤才勉强平复下来。
反手用食指指向自己,念锦云睁大水灵灵的眼睛,眼珠子里面倒映着大哥那一副期盼的样子,“你说让我编一首关于馄饨的儿歌?”
念归樵则是一边点头,一边肯定念锦云。
“说的没错,儿歌在小孩子当流行,在大人当也是一种记忆,如果能够把这种儿歌唱到小孩子人群里去,唱到大人心坎里去,说不定我们的生意会更加火爆呢。”
这个办法也不是不可行,念锦云缓缓的转过头去,看着那一群在嬉笑打闹的孩子,陷入沉思,“那么我尝试着编一首馄饨歌吧。”
念归樵重重地拍了一下念锦云的肩膀,瞬间便把念锦云的肩膀拍得一高一低,“妹妹,我在等你这句话了,你这么聪明灵慧,一定很快会把馄饨歌谣给想好的。”
看着大哥这么起劲的夸赞自己,看样子这个烫手山芋,念锦云是必须得接了。
不过念锦云还真是不负众望,不出一会儿变好了一首馄饨歌谣唱给了大哥听,大哥听后喜出望外,立刻去买了几串冰糖葫芦,找那些小孩子去了。
念锦云、奶奶和婶婶则是坐在摊子面看着大哥去与那群小孩子交谈,那些小孩子拿了冰糖葫芦之后便向人群当窜了过去。
蹲在地的念归樵直起腰来背在身后,活脱脱一个大人模样,朝着自家的摊位又走了回来,脸的表情似乎在昭告自己已经成功了。
“这么快搞定了。”念锦云一手托腮。
念归樵则是仰着面,任凭阳光打在自己的脸,微微的点了点头,心想着自己出马,一个顶俩。
下午的时间,祖孙几人和薛氏可以好好的休息一番,等到了下一个用餐高峰期的时候,众人又开始忙碌起来。
听到一首熟悉的曲子,念锦云循声望去,一个大人带着捏着冰糖葫芦的小孩子在一个桌子面前入座,那小孩子口唱的歌正是今天下午念锦云编的呀。
“来两碗馄饨。”那大人抬起手来揉了揉小孩子,点餐道。
念锦云把馄饨送过去的时候,那个大人眼含微笑,看了一眼念锦云和这店铺的招牌。
“今天下午一直听见自家的孩子在唱着这首馄饨,找了很久才找到了一家称心如意的馄饨馆子。”
还没等念锦云开口说话,念归樵不知从哪里窜了出来,王婆卖瓜道,“那么您可真有眼光,我们家的馄饨不敢说是第一好吃,但是绝对不会让你吃了后悔,只会让您吃了还想吃呢。”
听了这话那大人笑呵呵起来,看着孩子吃冰糖葫芦的样子开始吹着馄饨碗里的热气。
念锦云擦了擦手,重新去包馄饨。
刚剥好一个馄饨,听到刚尝了一个馄饨的大人,用毫不掩饰的口吻赞美道,“你们家的馄饨手艺可真是不错,皮薄肉多,让人吃了还想吃,果然名副其实啊。”
看样子这招牌算是打下来了,本来对大哥那个主意半信半疑的念锦云这个时候已经深信不疑了,大哥可真是有两把刷子,做什么事情都会给人一种预想更高的结果。
“那你慢慢吃馄饨吧。”奶奶和颜悦色,也开始包馄饨。
念归樵总是在一旁扎灯笼,他扎的灯笼精致好看,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着,午的灯笼已经卖得只剩下两三个,寥寥的挂在招牌旁边,这个时候他要赶在人多之前储存好货物。
“爹爹,我也想要一个那样的灯笼。”
吃了一个馄饨面露满意的小屁孩子,用着一种童音腔调,指了指那个灯笼,并且爬下了凳子,走到了招牌的旁边,踮起脚尖想要拿一个灯笼下来。
念归樵立刻放下手的活,拿了一个灯笼给小孩子。
大人则是有条不紊的把小孩子重新抱回了凳子面,用一种满足小孩子的口吻说道,“你要是喜欢呀,我们买一个回家,挂在你的房间里面。”
小孩子爱不释手的摸着手的灯笼,另一边嘴也不得闲,开始吃馄饨,这生意一天一天有个盼头,让人心充满了无数的希望。